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重塑国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四三五 鏖兵(五)
公元1897年,九月二十三日。
冷冷的晨风从沐阳城头掠过,不过三米出头的城头上面,并没有一兵一卒的踪影,只有一面国防军黄星军旗在迎风猎猎舞动。
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城,城墙低矮,年久失修颇显颓败。这个小城地位本来就不如何重要,不过是江苏海州府所隶属的一个小小县城。沐阳既不靠近沿海,又离江宁、徐州有点距离,更不挨着大运河,本来就有点无足轻重。
国防军入江苏以来,满清的地方官、地主大户早就走避一空。紧接着国防军发出了坚壁清野的命令,老百姓拖家带口不过两天光景走了个干净。此前也不过是物资的中转站。但是现在,随着国防军收缩集结,沐阳却成了中日两国首战之地!
沐阳控制着身后两条可以过河的大桥。这两条桥梁所在的通道,北指山东,却是日军突击进入直隶平原的捷径!若要绕河而走,过叶家集再北上,起码要多出两天的路程。对于视时间为胜负关键的日军来说,这,绝对是不可忍受的!
张成良领着国防军三个新兵师,沿着淮河大肆出击,没有重点,没有偏颇,只是将兵力平铺过去,仗着优势的火力,多点突破,渗透,而后穿插迂回。这种战术在战役开始阶段便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淮河沿线清军的江防屡屡被突破,大批大批的清军草草抵抗便大踏步地后退。许多县城闻风而降。国防军兵锋直指徐州、镇江两座清军重镇。
可随着日军的介入,这种一周前还显得行之有效的策略,却变成了灾难!没有预备队,兵力分散,这就意味着国防军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集结。情报部门估测进犯的日军总数不会少于七个师团,上十万日本兵,可如今江苏境内的国防军不过两万出头。算上起码要有个十天才能靠拢过来的,驻扎在安徽境内的步兵十四师,兵力不过三万出头。最要命的是这三万兵力眼下四下分散,想要完全集结,必须还要一周的时间。
而因为共和国的朝鲜倾斜政策,张成良所发动的渡江战役,几乎消耗了三个师一半以上的库存弹药。兵力空虚、分散、弹药补给……一个个问题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眼下沐阳城内仅仅有一个步兵团。而他们要面对的是迎面一个军的日军。
过去几天里,淮河沿线、北京、朝鲜,三地电文往来不绝。质询、商磋、拟定方案,共和国第一次靠着电报网络组建了联合参谋部,一封封电文收发,为的就是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清廷会丧心病狂到引狼入室的程度!
措手不及之下,可行性或者说紧急救援方案一个个拿出来,一个个被否决。从西北调兵就不用想了,没有铁路运输,全靠着行军,没个把月连北京都到不了;东北、蒙古本来就兵力空虚,再抽调兵力,谁也难保贪婪的俄国人会不会趁火打劫;从朝鲜调兵更是难上加难,头一条就是兵力已经展开,物资已经调配完毕。想要撤兵,那空缺出来的阵地怎么填补又由那支部队填补,这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更何况,总参提出了一个疯狂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朝鲜不能抽调一兵一卒。商讨、商讨再商讨,北京来的电文最后只化作一个强硬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阻击进犯日军!
电令交在张成良手里不过半晌,转瞬发到了沐阳73步兵团团长张定鉴手里:不惜一切,阻击日军以待全军集结完毕!
正因为如此,过去一周,73团上下忙碌起来。疏散民众,构建阻击阵地,调集弹药物资……沐阳地处平原,百里难见一个山头,张定鉴思来想去,干脆就将整个阵地布置在沐阳城。城外战壕如同蜘蛛网,城内木制的房屋全数拆除,坚固的建筑物凿个射击孔就是碉堡,连带着临街的房屋都被打穿了墙壁,整个沐阳城彻彻底底变成了一个军事堡垒!
沐阳如果丢失,后果是灾难性的。从全局来说,张成良就彻底丧失了集结反击的余地,只有不停地后退,或是添油战术一般将一支又一支部队派上去送死。日军只要速度快,跨过山东,面对的就是直隶平原,北京城等于彻底敞开了门户。而卫戍北京的首都卫戍师,不过万余人的兵力,到时候再也阻挡不了日寇的脚步。
张定鉴是辽阳二期的高材生,军事理论水平颇高。战局以后的演变,自然一目了然。即便他清楚的知道,张成良给他的命令跟送死没什么两样,可也只能咬牙坚持。
军事理论的原理就是争取战场地主动,什么伤亡消耗,都不是根本性的东西,说到底,士兵可以招募训练,军官可以培养,武器可以生产购买,冷酷一点,都是数字而已。可是战场的主动权,却是一旦错过,就会发生逆转性的变化!
获得主动权的军队,数量虽少也可以胜利。失去主动权的军队,数量再大也只能被动应付,等着挨打。战场迷雾层层笼罩,双方迅速因应变化,又互相错进错出,都在力争着主动权。刻下的局势,某种程度上来讲双方就是在跟时间赛跑。73团多阻挡一刻,一待张成良集结了所有部队,凭借着国防军的火力,完全可以阻挡住日军的兵锋;反之,一旦过早失守,灾难性的后果就是国防军只能一次次的后退,一次次集结,而后被追击的日军击溃,如此反复……
“阁下,钱家集已经在我近卫第一师团手中!”
钱家集这处三岔的要点,已经满布了欢呼雀跃的日军官兵,道路两侧,满满地都是耀武扬威的日军官兵。四个师团的日军丢弃了不多的辎重于淮安,留一个大队驻守,饱餐一顿,紧接着就一边依靠清军的岸防火炮压缩国防军炮艇,一边架设浮桥。从上到下。都拿出了吃奶的气力,不要命地赶时间。
从川上操六到桂太郎。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们到了肃川里,却迎头碰上徐一凡的主力!要是能用自己余生数十年换取比徐一凡早到一步的话,川上操六估计自己毫不犹豫的就换了!
淮河一线,国防军的炮艇在江内无有敌手,可面对大口径的岸防炮也只能避其锋芒。两艘潜艇不要命地两次冲撞浮桥,换来的自身沉没以及整整延误了日军两天时间的结果。
国防军潜艇的自杀战术,让儿玉源太郎等人目瞪口呆。但也印证了一点,对岸国防军兵... -->>
四三五 鏖兵(五)
公元1897年,九月二十三日。
冷冷的晨风从沐阳城头掠过,不过三米出头的城头上面,并没有一兵一卒的踪影,只有一面国防军黄星军旗在迎风猎猎舞动。
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城,城墙低矮,年久失修颇显颓败。这个小城地位本来就不如何重要,不过是江苏海州府所隶属的一个小小县城。沐阳既不靠近沿海,又离江宁、徐州有点距离,更不挨着大运河,本来就有点无足轻重。
国防军入江苏以来,满清的地方官、地主大户早就走避一空。紧接着国防军发出了坚壁清野的命令,老百姓拖家带口不过两天光景走了个干净。此前也不过是物资的中转站。但是现在,随着国防军收缩集结,沐阳却成了中日两国首战之地!
沐阳控制着身后两条可以过河的大桥。这两条桥梁所在的通道,北指山东,却是日军突击进入直隶平原的捷径!若要绕河而走,过叶家集再北上,起码要多出两天的路程。对于视时间为胜负关键的日军来说,这,绝对是不可忍受的!
张成良领着国防军三个新兵师,沿着淮河大肆出击,没有重点,没有偏颇,只是将兵力平铺过去,仗着优势的火力,多点突破,渗透,而后穿插迂回。这种战术在战役开始阶段便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淮河沿线清军的江防屡屡被突破,大批大批的清军草草抵抗便大踏步地后退。许多县城闻风而降。国防军兵锋直指徐州、镇江两座清军重镇。
可随着日军的介入,这种一周前还显得行之有效的策略,却变成了灾难!没有预备队,兵力分散,这就意味着国防军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集结。情报部门估测进犯的日军总数不会少于七个师团,上十万日本兵,可如今江苏境内的国防军不过两万出头。算上起码要有个十天才能靠拢过来的,驻扎在安徽境内的步兵十四师,兵力不过三万出头。最要命的是这三万兵力眼下四下分散,想要完全集结,必须还要一周的时间。
而因为共和国的朝鲜倾斜政策,张成良所发动的渡江战役,几乎消耗了三个师一半以上的库存弹药。兵力空虚、分散、弹药补给……一个个问题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眼下沐阳城内仅仅有一个步兵团。而他们要面对的是迎面一个军的日军。
过去几天里,淮河沿线、北京、朝鲜,三地电文往来不绝。质询、商磋、拟定方案,共和国第一次靠着电报网络组建了联合参谋部,一封封电文收发,为的就是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清廷会丧心病狂到引狼入室的程度!
措手不及之下,可行性或者说紧急救援方案一个个拿出来,一个个被否决。从西北调兵就不用想了,没有铁路运输,全靠着行军,没个把月连北京都到不了;东北、蒙古本来就兵力空虚,再抽调兵力,谁也难保贪婪的俄国人会不会趁火打劫;从朝鲜调兵更是难上加难,头一条就是兵力已经展开,物资已经调配完毕。想要撤兵,那空缺出来的阵地怎么填补又由那支部队填补,这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更何况,总参提出了一个疯狂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朝鲜不能抽调一兵一卒。商讨、商讨再商讨,北京来的电文最后只化作一个强硬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阻击进犯日军!
电令交在张成良手里不过半晌,转瞬发到了沐阳73步兵团团长张定鉴手里:不惜一切,阻击日军以待全军集结完毕!
正因为如此,过去一周,73团上下忙碌起来。疏散民众,构建阻击阵地,调集弹药物资……沐阳地处平原,百里难见一个山头,张定鉴思来想去,干脆就将整个阵地布置在沐阳城。城外战壕如同蜘蛛网,城内木制的房屋全数拆除,坚固的建筑物凿个射击孔就是碉堡,连带着临街的房屋都被打穿了墙壁,整个沐阳城彻彻底底变成了一个军事堡垒!
沐阳如果丢失,后果是灾难性的。从全局来说,张成良就彻底丧失了集结反击的余地,只有不停地后退,或是添油战术一般将一支又一支部队派上去送死。日军只要速度快,跨过山东,面对的就是直隶平原,北京城等于彻底敞开了门户。而卫戍北京的首都卫戍师,不过万余人的兵力,到时候再也阻挡不了日寇的脚步。
张定鉴是辽阳二期的高材生,军事理论水平颇高。战局以后的演变,自然一目了然。即便他清楚的知道,张成良给他的命令跟送死没什么两样,可也只能咬牙坚持。
军事理论的原理就是争取战场地主动,什么伤亡消耗,都不是根本性的东西,说到底,士兵可以招募训练,军官可以培养,武器可以生产购买,冷酷一点,都是数字而已。可是战场的主动权,却是一旦错过,就会发生逆转性的变化!
获得主动权的军队,数量虽少也可以胜利。失去主动权的军队,数量再大也只能被动应付,等着挨打。战场迷雾层层笼罩,双方迅速因应变化,又互相错进错出,都在力争着主动权。刻下的局势,某种程度上来讲双方就是在跟时间赛跑。73团多阻挡一刻,一待张成良集结了所有部队,凭借着国防军的火力,完全可以阻挡住日军的兵锋;反之,一旦过早失守,灾难性的后果就是国防军只能一次次的后退,一次次集结,而后被追击的日军击溃,如此反复……
“阁下,钱家集已经在我近卫第一师团手中!”
钱家集这处三岔的要点,已经满布了欢呼雀跃的日军官兵,道路两侧,满满地都是耀武扬威的日军官兵。四个师团的日军丢弃了不多的辎重于淮安,留一个大队驻守,饱餐一顿,紧接着就一边依靠清军的岸防火炮压缩国防军炮艇,一边架设浮桥。从上到下。都拿出了吃奶的气力,不要命地赶时间。
从川上操六到桂太郎。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们到了肃川里,却迎头碰上徐一凡的主力!要是能用自己余生数十年换取比徐一凡早到一步的话,川上操六估计自己毫不犹豫的就换了!
淮河一线,国防军的炮艇在江内无有敌手,可面对大口径的岸防炮也只能避其锋芒。两艘潜艇不要命地两次冲撞浮桥,换来的自身沉没以及整整延误了日军两天时间的结果。
国防军潜艇的自杀战术,让儿玉源太郎等人目瞪口呆。但也印证了一点,对岸国防军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