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血战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零一章解放风波
街上都是来往的都是穿着灰布军装的军队,老百姓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打扮,这让天镇的老百姓异常的惊慌。
一家家都锁好院门,不敢出门。
一个穿着灰色军装,腰间挎着盒子炮的军官,走到了一户人家前,敲响了房门。
“老乡”
“有人在吗?”
咚咚咚的敲门声,让这郑老汉一家人有些触不及防,老汉匆忙之下更是将女儿往后院的地窖里推。可是,门口的军官也不放弃,不厌其烦的重复着他的问话。口音像是关内的,这让这家的郑老汉心里有些嘀咕:“不是东北军?也不是伪军?难道是鬼子从关内调集伪军来关外了?”
当地的老百姓虽然对关东军接连打败仗有些耳闻,但在鬼子和汉奸的叫嚣下,事实变成了传闻,也弄得事实而非。
而北满地下党,近一年来,虽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成员也不是太多,无法覆盖整个北满的大小村镇,只能在一些县城和大城市内,先建立联络点,将来等组织发展了,再想办法覆盖乡村。
东北局成立不久,很多事情都毫无头绪。只能先将情报工作分布下去,而在乡村,想要获得关东军的情报,那是无稽之谈。所以,主要的联络点还是在大城市发展。
天镇的老百姓也不是没有见过打鬼子的队伍,一是时间有些久,二是队伍人数也不多。
抗联的部队,往往是几十人就敢伏击,甚至有时候,几个抗联战士,就能打上一场小仗。抗联战士组成,也大部分以当地的人为主,很大程度上,依赖老百姓的供养,这也是后期制约抗联发展的原因之一。因为,东三省被关东军占领之后,日军开始疯狂的封锁和掠夺,老百姓的日子要比东北军控制时期艰难很多。
“连长,这里的老百姓都不肯出来。街对面的那户人家,人就在门背后,和我隔个薄薄的一块门板,可我喊了半天,就是不答应。后来,看到门上有一个小洞,我凑上去一看,吆喝,眼对眼,对面也眼珠子。”
“就你多事?三项纪律八项注意,你都执行了吗?指导员经常说,对人,尤其是对老百姓说话要和气。就你那大嗓门,一出声,准坏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吵架的。”
“连长,这是爹娘给的,我有啥办法?”小战士有些委屈道。
“我们国家还很落后,大部分老百姓都不识字,部队需要宣传,要发动民众,就要靠我们一个个对老百姓说,要细声细语的说,把我们的政策都跟老百姓说明白了,老百姓才会知道我们,是打鬼子的部队,是人民的军队,知道吗?”
小战士咧着嘴傻笑着,年轻人,无忧无虑的笑着,纯真且质朴。
心中虽说有些不悦,但笑一笑,就像风一样,吹一阵也就过去了。他也不能对自己的同胞心怀怨恨。不过这个战士心眼活,从老百姓的反应,看到了另外一面。
想想,他们千辛万苦,将这些老百姓从鬼子的残酷统治下救出来,可到头来,见到他们甚至有种比见了鬼子更离谱的行为。从而有些战士,也从心里产生了一点怀疑。
这个镇子里的老百姓,会不会不是中国人。
而是宣传部说的那个叫什么来着?
对满洲开拓团的,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会不会?小战士迟疑了一下,对干部问道:“连长,这里不会是满洲开拓团的吧?整个镇子都没有一个中国人。我听珠河的老百姓说了,当年满洲开拓团来的时候,老百姓被杀的杀,关的关,可把**害惨了。”
真不愧是当兵的,训练的时候练出来的大嗓门,这一通话,周围几个院子都听明白了。
郑老汉站在院子里,一哆嗦,脑门子上油津津的,可就见汗了。
“有人,人在呢……”吱呀榫头磨损的声音,从门后传来,随后一个老汉出现在了两人面前,年纪大概也就五十来岁,长得见老一些,脸上都是褶子,不过精神不错,虽说神色有些慌张,可人看着硬朗:“两位老总,咱可都是中国人。天镇虽说有日本人,但前几天都已经搬走了。”
“搬走了?”挎着盒子炮的干部脸上出现了惊讶的表情,眼神锐利,让老汉心中一阵慌张,退了两步,也不说将人迎进门。
这时候,干部摸样的人才,才举起右手敬礼道:“对不起,老人家给您谈麻烦了。我们是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我姓苏,您叫我苏同志就好,别叫老总,我们不兴这说法。”
“抗日义勇军?”老汉迟疑了一下。
苏连长微微笑着,露出了前面六颗牙齿,不是太白,但是个人一看就明白,这个人没有恶意:“老人家您看,抗日义勇军。”说着将胸口口袋上的那一行小字亮了出来... -->>
第三零一章解放风波
街上都是来往的都是穿着灰布军装的军队,老百姓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打扮,这让天镇的老百姓异常的惊慌。
一家家都锁好院门,不敢出门。
一个穿着灰色军装,腰间挎着盒子炮的军官,走到了一户人家前,敲响了房门。
“老乡”
“有人在吗?”
咚咚咚的敲门声,让这郑老汉一家人有些触不及防,老汉匆忙之下更是将女儿往后院的地窖里推。可是,门口的军官也不放弃,不厌其烦的重复着他的问话。口音像是关内的,这让这家的郑老汉心里有些嘀咕:“不是东北军?也不是伪军?难道是鬼子从关内调集伪军来关外了?”
当地的老百姓虽然对关东军接连打败仗有些耳闻,但在鬼子和汉奸的叫嚣下,事实变成了传闻,也弄得事实而非。
而北满地下党,近一年来,虽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成员也不是太多,无法覆盖整个北满的大小村镇,只能在一些县城和大城市内,先建立联络点,将来等组织发展了,再想办法覆盖乡村。
东北局成立不久,很多事情都毫无头绪。只能先将情报工作分布下去,而在乡村,想要获得关东军的情报,那是无稽之谈。所以,主要的联络点还是在大城市发展。
天镇的老百姓也不是没有见过打鬼子的队伍,一是时间有些久,二是队伍人数也不多。
抗联的部队,往往是几十人就敢伏击,甚至有时候,几个抗联战士,就能打上一场小仗。抗联战士组成,也大部分以当地的人为主,很大程度上,依赖老百姓的供养,这也是后期制约抗联发展的原因之一。因为,东三省被关东军占领之后,日军开始疯狂的封锁和掠夺,老百姓的日子要比东北军控制时期艰难很多。
“连长,这里的老百姓都不肯出来。街对面的那户人家,人就在门背后,和我隔个薄薄的一块门板,可我喊了半天,就是不答应。后来,看到门上有一个小洞,我凑上去一看,吆喝,眼对眼,对面也眼珠子。”
“就你多事?三项纪律八项注意,你都执行了吗?指导员经常说,对人,尤其是对老百姓说话要和气。就你那大嗓门,一出声,准坏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吵架的。”
“连长,这是爹娘给的,我有啥办法?”小战士有些委屈道。
“我们国家还很落后,大部分老百姓都不识字,部队需要宣传,要发动民众,就要靠我们一个个对老百姓说,要细声细语的说,把我们的政策都跟老百姓说明白了,老百姓才会知道我们,是打鬼子的部队,是人民的军队,知道吗?”
小战士咧着嘴傻笑着,年轻人,无忧无虑的笑着,纯真且质朴。
心中虽说有些不悦,但笑一笑,就像风一样,吹一阵也就过去了。他也不能对自己的同胞心怀怨恨。不过这个战士心眼活,从老百姓的反应,看到了另外一面。
想想,他们千辛万苦,将这些老百姓从鬼子的残酷统治下救出来,可到头来,见到他们甚至有种比见了鬼子更离谱的行为。从而有些战士,也从心里产生了一点怀疑。
这个镇子里的老百姓,会不会不是中国人。
而是宣传部说的那个叫什么来着?
对满洲开拓团的,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会不会?小战士迟疑了一下,对干部问道:“连长,这里不会是满洲开拓团的吧?整个镇子都没有一个中国人。我听珠河的老百姓说了,当年满洲开拓团来的时候,老百姓被杀的杀,关的关,可把**害惨了。”
真不愧是当兵的,训练的时候练出来的大嗓门,这一通话,周围几个院子都听明白了。
郑老汉站在院子里,一哆嗦,脑门子上油津津的,可就见汗了。
“有人,人在呢……”吱呀榫头磨损的声音,从门后传来,随后一个老汉出现在了两人面前,年纪大概也就五十来岁,长得见老一些,脸上都是褶子,不过精神不错,虽说神色有些慌张,可人看着硬朗:“两位老总,咱可都是中国人。天镇虽说有日本人,但前几天都已经搬走了。”
“搬走了?”挎着盒子炮的干部脸上出现了惊讶的表情,眼神锐利,让老汉心中一阵慌张,退了两步,也不说将人迎进门。
这时候,干部摸样的人才,才举起右手敬礼道:“对不起,老人家给您谈麻烦了。我们是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我姓苏,您叫我苏同志就好,别叫老总,我们不兴这说法。”
“抗日义勇军?”老汉迟疑了一下。
苏连长微微笑着,露出了前面六颗牙齿,不是太白,但是个人一看就明白,这个人没有恶意:“老人家您看,抗日义勇军。”说着将胸口口袋上的那一行小字亮了出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