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唐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进入陇西的中原文人在各谋生道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时局的进展,在洛阳时文人完全是附庸,只能充当武夫的幕僚,大唐的科举取士制度原没有宋以后那么强势,降及五代文人的地位就更低了,而天策政权的政治格局却稍稍显露出了一种不同于中原的士人进取之道。
前方的战报不断传来,当然也并非完全地公开以免泄露军机,所传出来的消息都是经过郑渭、薛复、鲁嘉陵三人议定以后才公布给纠评台,然后消息便会迅速地经由文人之手迅速传扬出去。洛阳方面、成都方面以及江南湖广基本都是靠这个渠道来了解西北发生了什么事情,中原与江南的文人士大夫的笔记材料来自陇西文士,陇西文士的材料来自纠评台,纠评台的材料又来自郑、薛、鲁三人,通过掌握材料的源头,舆论的走向被微妙地控制住了。
自从大战开始以来,天策军方面也并不是报喜不报忧,报喜是为了振奋人心,而报忧则是为了给增拨军费提供理由,在一忧一喜、少忧多喜、先忧后喜中,民众的心情也被一惊一乍后松一口气中被调动着,茶馆酒楼的变文说的也多是最近发生的各种战况,他们描绘得绘声绘色,就如亲临战场一般。
范质是经常要出去听变文的,不过他不像普通百姓一样去相信变文述说着,他有着自己的判断。然而变文背后所隐含的立场论调他去也赞同。在给冯道的一封信中他写道:“西北之战,实关华夷于西北之进退,天策胜,则华进胡退,天策败,则华退胡进!朝廷与天策非止兄弟之邦,亦且骨肉相连,若安陇有失,恐中原亦难独善。”
他这样的说法,已经将北庭大战提高到了华夷之争的高度,而暗示冯道应该有所作为,然而冯道给他的书信却只是轻轻的一句回复:“天子自有打算。”
“天子自有打算?”范质将信好好折起,便知冯道这句话里大有文章,其中有不尽之意。
“难道,陛下准备趁机而行大事么?”
此时天策军正倾尽全力以应付北庭的战事,在东方几乎完全没法动弹,而契丹方面也如是,这个时候身处两者之间的后唐便得到了极为难得的主动权。
从最近一封洛阳好友寄给他的书信中范质获悉从三个月前开始到现在契丹就连续派了五拨使者秘密进入中原,虽然没有大张旗鼓但每次都求见了李从珂,内中议了什么外臣无法知悉,但旁观中的有心人却洞察到契丹的这些使者脸上对后唐国主以及后唐的大臣都没有了昔日的那一种跋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克制与恭敬。对于这些情况,范质的好朋友也给予了刻画,云:“昔日此虏来也,若虎狼,若债主,颐指气使,喧嚣怒吼,今日此虏来也,如猫犬,如臣妾,唯唯诺诺,笑容可掬,此必有所求者可确知也!”
“契丹有求于朝廷……”范质心中遥想着契丹使者跪叩于之丹墀前向李从珂求和的场景。“有求于朝廷……契丹会求什么呢?陛下会不会答应呢?不,应该不会!”
——————————————“洛阳那边,进兵如何了?”
天策府内,郭汾问道。她的肚子已经相当明显了,大腹便便地坐在宽大的凤椅上,旁边是杨清和福安,面前则站着郑渭、薛复、鲁嘉陵三人。
平日东方的种种事务都由他们三人处理,唯半月一次来向郭汾禀报大略。
“洛阳那边兵发两路,石敬瑭出大同,赵德钧出蓟州,但石敬瑭受阻于雷公口,赵德钧在渝关(即山海关)时进时出,全无进取之意。”鲁嘉陵道:“倒是李从珂,每三日一起催发两藩进兵,倒显得颇有诚意。不过石、赵两人都是闻旨即进,随即后退,显得十分敷衍。近来听说洛阳对此颇为震怒,似乎有问罪二藩之意。”
“元帅西行之前曾和我说起石敬瑭,道此人需得小心!”郭汾道:“要防李从珂逼得石敬瑭太紧,竟让他倒向契丹!”
“元帅明见万里!”鲁嘉陵道:“此事确实值得担心。但这毕竟是小唐朝廷的内政,我们没法直接干涉。且我看李从珂之意,似乎也没打算真的打契丹。”
“哦?”
鲁嘉陵道:“李从珂内部未定,现在打契丹只是有利于我们,对他可不见得有多少好处,辽东、潢水都是胡化之地,他兵出辽东、潢水、套上,这三个地方就算打下了,以李从珂现在的能耐只怕也没法固守,守住了也很难获利,最后还是得退回来。他催得这样急,依我看是另有所图。其虽... -->>
进入陇西的中原文人在各谋生道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时局的进展,在洛阳时文人完全是附庸,只能充当武夫的幕僚,大唐的科举取士制度原没有宋以后那么强势,降及五代文人的地位就更低了,而天策政权的政治格局却稍稍显露出了一种不同于中原的士人进取之道。
前方的战报不断传来,当然也并非完全地公开以免泄露军机,所传出来的消息都是经过郑渭、薛复、鲁嘉陵三人议定以后才公布给纠评台,然后消息便会迅速地经由文人之手迅速传扬出去。洛阳方面、成都方面以及江南湖广基本都是靠这个渠道来了解西北发生了什么事情,中原与江南的文人士大夫的笔记材料来自陇西文士,陇西文士的材料来自纠评台,纠评台的材料又来自郑、薛、鲁三人,通过掌握材料的源头,舆论的走向被微妙地控制住了。
自从大战开始以来,天策军方面也并不是报喜不报忧,报喜是为了振奋人心,而报忧则是为了给增拨军费提供理由,在一忧一喜、少忧多喜、先忧后喜中,民众的心情也被一惊一乍后松一口气中被调动着,茶馆酒楼的变文说的也多是最近发生的各种战况,他们描绘得绘声绘色,就如亲临战场一般。
范质是经常要出去听变文的,不过他不像普通百姓一样去相信变文述说着,他有着自己的判断。然而变文背后所隐含的立场论调他去也赞同。在给冯道的一封信中他写道:“西北之战,实关华夷于西北之进退,天策胜,则华进胡退,天策败,则华退胡进!朝廷与天策非止兄弟之邦,亦且骨肉相连,若安陇有失,恐中原亦难独善。”
他这样的说法,已经将北庭大战提高到了华夷之争的高度,而暗示冯道应该有所作为,然而冯道给他的书信却只是轻轻的一句回复:“天子自有打算。”
“天子自有打算?”范质将信好好折起,便知冯道这句话里大有文章,其中有不尽之意。
“难道,陛下准备趁机而行大事么?”
此时天策军正倾尽全力以应付北庭的战事,在东方几乎完全没法动弹,而契丹方面也如是,这个时候身处两者之间的后唐便得到了极为难得的主动权。
从最近一封洛阳好友寄给他的书信中范质获悉从三个月前开始到现在契丹就连续派了五拨使者秘密进入中原,虽然没有大张旗鼓但每次都求见了李从珂,内中议了什么外臣无法知悉,但旁观中的有心人却洞察到契丹的这些使者脸上对后唐国主以及后唐的大臣都没有了昔日的那一种跋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克制与恭敬。对于这些情况,范质的好朋友也给予了刻画,云:“昔日此虏来也,若虎狼,若债主,颐指气使,喧嚣怒吼,今日此虏来也,如猫犬,如臣妾,唯唯诺诺,笑容可掬,此必有所求者可确知也!”
“契丹有求于朝廷……”范质心中遥想着契丹使者跪叩于之丹墀前向李从珂求和的场景。“有求于朝廷……契丹会求什么呢?陛下会不会答应呢?不,应该不会!”
——————————————“洛阳那边,进兵如何了?”
天策府内,郭汾问道。她的肚子已经相当明显了,大腹便便地坐在宽大的凤椅上,旁边是杨清和福安,面前则站着郑渭、薛复、鲁嘉陵三人。
平日东方的种种事务都由他们三人处理,唯半月一次来向郭汾禀报大略。
“洛阳那边兵发两路,石敬瑭出大同,赵德钧出蓟州,但石敬瑭受阻于雷公口,赵德钧在渝关(即山海关)时进时出,全无进取之意。”鲁嘉陵道:“倒是李从珂,每三日一起催发两藩进兵,倒显得颇有诚意。不过石、赵两人都是闻旨即进,随即后退,显得十分敷衍。近来听说洛阳对此颇为震怒,似乎有问罪二藩之意。”
“元帅西行之前曾和我说起石敬瑭,道此人需得小心!”郭汾道:“要防李从珂逼得石敬瑭太紧,竟让他倒向契丹!”
“元帅明见万里!”鲁嘉陵道:“此事确实值得担心。但这毕竟是小唐朝廷的内政,我们没法直接干涉。且我看李从珂之意,似乎也没打算真的打契丹。”
“哦?”
鲁嘉陵道:“李从珂内部未定,现在打契丹只是有利于我们,对他可不见得有多少好处,辽东、潢水都是胡化之地,他兵出辽东、潢水、套上,这三个地方就算打下了,以李从珂现在的能耐只怕也没法固守,守住了也很难获利,最后还是得退回来。他催得这样急,依我看是另有所图。其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