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唐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范质发现,他进入凉州城以后,受到的待遇和遇到的事情都和他之前的预期完全不同。
还在中原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即将出使天策军当作像出使契丹一样来对待。他是有些担心凉人(他在私人笔记中对天策军的称呼)虽然号称宗唐,其实却就是一个野蛮的部落,会做出种种类似强盗的事情,比如扣押使者、要求赎金甚至无故杀害等等。身处中原的知识分子,对于从来没接触过、来自万里之外的一群边徙之徒有这样的看法并不奇怪。当年苏武出使匈奴,不就被扣押了许多年么?
但现实发生的事情,却比他最好的预料还要好得多。甚至可以说,天策军对他们的接待比范质所能设想的都更加文明。
入城之后,他和范延光都被安排到城东最好的一座房屋里头,进城之后,就有礼司的属官来给了他们一份落诸笔墨的文书,内容便是告诉后唐使团该注意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如要求他们在单日没有得到允许不能随便外出,双日要外出必须有天策军的属官作陪,又比如他们可以到市井之中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但有些地方——比如凉州的政务、军务所在就不能随便涉足,并不可出城等等,如果发现触犯了禁忌与法律,除非有天策军元首的特赦,否则就将受到应有的拘留与惩罚。
这些限令在范质看来并不为过,虽然他不知道天策军之所以要求他们单日不能外出主要是因为这一天天策军已经允许了后蜀使团的人外出——作出这个规定是要避免两家的人碰头产生不必要的摩擦,但能够允许自己去逛逛市井,范质已经感到有些意外了。
在与礼司属官接洽过以后的那个黄昏,范质偷空出门到市井中一行,范延光经过这段时间的同行已经很了解自己的这个副手,知道他绝不是一个贪图玩乐的人,这一番要求出去自有“探查敌情”的意图。范延光没有阻止,只低声说了一句:“小心。”
负责陪伴范质的是一个机灵的火长——天策军中枢的许多政务职位,如果是不太需要文史经算知识的,有一部分也都从军中抽选人才担任——他只是紧紧跟着范质,范质沿途和人说话或者买什么东西,他都没有过问,既未太过限制范质的行动,也没将他当敌人看待——而是将范质当做了一个客人。
凉州城说小不小,但真正运作起来的也只那么一小块,工坊地区是不许外人随便涉足的,所以范质便先到天宁寺礼佛,跟着又到商业区逛。方兴未艾的凉州城坊当然不能与洛阳相比,就是较之中原地区一个州的首府其繁荣程度也远远不如。不过范质却还是看出了许多普通人看不到的迹象。各坊的房屋虽然破落,但处处都见到有人在修葺甚至重建,从天色已经黄昏却还有许多人在忙碌看起来,范质觉得凉州眼前并不能算是“萧条”,而是一种“百废待兴”。
“凉州市井,井然有序,虽则男女混杂,颇染胡俗,然商贾面带春光,百姓奔走辛勤,以气象而论有崛兴之势。”
这是他回去后记录在私人笔记上的话,如果说,对商业区所展现的活力还只停留在欣赏层面,那么他接下来几天在茶楼、市井中听到的关于天策军对贫苦百姓的顾恤,便让他感慨万分了。
尽管天策军在过去的这个冬天其财政并不宽裕,但对贫苦人家却总是提供尽可能的帮助,有一些事情也不完全是天策府有司直接发出命令在做,而是通过一种半官方的手段在带动。
范质抵达凉州的时候是正月,可是在大西北,正月并不意味着春天就来了,严冬最后的尾巴还在发挥这它的威力。去年冬天河西所发生的局部战争虽然解放了大部分的农奴,让他们成为了直接隶属于天策军政权的编户,可是毕竟也影响了一些人的生计,在严冬中,有一些百姓失去了他们赖以度过冬天的口粮,在过去,河西是没人会来理会他们的,除非他们还比较年轻,可以自己卖身为农奴或者女奴,如果是老弱就只有听天由命。此外,更有一些原本就是河西弱者群体的百姓,虽然没有因为这场战争而受到特别的影响,不过每一个冬天对他们来说都不好过,甚至都是一个在鬼门关打转的过程。
但在去年冬天,在年关越来越近的时候,张迈当着无数人的面说了两句话——“虽然我们现在的情况我还不敢说,我能让河西所有人都马上富裕起来,可是今年的冬天,如果凉州城内有一个人冻死饿死,那就是我的过错!”
他也并不是说空口话,而是付诸行动,是真正地赈贫抚孤。除了天策军的政务部门特地划出了三十几处带有炉火的屋子与帐篷来给凉州境内的贫苦人家之外,更有一批“半官方”的人在积极地为贫苦百姓们筹集钱粮、炭火和药物,以帮他们熬过严冬。
之所以说这些人是“半官方”的,主要是由于带头做这些事情的是天策军的军人——尤其是石拔、石坚这些从岭西一直跟过来的老军人和他们的家眷。
这些老军人能够从岭西一直打到这里,军饷俸禄一般不会太低,加上历年所积攒的赏赐,许多人都可以说是有了一些家底,去年进入凉州城后,张迈第一个将自己每个月扣除掉生活必需之外的饷银全部捐献了出来,跟着石拔、石坚、田瀚等人也都跟着这样做,这些军官在不需要轮值的时候,还会到各个避寒点去帮忙,或者是监督赈济物资的分配,或者是和眷属一起直接动手,为前来避寒的贫困人家搬运炭火、煮食物,石坚的那个五大三粗的媳妇更是几乎天天呆在城北的那座为贫民特设的救助站点里头照顾里面的病人。
河西的底层百姓何曾经历过这种事情?官兵不压迫他们,不鞭打他们,不搞横征暴敛,反而在他们最寒冷最饥饿的时候给他们饭吃,给他们炉火烤,甚至尽其所能地给他们治病,尽管饭只是勉强填饱肚子的粗粮,尽管炉火也只是刚好能够抵御寒风,尽管治病的手段只是在有限药物下尽人事,但天策军官兵的这种关怀,已经是他们在以前任何时候都不敢想象的。
在岭西老兵们的带动下,一些外来的商人和本地家境较为殷实的人家也都加入了救助贫困者的行列,河西的僧侣们见到这些事情更不好意思再呆在寺中念经,连“应... -->>
范质发现,他进入凉州城以后,受到的待遇和遇到的事情都和他之前的预期完全不同。
还在中原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即将出使天策军当作像出使契丹一样来对待。他是有些担心凉人(他在私人笔记中对天策军的称呼)虽然号称宗唐,其实却就是一个野蛮的部落,会做出种种类似强盗的事情,比如扣押使者、要求赎金甚至无故杀害等等。身处中原的知识分子,对于从来没接触过、来自万里之外的一群边徙之徒有这样的看法并不奇怪。当年苏武出使匈奴,不就被扣押了许多年么?
但现实发生的事情,却比他最好的预料还要好得多。甚至可以说,天策军对他们的接待比范质所能设想的都更加文明。
入城之后,他和范延光都被安排到城东最好的一座房屋里头,进城之后,就有礼司的属官来给了他们一份落诸笔墨的文书,内容便是告诉后唐使团该注意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如要求他们在单日没有得到允许不能随便外出,双日要外出必须有天策军的属官作陪,又比如他们可以到市井之中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但有些地方——比如凉州的政务、军务所在就不能随便涉足,并不可出城等等,如果发现触犯了禁忌与法律,除非有天策军元首的特赦,否则就将受到应有的拘留与惩罚。
这些限令在范质看来并不为过,虽然他不知道天策军之所以要求他们单日不能外出主要是因为这一天天策军已经允许了后蜀使团的人外出——作出这个规定是要避免两家的人碰头产生不必要的摩擦,但能够允许自己去逛逛市井,范质已经感到有些意外了。
在与礼司属官接洽过以后的那个黄昏,范质偷空出门到市井中一行,范延光经过这段时间的同行已经很了解自己的这个副手,知道他绝不是一个贪图玩乐的人,这一番要求出去自有“探查敌情”的意图。范延光没有阻止,只低声说了一句:“小心。”
负责陪伴范质的是一个机灵的火长——天策军中枢的许多政务职位,如果是不太需要文史经算知识的,有一部分也都从军中抽选人才担任——他只是紧紧跟着范质,范质沿途和人说话或者买什么东西,他都没有过问,既未太过限制范质的行动,也没将他当敌人看待——而是将范质当做了一个客人。
凉州城说小不小,但真正运作起来的也只那么一小块,工坊地区是不许外人随便涉足的,所以范质便先到天宁寺礼佛,跟着又到商业区逛。方兴未艾的凉州城坊当然不能与洛阳相比,就是较之中原地区一个州的首府其繁荣程度也远远不如。不过范质却还是看出了许多普通人看不到的迹象。各坊的房屋虽然破落,但处处都见到有人在修葺甚至重建,从天色已经黄昏却还有许多人在忙碌看起来,范质觉得凉州眼前并不能算是“萧条”,而是一种“百废待兴”。
“凉州市井,井然有序,虽则男女混杂,颇染胡俗,然商贾面带春光,百姓奔走辛勤,以气象而论有崛兴之势。”
这是他回去后记录在私人笔记上的话,如果说,对商业区所展现的活力还只停留在欣赏层面,那么他接下来几天在茶楼、市井中听到的关于天策军对贫苦百姓的顾恤,便让他感慨万分了。
尽管天策军在过去的这个冬天其财政并不宽裕,但对贫苦人家却总是提供尽可能的帮助,有一些事情也不完全是天策府有司直接发出命令在做,而是通过一种半官方的手段在带动。
范质抵达凉州的时候是正月,可是在大西北,正月并不意味着春天就来了,严冬最后的尾巴还在发挥这它的威力。去年冬天河西所发生的局部战争虽然解放了大部分的农奴,让他们成为了直接隶属于天策军政权的编户,可是毕竟也影响了一些人的生计,在严冬中,有一些百姓失去了他们赖以度过冬天的口粮,在过去,河西是没人会来理会他们的,除非他们还比较年轻,可以自己卖身为农奴或者女奴,如果是老弱就只有听天由命。此外,更有一些原本就是河西弱者群体的百姓,虽然没有因为这场战争而受到特别的影响,不过每一个冬天对他们来说都不好过,甚至都是一个在鬼门关打转的过程。
但在去年冬天,在年关越来越近的时候,张迈当着无数人的面说了两句话——“虽然我们现在的情况我还不敢说,我能让河西所有人都马上富裕起来,可是今年的冬天,如果凉州城内有一个人冻死饿死,那就是我的过错!”
他也并不是说空口话,而是付诸行动,是真正地赈贫抚孤。除了天策军的政务部门特地划出了三十几处带有炉火的屋子与帐篷来给凉州境内的贫苦人家之外,更有一批“半官方”的人在积极地为贫苦百姓们筹集钱粮、炭火和药物,以帮他们熬过严冬。
之所以说这些人是“半官方”的,主要是由于带头做这些事情的是天策军的军人——尤其是石拔、石坚这些从岭西一直跟过来的老军人和他们的家眷。
这些老军人能够从岭西一直打到这里,军饷俸禄一般不会太低,加上历年所积攒的赏赐,许多人都可以说是有了一些家底,去年进入凉州城后,张迈第一个将自己每个月扣除掉生活必需之外的饷银全部捐献了出来,跟着石拔、石坚、田瀚等人也都跟着这样做,这些军官在不需要轮值的时候,还会到各个避寒点去帮忙,或者是监督赈济物资的分配,或者是和眷属一起直接动手,为前来避寒的贫困人家搬运炭火、煮食物,石坚的那个五大三粗的媳妇更是几乎天天呆在城北的那座为贫民特设的救助站点里头照顾里面的病人。
河西的底层百姓何曾经历过这种事情?官兵不压迫他们,不鞭打他们,不搞横征暴敛,反而在他们最寒冷最饥饿的时候给他们饭吃,给他们炉火烤,甚至尽其所能地给他们治病,尽管饭只是勉强填饱肚子的粗粮,尽管炉火也只是刚好能够抵御寒风,尽管治病的手段只是在有限药物下尽人事,但天策军官兵的这种关怀,已经是他们在以前任何时候都不敢想象的。
在岭西老兵们的带动下,一些外来的商人和本地家境较为殷实的人家也都加入了救助贫困者的行列,河西的僧侣们见到这些事情更不好意思再呆在寺中念经,连“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