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聃聃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里并没有音响设备,由于空山的共振和洞壁的回音,造成极好的音响效果。游客们不管处在哪个角落,都能享受到美妙的同频自然立体声音乐。
音乐厅的右边,有一个幽暗的小池,定睛细看,几只石青色的蛤蟆匍匐其中,不知在做什么暇想。我们倚在洁白的栏杆上,仰脸上望,只见岩如穹庐,笼盖周遭,一束山泉从天而降,击起阵阵涟漪,蛤蟆们仿佛蠢蠢欲动了。崖顶一个小小的天窗,据说是一个井台,那么我们此刻就置身于一个无壁的井底,同蛤蟆一样,有了坐井观天的味道。
借着微光,我们顺着崖侧的石阶拾级而上,石壁上时有泉水滑落,滴溜溜的湿了路面。走了六十多级,来到了一个小小的平台上,平台不平,坑坑洼洼地尽是积水,我们沿着护栏小心地转了个弯,又攀援了数十级,迎面见到一个巨大的石碗。这个碗有多大?旁边的石壁上悬一金牌,上书“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并说明这石碗高1。01米,外径2,71米,内径2。53米。估算一下,竟装得2吨多水。我想不会游泳的人如果掉下去,非淹死不可,确是天下第一大碗。导游说,碗里头还有个宝物。我们赶忙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往里一看,发现一龙头、龟身的怪物。导游说,它名叫贔晰,是龙王九个儿子中的一个,在这里担任着镇碗的重任呢。
温岭人为什么要在这儿搁一个巨碗呢?据说不远处有一座“镬肚脐”山,颇像一只倒扣着的饭镬。饭镬哪能倒扣呢,那百姓岂不是要饿肚子吗?于是就制作了这只宝碗,接住了那口不负责任的镬里倒出来的饭,一方百姓才能丰衣足食,不受饥诿之苦。
左转,上了个奇特的、片片鳞状的台阶,就是一条黑咕隆冬的隧道,上面提示“不要碰头”这是真正的曲径通幽了,如果不是半道上一个排风扇状的圆形石窗,那必定是伸手不见五指。我惊叹崖壁之薄,也钦佩温岭人之聪明,有了这个别具一格的石窗,既给人美感,又能通风借光,让我们一口气穿越这个又长又暗的隧洞。
前方传来啪啪的击水声。一块方石上,斜搁着一枚青色的石钱。这石钱有多大?直径0。8米!此处虽然光线幽暗,但“政和通宝”四字却清晰可辨。更有意思的是,崖顶一束水线,飞流而下,直穿那四方的钱眼,仿佛是一束麻线,要把这枚大钱穿了起来。长期的水击浪溅,把石钱打磨得闪闪发亮,古色古香,不由人想把它当作珍贵的古币收藏起来。壁上,有书法家张直生先生的“泉声石韵”四字,遒劲清逸。此水清冽甘甜,长流不息,钱眼中终年碧水满盈,象征着台州财源滚滚,繁荣昌盛。
“洞顶之水清矣,可以濯我缨,洞顶之水甜矣,可以濯我眼!”大家开着玩笑,纷纷伸手接水,或涤目,或润喉,乐得不可开交。
忽闻缕缕幽香,渗人心脾,前进几步,我们看到一个密密匝匝缠缠绕绕的东西,色如紫檀。看那说明,原来是个樟树根,这个树根,也不知出自何朝何代,更不知在海底埋藏了多少年。是公元前200多年,温岭的渔民从海底的泥沙里把它挖掘出来的。
向右转,我们来到一个井台旁。这是眼八角井,每一面的石栏上都雕着图案,或鹤舞,或鹿戏,或梅、兰、竹、菊,或荷花莲叶,清雅可爱。上方斜壁上,有著名书家王伯敏先生题的“醉茶”两字。汲此井水,煮云雾茶,游长屿洞,茶不醉人人自醉啊!
可是顺着井口往下一望,许多人连连咂舌,大喊“晕!”退了开去。导游说,怎么不晕,因为这一望就望到38米的深处!
这真是天下一绝!但凡井,井口下面便是井壁,这井可怪了,下面竟是深深大洞,但见游人如蚁,你来我往。怪不得有“天下悬空井”一说。居高临下,定睛细看,发现了我们先头见过的那个幽暗的小池,但见波光粼粼,几只蛤蟆正在作“井蛙观天”呢。
离了悬空井,就是一段泉水淋漓的台阶,上面青苔点点,路隘且滑,大家互道着小心,穿过了那段“雨霖铃”终于到达了洞顶,眼前豁然开朗。但见艳阳高照,清风拂面,我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竟然有了“洞中才片刻,世上已千年”的感慨。
现在,我们来到规模颇大的观音壁。观音们都是依山傍势就地凿成。一个个造型准确,神采各异,有脚踩莲台的,有手执柳枝的,有怀抱宝瓶的,有身驾祥云的。慈眉善目,亲蔼和祥。中国人崇拜观音,因为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从观音壁向下,一小小湖泊入得眼来,湖水碧中带乳,湖边绿树掩映。一曲桥,一方亭,一拱桥,牵着逶迤的小道,把小湖一分为二,很是妩媚。拐了几个弯,我们来来半山腰一个凉亭,亭柱上有一对子,上一联:洞凿九霄横揽云天胜境,下一联:阶崇千级俯瞰世界奇观;倒也贴切。离了此亭转个小弯,俯瞰洞内,又是一番景象:只见雕栏玉砌,石级回旋,大小洞穴错落有致,层层叠叠。若是上方有一扇天窗,得了甘霖和阳光的小块地面,必定是绿草成荫,翠竹丛生。我们转回洞内,站在不同的角度,俯看,仰看,正光看,逆光看,那石那窟,有的似卧虎瞌睡,有的如小象觅食,有的像孔雀升天,在的如仙女撒花。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只因身在此洞中”!忽见嶙峋断岩前面,有一独立小山,俏丽玲珑,犹如盆景,崖前绿树轻摇,崖上藤萝横牵,颇像一个妙龄少女,佩戴着翡翠的头饰和项链。再仔细一看,隐约有“剑冢”两字,给人平添了几分神秘之感。
走下了最后石级,夹道的是一对龙柱和一对石鼓。这龙柱和先前我们见过的那对并不一样,通体是祥云为主,一条小龙隐约其中。这对华表看起来有些年代了,柱上青苔斑斑驳驳,青龙却更显矫健刚劲。下有一碑,说是明代成化年间的作品,当年温岭(太平)建县时,特打造了它们立在县衙门前表示政府权威的,倒也是一个历史的见证。
我这是第四次观瞻这观夕洞了,每次观赏,都有新的发现,每次瞻仰,都被她的鬼斧神工所折服。怪不得长屿洞天有“虽是人工,宛若天成”之说。
洞套洞,洞叠洞,洞复洞。洞外有天,天外有洞。洞洞相联,洞洞贯通,千姿百态,诡秘神奇。正应了唐诗里说的:“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长屿洞天真不愧为“天下第一洞”啊,朋友们,你不想来看看吗?
这里并没有音响设备,由于空山的共振和洞壁的回音,造成极好的音响效果。游客们不管处在哪个角落,都能享受到美妙的同频自然立体声音乐。
音乐厅的右边,有一个幽暗的小池,定睛细看,几只石青色的蛤蟆匍匐其中,不知在做什么暇想。我们倚在洁白的栏杆上,仰脸上望,只见岩如穹庐,笼盖周遭,一束山泉从天而降,击起阵阵涟漪,蛤蟆们仿佛蠢蠢欲动了。崖顶一个小小的天窗,据说是一个井台,那么我们此刻就置身于一个无壁的井底,同蛤蟆一样,有了坐井观天的味道。
借着微光,我们顺着崖侧的石阶拾级而上,石壁上时有泉水滑落,滴溜溜的湿了路面。走了六十多级,来到了一个小小的平台上,平台不平,坑坑洼洼地尽是积水,我们沿着护栏小心地转了个弯,又攀援了数十级,迎面见到一个巨大的石碗。这个碗有多大?旁边的石壁上悬一金牌,上书“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并说明这石碗高1。01米,外径2,71米,内径2。53米。估算一下,竟装得2吨多水。我想不会游泳的人如果掉下去,非淹死不可,确是天下第一大碗。导游说,碗里头还有个宝物。我们赶忙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往里一看,发现一龙头、龟身的怪物。导游说,它名叫贔晰,是龙王九个儿子中的一个,在这里担任着镇碗的重任呢。
温岭人为什么要在这儿搁一个巨碗呢?据说不远处有一座“镬肚脐”山,颇像一只倒扣着的饭镬。饭镬哪能倒扣呢,那百姓岂不是要饿肚子吗?于是就制作了这只宝碗,接住了那口不负责任的镬里倒出来的饭,一方百姓才能丰衣足食,不受饥诿之苦。
左转,上了个奇特的、片片鳞状的台阶,就是一条黑咕隆冬的隧道,上面提示“不要碰头”这是真正的曲径通幽了,如果不是半道上一个排风扇状的圆形石窗,那必定是伸手不见五指。我惊叹崖壁之薄,也钦佩温岭人之聪明,有了这个别具一格的石窗,既给人美感,又能通风借光,让我们一口气穿越这个又长又暗的隧洞。
前方传来啪啪的击水声。一块方石上,斜搁着一枚青色的石钱。这石钱有多大?直径0。8米!此处虽然光线幽暗,但“政和通宝”四字却清晰可辨。更有意思的是,崖顶一束水线,飞流而下,直穿那四方的钱眼,仿佛是一束麻线,要把这枚大钱穿了起来。长期的水击浪溅,把石钱打磨得闪闪发亮,古色古香,不由人想把它当作珍贵的古币收藏起来。壁上,有书法家张直生先生的“泉声石韵”四字,遒劲清逸。此水清冽甘甜,长流不息,钱眼中终年碧水满盈,象征着台州财源滚滚,繁荣昌盛。
“洞顶之水清矣,可以濯我缨,洞顶之水甜矣,可以濯我眼!”大家开着玩笑,纷纷伸手接水,或涤目,或润喉,乐得不可开交。
忽闻缕缕幽香,渗人心脾,前进几步,我们看到一个密密匝匝缠缠绕绕的东西,色如紫檀。看那说明,原来是个樟树根,这个树根,也不知出自何朝何代,更不知在海底埋藏了多少年。是公元前200多年,温岭的渔民从海底的泥沙里把它挖掘出来的。
向右转,我们来到一个井台旁。这是眼八角井,每一面的石栏上都雕着图案,或鹤舞,或鹿戏,或梅、兰、竹、菊,或荷花莲叶,清雅可爱。上方斜壁上,有著名书家王伯敏先生题的“醉茶”两字。汲此井水,煮云雾茶,游长屿洞,茶不醉人人自醉啊!
可是顺着井口往下一望,许多人连连咂舌,大喊“晕!”退了开去。导游说,怎么不晕,因为这一望就望到38米的深处!
这真是天下一绝!但凡井,井口下面便是井壁,这井可怪了,下面竟是深深大洞,但见游人如蚁,你来我往。怪不得有“天下悬空井”一说。居高临下,定睛细看,发现了我们先头见过的那个幽暗的小池,但见波光粼粼,几只蛤蟆正在作“井蛙观天”呢。
离了悬空井,就是一段泉水淋漓的台阶,上面青苔点点,路隘且滑,大家互道着小心,穿过了那段“雨霖铃”终于到达了洞顶,眼前豁然开朗。但见艳阳高照,清风拂面,我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竟然有了“洞中才片刻,世上已千年”的感慨。
现在,我们来到规模颇大的观音壁。观音们都是依山傍势就地凿成。一个个造型准确,神采各异,有脚踩莲台的,有手执柳枝的,有怀抱宝瓶的,有身驾祥云的。慈眉善目,亲蔼和祥。中国人崇拜观音,因为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从观音壁向下,一小小湖泊入得眼来,湖水碧中带乳,湖边绿树掩映。一曲桥,一方亭,一拱桥,牵着逶迤的小道,把小湖一分为二,很是妩媚。拐了几个弯,我们来来半山腰一个凉亭,亭柱上有一对子,上一联:洞凿九霄横揽云天胜境,下一联:阶崇千级俯瞰世界奇观;倒也贴切。离了此亭转个小弯,俯瞰洞内,又是一番景象:只见雕栏玉砌,石级回旋,大小洞穴错落有致,层层叠叠。若是上方有一扇天窗,得了甘霖和阳光的小块地面,必定是绿草成荫,翠竹丛生。我们转回洞内,站在不同的角度,俯看,仰看,正光看,逆光看,那石那窟,有的似卧虎瞌睡,有的如小象觅食,有的像孔雀升天,在的如仙女撒花。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只因身在此洞中”!忽见嶙峋断岩前面,有一独立小山,俏丽玲珑,犹如盆景,崖前绿树轻摇,崖上藤萝横牵,颇像一个妙龄少女,佩戴着翡翠的头饰和项链。再仔细一看,隐约有“剑冢”两字,给人平添了几分神秘之感。
走下了最后石级,夹道的是一对龙柱和一对石鼓。这龙柱和先前我们见过的那对并不一样,通体是祥云为主,一条小龙隐约其中。这对华表看起来有些年代了,柱上青苔斑斑驳驳,青龙却更显矫健刚劲。下有一碑,说是明代成化年间的作品,当年温岭(太平)建县时,特打造了它们立在县衙门前表示政府权威的,倒也是一个历史的见证。
我这是第四次观瞻这观夕洞了,每次观赏,都有新的发现,每次瞻仰,都被她的鬼斧神工所折服。怪不得长屿洞天有“虽是人工,宛若天成”之说。
洞套洞,洞叠洞,洞复洞。洞外有天,天外有洞。洞洞相联,洞洞贯通,千姿百态,诡秘神奇。正应了唐诗里说的:“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长屿洞天真不愧为“天下第一洞”啊,朋友们,你不想来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