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相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之变乃是明朝政治的一道分水岭,可以说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政治官场政治生态,很多官场的游戏规则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彻底改写。
不是研究历史的人,一提起土木堡之变,也就大概知道明英宗因为受到太监王振的挟持,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吃了个大败仗,全军覆灭不说,连自己也做了瓦剌太师也先的俘虏。
在然后究竟如何了,也没多少人知道。只是奇怪,打仗的事情,你明英宗吩咐下去,让一个有经验的大将挂帅就是了。
你好好的地在京城里呆着做他的皇帝不好吗,非要亲自带兵?打仗是要死人,又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赢了固然皆大欢喜。可若是输了,皇帝威严何存。这下好了,连自己都被敌人给捉了。
这事很多不了解明史记的人或许一头雾水,但只要仔细一分析,却也能了解个大概。
作为军事是政治的延伸,这次土木堡大战涉及到明朝中期以来君权受限的政治背景。
明英宗九岁登基,因为年纪实在太小,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内阁三杨主政。三杨就是杨士奇、杨荣、杨溥。中国古代历来就有士大夫和君王同治天下的传统,英宗皇帝少年登基,君权不障,被官员限制得厉害。即便太皇太后和三杨去世,君权也受到了百官极大的制约。
没办法,他只能扶持内时宦官,和官僚集团对抗。可惜朝廷的官员势力实在太强,英宗皇帝能力有限,于是将想通过一场战争树立威信。之所以说土木堡之战他是被太监王振挟持,不过是后人为尊者讳,给他留面子而已。反正王太监已经被人一锤拿下,死无对证。
吃了如此败仗,加上掌管军队的勋贵团灭。英宗皇帝和文官集团的斗争彻底落于下风,以至在以后,文官权力大张,甚至敢指着皇帝鼻子骂娘。
偏生皇帝还不好说什么,只能唾面自干。到后来,甚至有皇帝在深宫里一呆几十年,就是不上朝,当了甩手掌柜,这已经是消极对抗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明英宗这次莽撞决策所至。
此刻距离皇帝被俘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但土木堡之战还在继续。为了防止明英宗被也线那来要挟大明朝,在兵部侍郎于歉的主持下,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郕王再三推辞。于谦大声说:“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郕王于是受命。九月,郕王即帝位,尊英宗为太上皇。
皇帝继位之后,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防守京城。
就在上个月,也先挟持太上皇攻破紫荆关,距离北京城只有一步之遥。于谦带领各地赶赴京城的勤王兵马,列阵九门之外,与也先瓦剌军大战。
双方你来我往,大小凡数十战。见明军上下一心,兼之北京城墙高厚,急切难下。而自己的兵马又孤悬京畿,眼见着就要被四面包围,也先也是没有法子,只能带着太上皇朱祁镇向西撤退,最后,一口气越过万全卫的长城,回了蒙古草原。
北京之战以明朝的胜利而结束,此战之后,两国再没有大规模的战役发生,接下来就是无休无止的,关于太上皇朱祁镇的谈判。无论怎么说,晋北和京畿地区的军事威胁算是解除了,也让新登基的皇帝朱祁钰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太上皇的生死且不说,对于新生的朱祁钰政权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剪除王振党羽,消除太上皇在朝廷的影响力。那么,中央和地方的人事大变动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北方的战火或许还影响不到地处关中平原东北角的韩城,韩城人也不太关心这场战役。毕竟,北京和宣府、大同实在太远了。但你不关心政治,政治要关心你。
至少,高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关心了一小下。
首先,韩城的前知县因为是太上皇一朝的老人的门生,被调去了福建。他一被调走,韩城立即变成了政治真空,趁新知县没到,主薄黄威补韩隗为帛班班头。为了让高文七舅李进宝不从中捣乱,他又点头将高文补进了快步做了个捕快,算是转正了。
试想,如果不是因为韩城知县突然被调走,衙门里群龙无首,这事估计还没有那么容易。
也不知道是高文的运气还是韩隗那厮踩了****,二人的当差的各项手续刚办妥,新的知县就到任了。若再晚上一日,这事说不准就黄了。
到天明的时候,雪落了下来,冷得紧。走了半天路,到了衙门口,脚下还没走热。
高文今日穿着干净的青色箭袖衫,头上带着插着鸟毛的平顶帽,一边走,一边想着这件影响这未来将近两百年明朝历史的大事件。
代宗皇帝登基是登基了,这人虽然年轻,可身体好象不太行,病得厉害,因病,到后来已经不能视事,这就给了朝中的有些有心人以可趁之机。
就在明年,瓦剌太师也先和明朝的谈判一直没有什么大的突破,无论他如何勒索,明朝都是置之不理。没有办法,也先只能将太上皇朱祁镇放回北京。
这下朝廷就热闹了,天有二日,民有二主,搞得朝野人心动荡。最后,太上皇被皇帝囚禁南宫,一关就是七年。至于物资供应,更是有一搭无一搭,堂堂九五之尊甚至饿肚子。为了生存,朱祁镇的皇后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托人带出去变卖,以补家用。
不过,七年之后,这个明英宗时来运转。景泰八年,景泰帝明代宗朱祁钰沉病得严重,到最后,更是处于弥留之中。
一时,京城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其实,生年终有尽头,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皇帝驾崩,让太子继位就是了。问题是,景泰帝没有儿子,这皇位就空悬在高处。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开始密谋拥立太上皇。到了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贞率兵千人,控制了长安门,东华门。一行人将南官大门撞开,跪倒在太上皇朱祁镇面前,同声高呼:“请陛下登位。”朱祁镇被搀扶登舆,重登皇位。
听到这个消息,景泰帝驾崩,此事史称夺门之变。
&n... -->>
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之变乃是明朝政治的一道分水岭,可以说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政治官场政治生态,很多官场的游戏规则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彻底改写。
不是研究历史的人,一提起土木堡之变,也就大概知道明英宗因为受到太监王振的挟持,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吃了个大败仗,全军覆灭不说,连自己也做了瓦剌太师也先的俘虏。
在然后究竟如何了,也没多少人知道。只是奇怪,打仗的事情,你明英宗吩咐下去,让一个有经验的大将挂帅就是了。
你好好的地在京城里呆着做他的皇帝不好吗,非要亲自带兵?打仗是要死人,又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赢了固然皆大欢喜。可若是输了,皇帝威严何存。这下好了,连自己都被敌人给捉了。
这事很多不了解明史记的人或许一头雾水,但只要仔细一分析,却也能了解个大概。
作为军事是政治的延伸,这次土木堡大战涉及到明朝中期以来君权受限的政治背景。
明英宗九岁登基,因为年纪实在太小,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内阁三杨主政。三杨就是杨士奇、杨荣、杨溥。中国古代历来就有士大夫和君王同治天下的传统,英宗皇帝少年登基,君权不障,被官员限制得厉害。即便太皇太后和三杨去世,君权也受到了百官极大的制约。
没办法,他只能扶持内时宦官,和官僚集团对抗。可惜朝廷的官员势力实在太强,英宗皇帝能力有限,于是将想通过一场战争树立威信。之所以说土木堡之战他是被太监王振挟持,不过是后人为尊者讳,给他留面子而已。反正王太监已经被人一锤拿下,死无对证。
吃了如此败仗,加上掌管军队的勋贵团灭。英宗皇帝和文官集团的斗争彻底落于下风,以至在以后,文官权力大张,甚至敢指着皇帝鼻子骂娘。
偏生皇帝还不好说什么,只能唾面自干。到后来,甚至有皇帝在深宫里一呆几十年,就是不上朝,当了甩手掌柜,这已经是消极对抗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明英宗这次莽撞决策所至。
此刻距离皇帝被俘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但土木堡之战还在继续。为了防止明英宗被也线那来要挟大明朝,在兵部侍郎于歉的主持下,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郕王再三推辞。于谦大声说:“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郕王于是受命。九月,郕王即帝位,尊英宗为太上皇。
皇帝继位之后,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防守京城。
就在上个月,也先挟持太上皇攻破紫荆关,距离北京城只有一步之遥。于谦带领各地赶赴京城的勤王兵马,列阵九门之外,与也先瓦剌军大战。
双方你来我往,大小凡数十战。见明军上下一心,兼之北京城墙高厚,急切难下。而自己的兵马又孤悬京畿,眼见着就要被四面包围,也先也是没有法子,只能带着太上皇朱祁镇向西撤退,最后,一口气越过万全卫的长城,回了蒙古草原。
北京之战以明朝的胜利而结束,此战之后,两国再没有大规模的战役发生,接下来就是无休无止的,关于太上皇朱祁镇的谈判。无论怎么说,晋北和京畿地区的军事威胁算是解除了,也让新登基的皇帝朱祁钰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太上皇的生死且不说,对于新生的朱祁钰政权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剪除王振党羽,消除太上皇在朝廷的影响力。那么,中央和地方的人事大变动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北方的战火或许还影响不到地处关中平原东北角的韩城,韩城人也不太关心这场战役。毕竟,北京和宣府、大同实在太远了。但你不关心政治,政治要关心你。
至少,高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关心了一小下。
首先,韩城的前知县因为是太上皇一朝的老人的门生,被调去了福建。他一被调走,韩城立即变成了政治真空,趁新知县没到,主薄黄威补韩隗为帛班班头。为了让高文七舅李进宝不从中捣乱,他又点头将高文补进了快步做了个捕快,算是转正了。
试想,如果不是因为韩城知县突然被调走,衙门里群龙无首,这事估计还没有那么容易。
也不知道是高文的运气还是韩隗那厮踩了****,二人的当差的各项手续刚办妥,新的知县就到任了。若再晚上一日,这事说不准就黄了。
到天明的时候,雪落了下来,冷得紧。走了半天路,到了衙门口,脚下还没走热。
高文今日穿着干净的青色箭袖衫,头上带着插着鸟毛的平顶帽,一边走,一边想着这件影响这未来将近两百年明朝历史的大事件。
代宗皇帝登基是登基了,这人虽然年轻,可身体好象不太行,病得厉害,因病,到后来已经不能视事,这就给了朝中的有些有心人以可趁之机。
就在明年,瓦剌太师也先和明朝的谈判一直没有什么大的突破,无论他如何勒索,明朝都是置之不理。没有办法,也先只能将太上皇朱祁镇放回北京。
这下朝廷就热闹了,天有二日,民有二主,搞得朝野人心动荡。最后,太上皇被皇帝囚禁南宫,一关就是七年。至于物资供应,更是有一搭无一搭,堂堂九五之尊甚至饿肚子。为了生存,朱祁镇的皇后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托人带出去变卖,以补家用。
不过,七年之后,这个明英宗时来运转。景泰八年,景泰帝明代宗朱祁钰沉病得严重,到最后,更是处于弥留之中。
一时,京城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其实,生年终有尽头,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皇帝驾崩,让太子继位就是了。问题是,景泰帝没有儿子,这皇位就空悬在高处。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开始密谋拥立太上皇。到了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贞率兵千人,控制了长安门,东华门。一行人将南官大门撞开,跪倒在太上皇朱祁镇面前,同声高呼:“请陛下登位。”朱祁镇被搀扶登舆,重登皇位。
听到这个消息,景泰帝驾崩,此事史称夺门之变。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