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独立韩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韩国自从经济发展起来之后,民族自尊心大大增强,近年来极力宣扬大韩民族的优秀文化。与此同时,则有意无意回避和淡化中国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一些学者致力于研究韩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反影响”得到了韩国社会各方面的赞誉和资助。据说有的学者已经证明孔子乃是韩国人,虽有不同意见,但已作为“一家之言”而等待历史检验。目前又有关于老子也是韩国人的大胆猜想,但是还没有拿出强有力的学术证明。有的韩国朋友跟我讨论这些问题时,问我中国人对此会有什么反应,我说不会有什么激烈的反应,肯定一笑了之。孔子是韩国人或者是日本人甚至是美国人,对于中国都不是什么坏事,反而可能是很大的好事。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就是天下大同,而不太在乎血缘和血统的“纯粹”与否,假如能够证明尧舜禹也是韩国人或者日本人的祖先,秦始皇的染色体跟美国总统布什家族的染色体完全一致,那对于民族交往以及世界和平都会具有相当大的促进意义。
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还是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历史上受到过许许多多其他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结果。中国人对此一是积极接受,二是毋庸讳言。我们吃着西域来的“葡萄”喝着拉美产的“咖啡”穿着洋鬼子的“西装”走着元大都的“胡同”我们不觉得有什么自卑,人家的东西好,我们学会了,那就是我们大家共有的了,非要强分你我,有时候是分不清的。比如现在韩国很多人反对使用汉字,一定要处处使用韩国自己的注音文字。我对此没有意见,因为从大处说,这有利于韩国文化精神的发扬。但是问题在于,韩国语中大约70%的基本词汇来自汉语,使用汉字作为书面语的历史又相当长。韩国注音文字的发明只有5百多年,在社会上大规模使用只是20世纪的事情,直到20世纪70年代,汉字读物还在社会上随处可见。这样,强行废除汉字,就会造成许多字词不知所云。我看到很多报刊,特别是学术论文,在一些词汇的后面,用括号标注了汉字,这说明没有汉字,这些词就难以理解,比如“意境”、“佛法”、“决战”、“议论”等。我想,汉字是我们东亚人全体的,并不是中国人可以独占的,为什么非要把它消灭得干干净净不可呢?消灭汉字的可怕后果已经有许多韩国学者指出了,比如历史断裂、思维硬化等,我在此不必多言。
还有一件事值得讨论,就是一些韩国人反对把首都叫做“汉城”他们认为“汉城”这个名字包含了“大汉族主义”对韩国人民的“文化霸权”意识。韩国人自己称呼首都名字的发音是“seoul”所以有人主张对中国人交往时,要根据这个发音翻译成相应的汉字,比如翻译成“首乌尔”有一位韩国老人在报纸上看到我的文章,给我写信时在信封上写成“西蔚”我一开始颇不明白“西蔚”是韩国的什么地方,幸亏我了解一点点韩文知识,想到“西”在韩文中读se(我就住在西大门区)“蔚”在韩文中读u,于是明白他的“西蔚”就是汉城。我告诉一些韩国朋友,中国人说“汉城”时,根本没有他们所想像的“霸权感觉”而是有一种亲切感。汉城是从汉江北岸发展起来的城市,原来叫汉阳(韩国很多地名与中国相同,如湖南、泰安、奉化、广州、海南、安东等),后来作为首都,改叫汉城。“汉城”这个名字给人一种堂堂正正、气象雄伟的大都市感觉“汉”这个字除了“汉文化”的意思外,还有“男人”的意思,给人一种威武英雄的暗示。比如中国的“武汉”和“汉中”都是很漂亮的名字,有一则谜语叫“功夫小子”(会武术的男人),谜底就是“武汉”“城”的意思本来是城墙,给人坚固、高大的感觉,比如万里长城。中国很多城市都有带“城”字的别称,例如广州叫“花城”、哈尔滨叫“冰城”、昆明叫“春城”、重庆叫“山城”中国人听到“汉城”不但能够感觉到它是首都,而且能够感觉到这是一个宏大的、繁华的、充满文化精神的首都。如果叫“西蔚”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偏僻的小城镇。如果叫“首乌尔”不但与大多数韩国地名风格不同,使人以为是非洲的城市,而且中国人喜欢“望文生义”会把“首乌尔”解释成“黑脸的人”来开玩笑,那可是真的使韩国的首都失去尊严了。如果一定要按照韩国人的发音来翻译,中国人喜欢在音译的同时加进另外的意义,那恐怕有的人会说:最准确的发音是“色窝儿”发音虽然准确了,但意思却是“色情的秘密场所”反而更加糟糕。还有人说成“馊味儿”因为汉城的垃圾清理不及时的时候,街道上弥漫着一股泡菜腐烂后的馊味儿。所以我想,还是叫汉城最好。汉字和汉文化都不是中国人自己的,而是包含了全体东亚人民的智慧。“汉城”这个名字既然是历史形成的,凝聚了韩国文化的巨大价值,就像一个有价值的商标不能随便丢掉一样,那就应该让它继续在韩国的未来放射出灿烂的光芒。中国在“文革”时为了反对“封建文化”和“殖民文化”为了表现“独立”的文化意识,随便改动了许多地名,结果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现在又改了回来。希望这样的举动不要在韩国重演,希望汉城继续作为一座文化的灯塔,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韩国自从经济发展起来之后,民族自尊心大大增强,近年来极力宣扬大韩民族的优秀文化。与此同时,则有意无意回避和淡化中国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一些学者致力于研究韩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反影响”得到了韩国社会各方面的赞誉和资助。据说有的学者已经证明孔子乃是韩国人,虽有不同意见,但已作为“一家之言”而等待历史检验。目前又有关于老子也是韩国人的大胆猜想,但是还没有拿出强有力的学术证明。有的韩国朋友跟我讨论这些问题时,问我中国人对此会有什么反应,我说不会有什么激烈的反应,肯定一笑了之。孔子是韩国人或者是日本人甚至是美国人,对于中国都不是什么坏事,反而可能是很大的好事。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就是天下大同,而不太在乎血缘和血统的“纯粹”与否,假如能够证明尧舜禹也是韩国人或者日本人的祖先,秦始皇的染色体跟美国总统布什家族的染色体完全一致,那对于民族交往以及世界和平都会具有相当大的促进意义。
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还是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历史上受到过许许多多其他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结果。中国人对此一是积极接受,二是毋庸讳言。我们吃着西域来的“葡萄”喝着拉美产的“咖啡”穿着洋鬼子的“西装”走着元大都的“胡同”我们不觉得有什么自卑,人家的东西好,我们学会了,那就是我们大家共有的了,非要强分你我,有时候是分不清的。比如现在韩国很多人反对使用汉字,一定要处处使用韩国自己的注音文字。我对此没有意见,因为从大处说,这有利于韩国文化精神的发扬。但是问题在于,韩国语中大约70%的基本词汇来自汉语,使用汉字作为书面语的历史又相当长。韩国注音文字的发明只有5百多年,在社会上大规模使用只是20世纪的事情,直到20世纪70年代,汉字读物还在社会上随处可见。这样,强行废除汉字,就会造成许多字词不知所云。我看到很多报刊,特别是学术论文,在一些词汇的后面,用括号标注了汉字,这说明没有汉字,这些词就难以理解,比如“意境”、“佛法”、“决战”、“议论”等。我想,汉字是我们东亚人全体的,并不是中国人可以独占的,为什么非要把它消灭得干干净净不可呢?消灭汉字的可怕后果已经有许多韩国学者指出了,比如历史断裂、思维硬化等,我在此不必多言。
还有一件事值得讨论,就是一些韩国人反对把首都叫做“汉城”他们认为“汉城”这个名字包含了“大汉族主义”对韩国人民的“文化霸权”意识。韩国人自己称呼首都名字的发音是“seoul”所以有人主张对中国人交往时,要根据这个发音翻译成相应的汉字,比如翻译成“首乌尔”有一位韩国老人在报纸上看到我的文章,给我写信时在信封上写成“西蔚”我一开始颇不明白“西蔚”是韩国的什么地方,幸亏我了解一点点韩文知识,想到“西”在韩文中读se(我就住在西大门区)“蔚”在韩文中读u,于是明白他的“西蔚”就是汉城。我告诉一些韩国朋友,中国人说“汉城”时,根本没有他们所想像的“霸权感觉”而是有一种亲切感。汉城是从汉江北岸发展起来的城市,原来叫汉阳(韩国很多地名与中国相同,如湖南、泰安、奉化、广州、海南、安东等),后来作为首都,改叫汉城。“汉城”这个名字给人一种堂堂正正、气象雄伟的大都市感觉“汉”这个字除了“汉文化”的意思外,还有“男人”的意思,给人一种威武英雄的暗示。比如中国的“武汉”和“汉中”都是很漂亮的名字,有一则谜语叫“功夫小子”(会武术的男人),谜底就是“武汉”“城”的意思本来是城墙,给人坚固、高大的感觉,比如万里长城。中国很多城市都有带“城”字的别称,例如广州叫“花城”、哈尔滨叫“冰城”、昆明叫“春城”、重庆叫“山城”中国人听到“汉城”不但能够感觉到它是首都,而且能够感觉到这是一个宏大的、繁华的、充满文化精神的首都。如果叫“西蔚”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偏僻的小城镇。如果叫“首乌尔”不但与大多数韩国地名风格不同,使人以为是非洲的城市,而且中国人喜欢“望文生义”会把“首乌尔”解释成“黑脸的人”来开玩笑,那可是真的使韩国的首都失去尊严了。如果一定要按照韩国人的发音来翻译,中国人喜欢在音译的同时加进另外的意义,那恐怕有的人会说:最准确的发音是“色窝儿”发音虽然准确了,但意思却是“色情的秘密场所”反而更加糟糕。还有人说成“馊味儿”因为汉城的垃圾清理不及时的时候,街道上弥漫着一股泡菜腐烂后的馊味儿。所以我想,还是叫汉城最好。汉字和汉文化都不是中国人自己的,而是包含了全体东亚人民的智慧。“汉城”这个名字既然是历史形成的,凝聚了韩国文化的巨大价值,就像一个有价值的商标不能随便丢掉一样,那就应该让它继续在韩国的未来放射出灿烂的光芒。中国在“文革”时为了反对“封建文化”和“殖民文化”为了表现“独立”的文化意识,随便改动了许多地名,结果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现在又改了回来。希望这样的举动不要在韩国重演,希望汉城继续作为一座文化的灯塔,屹立在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