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点鸿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历史就在这青春色彩的消与退之间渐行渐远,人生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缩短了行程。大坝已竖立在我们面前,古老的青滩民居被一砖一瓦、原封不动地从链子岩山脚下搬到了凤凰山,与日渐成熟的大坝隔江相对。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大坝,因为一个伟大的事件,来到了同一幅画面中。在朋友拍摄的照片中,近景是修葺一新的清滩民居,花雕门窗、白墙青瓦历历在目,翘角飞檐在蓝天白云下重叠出古意和浪漫,远景是拦江而起的水泥高墙,工程吊车铁塔一样高耸云端,一江春水在这里积存、铺展出伟人诗中的高峡平湖。
七年前的秋天,我和写诗的他去了青滩南岸。那时,青滩民居四字还只是一种朦胧的提法,我们也只是听说那里有一片怪好看的老房子,有一座老庙,庙前有一棵某电视摄制组做出来的古树。我们在窄窄的小巷子里穿行,房子的确好看,虽然墙面斑驳,墙头衰草堆积,断砖残瓦横陈在乱草间,显示出一派凋败的气象,但那些向天空飞去的翘角,那些灰尘油烟下的木雕门窗、栏杆,那些门楼上的花虫鸟鱼、山山水水,由不得你不喜欢。就是一堵断垣残壁,那令人心惊的古旧的残破美,也让人产生玩味不舍的感情。你会站在屋子前痴痴地想,那些靠江吃江的青滩先民们,为什么要把他们陆上的家园造得如此精致呢?他们的房子上有许多装饰性的东西,它们代表的是一种什么精神呢?在现代人眼里,这是一种建筑风格,我想在他们,建房子时想的并不是风格问题。青石台阶,青石地板、有扶手的窄窄的木楼梯,低矮的分成一个个小间的阁楼,站在楼上的雕花栏杆旁,天井里的一切一览无遗。非得亲自走一趟,你才能领会,生活在这样的房子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尽可以联想到跟这房子的格调相谐调的一切角色、道具和内容,把他们的故事在心底演绎一遍。
从此,青滩民居在心里生了根,主人已移民它乡,它们是不是就这样继续凋败下去呢?不由为它们将要被江水淹没的命运感叹,惋惜不已。
眼看着中堡岛没有了岛的原形,钢筋水泥的高墙在长江的腹心竖起,而我不用再为青滩民居担心,在新居的楼顶上,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凤凰山上,她们以旧复旧后俏丽的身影。我的日子在平静中推移,在一个离文学更近的地方离文学更远地写着一些文字,浇铸一道思想的高墙。而朋友说,他老了,他给自己的余生规划了三件要做的事,都是很美好的事情。
怎么能忘记呢?那年的中堡岛,中堡岛的菜花和阳光,引我走上文学之路的非常之会,春天里年青的自己和正当盛年的朋友的风采。怎么能忘记那年的青滩,破旧的民居,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我们的惊奇、感叹,以及携手走过的种种情形。那是十月里很冷的一天,江风阵阵,吹得人心里发紧。
站在民居和大坝之间,身后是历史,身前是历史,在心头滋生、蔓延的,仍然是历史。我们都在书写,写出不同形态的存在;我们都在改变,不变的是永恒的时间和空间。将自己卑微的生活放在大事件的历史中,我并不感到有什么惭愧,对一个事件来说,逝去的是过程,对我来说,逝去的是生命。额头的皱纹越来越深,而回忆,变成了生活向过去的延伸,这旅程上的风景,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
/> 历史就在这青春色彩的消与退之间渐行渐远,人生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缩短了行程。大坝已竖立在我们面前,古老的青滩民居被一砖一瓦、原封不动地从链子岩山脚下搬到了凤凰山,与日渐成熟的大坝隔江相对。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大坝,因为一个伟大的事件,来到了同一幅画面中。在朋友拍摄的照片中,近景是修葺一新的清滩民居,花雕门窗、白墙青瓦历历在目,翘角飞檐在蓝天白云下重叠出古意和浪漫,远景是拦江而起的水泥高墙,工程吊车铁塔一样高耸云端,一江春水在这里积存、铺展出伟人诗中的高峡平湖。
七年前的秋天,我和写诗的他去了青滩南岸。那时,青滩民居四字还只是一种朦胧的提法,我们也只是听说那里有一片怪好看的老房子,有一座老庙,庙前有一棵某电视摄制组做出来的古树。我们在窄窄的小巷子里穿行,房子的确好看,虽然墙面斑驳,墙头衰草堆积,断砖残瓦横陈在乱草间,显示出一派凋败的气象,但那些向天空飞去的翘角,那些灰尘油烟下的木雕门窗、栏杆,那些门楼上的花虫鸟鱼、山山水水,由不得你不喜欢。就是一堵断垣残壁,那令人心惊的古旧的残破美,也让人产生玩味不舍的感情。你会站在屋子前痴痴地想,那些靠江吃江的青滩先民们,为什么要把他们陆上的家园造得如此精致呢?他们的房子上有许多装饰性的东西,它们代表的是一种什么精神呢?在现代人眼里,这是一种建筑风格,我想在他们,建房子时想的并不是风格问题。青石台阶,青石地板、有扶手的窄窄的木楼梯,低矮的分成一个个小间的阁楼,站在楼上的雕花栏杆旁,天井里的一切一览无遗。非得亲自走一趟,你才能领会,生活在这样的房子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尽可以联想到跟这房子的格调相谐调的一切角色、道具和内容,把他们的故事在心底演绎一遍。
从此,青滩民居在心里生了根,主人已移民它乡,它们是不是就这样继续凋败下去呢?不由为它们将要被江水淹没的命运感叹,惋惜不已。
眼看着中堡岛没有了岛的原形,钢筋水泥的高墙在长江的腹心竖起,而我不用再为青滩民居担心,在新居的楼顶上,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凤凰山上,她们以旧复旧后俏丽的身影。我的日子在平静中推移,在一个离文学更近的地方离文学更远地写着一些文字,浇铸一道思想的高墙。而朋友说,他老了,他给自己的余生规划了三件要做的事,都是很美好的事情。
怎么能忘记呢?那年的中堡岛,中堡岛的菜花和阳光,引我走上文学之路的非常之会,春天里年青的自己和正当盛年的朋友的风采。怎么能忘记那年的青滩,破旧的民居,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我们的惊奇、感叹,以及携手走过的种种情形。那是十月里很冷的一天,江风阵阵,吹得人心里发紧。
站在民居和大坝之间,身后是历史,身前是历史,在心头滋生、蔓延的,仍然是历史。我们都在书写,写出不同形态的存在;我们都在改变,不变的是永恒的时间和空间。将自己卑微的生活放在大事件的历史中,我并不感到有什么惭愧,对一个事件来说,逝去的是过程,对我来说,逝去的是生命。额头的皱纹越来越深,而回忆,变成了生活向过去的延伸,这旅程上的风景,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