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苏东坡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蘇東坡兄弟年二十歲左右,已經準備好去趕考之時,不可免的事,婚姻問題也就來臨了。他們若是未婚晉京,並且一考而中,必然有女兒長成之家托人向他們提親。那時有求婚的風俗。京都中有未婚之女的富商都等待著考試出榜,向新得功名的未婚舉子提親。所以科舉考試舉行的季節,也是婚姻大事進行得活躍的季節。在父母的眼光看來,讓兒子娶個本地姑娘,他們對姑娘的家庭知根知底,自然好得多。按照當年的風俗,青年的婚姻一向是由父母妥為安排,蘇東坡年十八歲時,娶了王弗小姐。王弗小姐那時十五歲,住家在青神,在眉山鎮南約十五裏,靠近河邊。次年弟弟子由成家,年十六歲,妻子比他小兩歲。當然算是早婚,但是並不足為奇。
在根本道理上看,早婚,當然並不一定像蘇氏兄弟那麼早,在選擇與吸引合意的配偶時,可以省去青年人好多時間的浪費,和感情的紛擾。在父母看來,年輕人若能把愛情戀愛早日解決,不妨礙正事,那最好。在中國,父母自然應當養兒媳婦,年輕的男女無須乎晚婚。而且一位小姐愛已經成為自己丈夫的男人,和愛尚未成自己丈夫的男人,還不是一樣?不過在拼命講浪漫風流的社會裏,覺得婚前相愛更為驚奇可喜罷了。無論如何,蘇家兄弟婚后卻很美滿。但這並不是說由父母為兒女安排的婚姻不會出毛病,也不是說這樣的婚姻大多都幸福。所有的婚姻,任憑怎麼安排,都是賭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險。天下畢竟沒有具有先見的父母或星相家,能預知自己兒女婚姻的結果,即便是完全聽從他們的安排也罷。在理想的社會裏,婚姻是以玩捉迷藏的方式進行的,未婚的青年男女年齡在十八歲到二十五歲之間,雖然當地社會倫理和社會生活十分安定,但是幸福的婚姻的比例,也許還是一樣。男人,十八歲也罷,五十八歲也罷,幾乎沒有例外,在挑選配偶時,仍然是以自然所決定的性優點為根據的。他們仍然是力圖做明智的選擇,這一點就足以使現代的婚姻不致完全墮落到動物的交配。婚姻由父母安排的長處是簡單省事,容易成就,少廢時間,選擇的自由大,範圍廣。所有的婚姻,都是締構于天上,進行于地上,完成于離開聖壇之后。
次子子由成婚之后,父子三人啟程赴京。他們先要到省會成都,拜謁大官張方平,后來張方平對蘇東坡幾乎如同嚴父。為父的仍然打算求得一官半職。他現年四十七歲,但自上次科舉名落孫山之后,一直苦讀不懈。在那段期間,他已經寫了一部重要的著作,論為政之道、戰爭與和平之理,顯示出真知灼見,此一著作應當使京都文人對他刮目相看。當時只要有名公巨卿有力的推介,朝廷可以任命官職。蘇詢把著作呈獻給張方平,張方平對他十分器重,有意立刻任他為成都書院教席。但是老蘇意猶未足。最后,張方平在古道熱腸之下,終因情面難卻,乃寫信給文壇泰斗歐陽修,其實當時張與歐陽相處並不十分融洽。另外有一位雷姓友人,也寫了一封推薦信,力陳老蘇有"王佐之才"。懷有兩封致歐陽修與梅堯臣的書信,父子便自旱路赴京,迢迢萬里,要穿劍閣,越秦嶺,為時須兩月有餘。
在仁宗嘉佑元年(一0五六)五月,三蘇到了汴梁城,寄宿于僧廟,等待秋季的考試。這是禮部的初試,只是選擇考生以備次年春季皇帝陛下親自監督的殿試。在由眉州來京的四十五個考生之中,蘇氏昆仲在考中的十三名之內。當時除去等候明春的殿試之外,別無他事,父子三人乃在京都盤桓,在城內遊覽,參加社交活動,與社會知名人士結交。蘇洵將著作向德高望重的歐陽修呈上。歐陽修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兩耳長而特別白皙,上唇稍短,大笑時稍露牙齦。歐陽修,看來並非美男子,但是一見這位文壇盟主而獲得他的恩寵,卻足以使天下士子一慰其夢寐之望。歐陽修之深獲學術界敬愛,是由于他總是以求才育才為己任。他對蘇洵熱誠接待,並經他介紹,老蘇又蒙樞密韓倚邀請至家,又轉介紹認識一些高官顯宦。不過蘇洵的冷淡自負的態度,在朝廷的領袖人物心目之中,並未留下什麼好印象。
蘇氏兄弟則遊逛華美的街市,吃有名的飯館子,站在寒冷的露天之下,以一副羡慕的心情注視大官在街上乘坐馬車而過。宋朝共有四個都城,河南開封為首,稱為東都。開封有外城內城。外城方十三裏,內城七裏,城周有城門十二座,入城處有兩層或三層的城圈,用來圍困進犯的敵軍。城牆上築有雉諜,供發炮射箭之用。因為國都地處一低下之平原,無險可守,只有北部黃河綿延約有二百里(今日之隴海鐵路即沿河而行),可以拱衛國都,因此擬定了一個設想極為周密的軍事防禦計畫。
在西部洛陽,距開封約一百三十裏,建立西都,用以扼制經軍事要隘渲關自西北而來的進犯。在東部約八十裏以外的商丘,設立另一軍事重鎮,是為南都。並不怕有敵人自南部而來。在另一方面,唐朝末年,蠻族已自北方侵入中國。當時有一軍閥,由于向北番異族一霸主效忠,在其卵翼之下,遂成立朝廷,對抗中國。石敬塘向契丹王以兒子自稱,但自謂深愛中國並關心國家之太平與百姓之幸福。他自稱"兒皇帝",稱契丹王為"父皇帝"。他在世之時,使中國形成分裂,獲取外族之讚美。但是國家應當慎謀嚴防有此等情形出現。不論古今,在中國總是有打著愛國旗號的漢奸,只要自己能大權在握顯赫一時,便在救國救民的堂皇名義之下,甘心充當異族的傀儡。石敬塘后來以"兒皇帝"之身,為"父皇帝"所廢,羞憤而死,此一事實並不足以阻止十二世紀時另一傀儡張邦昌之出現。而在張邦昌失去利用價值后,立即被推翻,棄之如敝展,但並不足以阻止清末另一個漢奸吳三桂向關外借兵,進入長城,讓滿州人毀滅了中國政府。宋朝因此在河北南部的大名府,建立了北京,遏止北方異族的南侵。
開封是中國首都大城,保有皇都的雄偉壯麗,財富之厚,人才之廣,聲色之美,皆集于朝廷之上。城外有護城河圍繞,河寬百尺,河的兩岸種有榆樹楊柳,朱門白牆掩映于樹木的翠綠之間。有四條河自城中流過,大都是自西而東,其中最大者為洋河,從安徽河南大平原而來的食糧,全在此河上運輸。河上的水門夜間關閉。城內大街通行,每隔百碼,設有警衛。自城中流過的河道上,架有雕刻的油漆木橋相通。最重要的一座橋在皇宮的前面,乃精心設計,用精工雕刻的大理石築成。皇宮位于城市之中央。南由玄德樓下面的一段石頭和磚建的牆垣開始,皇宮的建築則點綴著龍鳳花樣的浮雕,上面是光亮閃爍的殿頂,是用各種顏色的琉璃瓦建成的。宮殿四周是大街,按照羅盤的四角起的街名。皇宮的西面為中書省和樞密院。在外城的南部,朱雀門之外,有國子監和太廟。街上行人熙來攘往,官家的馬車,牛車,轎子——轎子是一般行旅必需的——另外有由人拉的兩輪車,可以說是現代東洋車的原始型,這些車轎等在街上川流不息。坐著女人的牛車上,簾子都放了下來。在皇城有個特點,就是必須戴帽子,即使低賤如算命看相的,也要打扮得像個讀書人。
殿試的日子到了。皇帝任命歐陽修為主試官,另外若干飽學宿儒為判官。在讀書人一生這個緊要關頭到來之際,大家心中都是緊張激動,患得患失。過去多年來三更燈火五更雞的苦讀力學,都是為了這一時刻。考生必須半夜起身,天甫黎明就要來到皇宮之外,身上帶著涼的飯食,因為沒考完是不許出考場的。在考試時,考生要各自關閉在斗室之中,有皇宮的侍衛看守。朝廷有極嚴厲的規定,藉以防止納賄或詢私。考生的試卷在交到考試官之前,先要由書記重抄一遍,以免認出試卷的筆跡。在重抄的試卷上,略去考生的名字... -->>
在蘇東坡兄弟年二十歲左右,已經準備好去趕考之時,不可免的事,婚姻問題也就來臨了。他們若是未婚晉京,並且一考而中,必然有女兒長成之家托人向他們提親。那時有求婚的風俗。京都中有未婚之女的富商都等待著考試出榜,向新得功名的未婚舉子提親。所以科舉考試舉行的季節,也是婚姻大事進行得活躍的季節。在父母的眼光看來,讓兒子娶個本地姑娘,他們對姑娘的家庭知根知底,自然好得多。按照當年的風俗,青年的婚姻一向是由父母妥為安排,蘇東坡年十八歲時,娶了王弗小姐。王弗小姐那時十五歲,住家在青神,在眉山鎮南約十五裏,靠近河邊。次年弟弟子由成家,年十六歲,妻子比他小兩歲。當然算是早婚,但是並不足為奇。
在根本道理上看,早婚,當然並不一定像蘇氏兄弟那麼早,在選擇與吸引合意的配偶時,可以省去青年人好多時間的浪費,和感情的紛擾。在父母看來,年輕人若能把愛情戀愛早日解決,不妨礙正事,那最好。在中國,父母自然應當養兒媳婦,年輕的男女無須乎晚婚。而且一位小姐愛已經成為自己丈夫的男人,和愛尚未成自己丈夫的男人,還不是一樣?不過在拼命講浪漫風流的社會裏,覺得婚前相愛更為驚奇可喜罷了。無論如何,蘇家兄弟婚后卻很美滿。但這並不是說由父母為兒女安排的婚姻不會出毛病,也不是說這樣的婚姻大多都幸福。所有的婚姻,任憑怎麼安排,都是賭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險。天下畢竟沒有具有先見的父母或星相家,能預知自己兒女婚姻的結果,即便是完全聽從他們的安排也罷。在理想的社會裏,婚姻是以玩捉迷藏的方式進行的,未婚的青年男女年齡在十八歲到二十五歲之間,雖然當地社會倫理和社會生活十分安定,但是幸福的婚姻的比例,也許還是一樣。男人,十八歲也罷,五十八歲也罷,幾乎沒有例外,在挑選配偶時,仍然是以自然所決定的性優點為根據的。他們仍然是力圖做明智的選擇,這一點就足以使現代的婚姻不致完全墮落到動物的交配。婚姻由父母安排的長處是簡單省事,容易成就,少廢時間,選擇的自由大,範圍廣。所有的婚姻,都是締構于天上,進行于地上,完成于離開聖壇之后。
次子子由成婚之后,父子三人啟程赴京。他們先要到省會成都,拜謁大官張方平,后來張方平對蘇東坡幾乎如同嚴父。為父的仍然打算求得一官半職。他現年四十七歲,但自上次科舉名落孫山之后,一直苦讀不懈。在那段期間,他已經寫了一部重要的著作,論為政之道、戰爭與和平之理,顯示出真知灼見,此一著作應當使京都文人對他刮目相看。當時只要有名公巨卿有力的推介,朝廷可以任命官職。蘇詢把著作呈獻給張方平,張方平對他十分器重,有意立刻任他為成都書院教席。但是老蘇意猶未足。最后,張方平在古道熱腸之下,終因情面難卻,乃寫信給文壇泰斗歐陽修,其實當時張與歐陽相處並不十分融洽。另外有一位雷姓友人,也寫了一封推薦信,力陳老蘇有"王佐之才"。懷有兩封致歐陽修與梅堯臣的書信,父子便自旱路赴京,迢迢萬里,要穿劍閣,越秦嶺,為時須兩月有餘。
在仁宗嘉佑元年(一0五六)五月,三蘇到了汴梁城,寄宿于僧廟,等待秋季的考試。這是禮部的初試,只是選擇考生以備次年春季皇帝陛下親自監督的殿試。在由眉州來京的四十五個考生之中,蘇氏昆仲在考中的十三名之內。當時除去等候明春的殿試之外,別無他事,父子三人乃在京都盤桓,在城內遊覽,參加社交活動,與社會知名人士結交。蘇洵將著作向德高望重的歐陽修呈上。歐陽修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兩耳長而特別白皙,上唇稍短,大笑時稍露牙齦。歐陽修,看來並非美男子,但是一見這位文壇盟主而獲得他的恩寵,卻足以使天下士子一慰其夢寐之望。歐陽修之深獲學術界敬愛,是由于他總是以求才育才為己任。他對蘇洵熱誠接待,並經他介紹,老蘇又蒙樞密韓倚邀請至家,又轉介紹認識一些高官顯宦。不過蘇洵的冷淡自負的態度,在朝廷的領袖人物心目之中,並未留下什麼好印象。
蘇氏兄弟則遊逛華美的街市,吃有名的飯館子,站在寒冷的露天之下,以一副羡慕的心情注視大官在街上乘坐馬車而過。宋朝共有四個都城,河南開封為首,稱為東都。開封有外城內城。外城方十三裏,內城七裏,城周有城門十二座,入城處有兩層或三層的城圈,用來圍困進犯的敵軍。城牆上築有雉諜,供發炮射箭之用。因為國都地處一低下之平原,無險可守,只有北部黃河綿延約有二百里(今日之隴海鐵路即沿河而行),可以拱衛國都,因此擬定了一個設想極為周密的軍事防禦計畫。
在西部洛陽,距開封約一百三十裏,建立西都,用以扼制經軍事要隘渲關自西北而來的進犯。在東部約八十裏以外的商丘,設立另一軍事重鎮,是為南都。並不怕有敵人自南部而來。在另一方面,唐朝末年,蠻族已自北方侵入中國。當時有一軍閥,由于向北番異族一霸主效忠,在其卵翼之下,遂成立朝廷,對抗中國。石敬塘向契丹王以兒子自稱,但自謂深愛中國並關心國家之太平與百姓之幸福。他自稱"兒皇帝",稱契丹王為"父皇帝"。他在世之時,使中國形成分裂,獲取外族之讚美。但是國家應當慎謀嚴防有此等情形出現。不論古今,在中國總是有打著愛國旗號的漢奸,只要自己能大權在握顯赫一時,便在救國救民的堂皇名義之下,甘心充當異族的傀儡。石敬塘后來以"兒皇帝"之身,為"父皇帝"所廢,羞憤而死,此一事實並不足以阻止十二世紀時另一傀儡張邦昌之出現。而在張邦昌失去利用價值后,立即被推翻,棄之如敝展,但並不足以阻止清末另一個漢奸吳三桂向關外借兵,進入長城,讓滿州人毀滅了中國政府。宋朝因此在河北南部的大名府,建立了北京,遏止北方異族的南侵。
開封是中國首都大城,保有皇都的雄偉壯麗,財富之厚,人才之廣,聲色之美,皆集于朝廷之上。城外有護城河圍繞,河寬百尺,河的兩岸種有榆樹楊柳,朱門白牆掩映于樹木的翠綠之間。有四條河自城中流過,大都是自西而東,其中最大者為洋河,從安徽河南大平原而來的食糧,全在此河上運輸。河上的水門夜間關閉。城內大街通行,每隔百碼,設有警衛。自城中流過的河道上,架有雕刻的油漆木橋相通。最重要的一座橋在皇宮的前面,乃精心設計,用精工雕刻的大理石築成。皇宮位于城市之中央。南由玄德樓下面的一段石頭和磚建的牆垣開始,皇宮的建築則點綴著龍鳳花樣的浮雕,上面是光亮閃爍的殿頂,是用各種顏色的琉璃瓦建成的。宮殿四周是大街,按照羅盤的四角起的街名。皇宮的西面為中書省和樞密院。在外城的南部,朱雀門之外,有國子監和太廟。街上行人熙來攘往,官家的馬車,牛車,轎子——轎子是一般行旅必需的——另外有由人拉的兩輪車,可以說是現代東洋車的原始型,這些車轎等在街上川流不息。坐著女人的牛車上,簾子都放了下來。在皇城有個特點,就是必須戴帽子,即使低賤如算命看相的,也要打扮得像個讀書人。
殿試的日子到了。皇帝任命歐陽修為主試官,另外若干飽學宿儒為判官。在讀書人一生這個緊要關頭到來之際,大家心中都是緊張激動,患得患失。過去多年來三更燈火五更雞的苦讀力學,都是為了這一時刻。考生必須半夜起身,天甫黎明就要來到皇宮之外,身上帶著涼的飯食,因為沒考完是不許出考場的。在考試時,考生要各自關閉在斗室之中,有皇宮的侍衛看守。朝廷有極嚴厲的規定,藉以防止納賄或詢私。考生的試卷在交到考試官之前,先要由書記重抄一遍,以免認出試卷的筆跡。在重抄的試卷上,略去考生的名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