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暗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4节:赢的是运气

    这是第一赢,可以说赢的是运气。

    还有第二赢,赢的却都是我们的血本。

    就在这52个小时期间,他们把师旅级以上单位的通讯设备,上下联络的频率、时间、呼号等等,统统变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偷偷摸摸十多年来苦苦积攒起来的全部侦听资料、经验和手段、技术等等,一夜间全给洗白了,全等于了零。

    他们就这样把我们甩得远远的,一时间,我们所有的人员、技术、设备等都形同虚设,用我们行话说那叫:701瞎眼了。

    想想看,在那个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的年代里,这有多么可怕!02事情层层上报,最后上面传达下来一句话:我们不喜欢打仗,但更不喜欢被动挨打。

    这意思很明确,就是必须改变这种局面。

    然而,要指望701在短时间内改变局面显然是不可能的,迫不得已,总部只好紧急启用地面特工,即行动局的人。

    但这样获取情报的风险太大,而且截取的情报相当有限,只能是权宜之计。

    要彻底改变局面,除了让侦听员把失踪的敌台找回来,没有第二个办法。

    为尽快找到失踪的敌台,701机关临时成立了一个办公室,专门负责四方奔走,招贤纳才。

    办公室由701头号人物钱院长亲自挂帅,四号人物吴副院长(兼监听局局长)直接领导,下面有7个成员。

    我就是成员之一,当时在监听局二处当处长。

    在总部的协助下,我们很快从兄弟单位抽调到28名在侦听界享有声誉的专家能人,组成了一支"特别行动小组",每天在茫茫的无线电海洋里苦苦搜索,寻觅失踪的敌台。

    我们的努力是双倍的,但收获并不喜人,甚至十分令人担忧。

    特别行动小组,加上701原有的侦听队伍,浩浩xxx人,每天24小时忙碌,一个星期下来,却仅仅在45个频率上听到了敌台的声音,而且都是转瞬即逝。

    要知道,军用电台不像民用广播,后者使用的频率是不变的,而前者使用的频率少说是一天三变:上午一套频率,下午一套,夜间一套;三天为一个周期。

    这就是说,一个最低密度的军用电台,它至少有九套频率(3套x3天)。

    一般的军用电台通常有15或21套频率,至于个别特殊电台,它变频的周期有可能长达一个月,甚至一年,甚至没有周期,永远都不会重复使用频率。

    据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对方师旅级以上单位至少有100部电台在工作。

    换句话说,我们至少要侦听到他们100部电台的声音,才能比较全面地掌握敌情,好让高层做出正确的战略部署。

    如果一部电台以平均18套频率计算,那么100x18=1800套频率。

    而现在一个星期过去了,我们仅仅找到了45套频率,只有最起码要求的2。5%。

    以此类推,我们少说需要25个星期,即将近半年时间,才能重新建立正常的侦听秩序。

    而总部给我们的极限时间只有3个月。

    很显然,我们面临的现实十分严峻!03说来奇怪,虽然同在一个院子,他是大领导,我是小领导,要说应该是有交往的。

    但就是没有,怪得很。

    我是说,以前我还没有正面地接触过我们院长,钱院长,只是不经意地碰到过几次,点头之交,认识而已。

    给我印象是个子很高,块头很大,长相很英俊,但对人很冷漠,老是板着脸,不苟言笑的,像个已淡出绿林的武士。

    单位里的人都害怕他,怕他沉默中的爆发,有人甚至因此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地雷头头",意思是碰不得的。

    这一天,我正在打电话,他突然气冲冲地来到我们办公室,进门二话不说横到我面前,抢过了我手上的话筒,狠狠骂道:"我从半小时前就开始给你们打电话,一直占线,说,你在打什么电话,如果不是工作电话,我就撤掉你的职务。

    "好在有我们吴局长作证,我打的是工作电话,而且就是联系侦听员的事,是最无可指责的,否则我这个处长就天上飘去了。

    由此可见,"地雷头头"真正是名不虚传啊。

    平静下来后,首长(钱院长)对我们招贤纳才的工作提出质疑,认为我们老是在"圈子内"挑来选去,收罗到的或正在收罗的只是优秀的侦听员而已,而701现在更需要在听觉方面有过人之处的怪才偏才,甚至天才。

    他建议我们打开思路,走出圈子,到社会上或者民间去寻找我们需要的奇人怪才。

    问题是去哪里找这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找到这样的人要比找到失踪的电台还困难。

    首长对我们提这种无理要求,让人感到他似乎已经有些失去理智。

    其实不然。

    其实他已打探到这样一个人,此人姓罗,曾经是国民党中央乐团的专职调音师,据说还给宋美龄调过钢琴,后者十分赏识他,曾亲笔赠他三个字:罗三耳。

    解放前,在南京,罗三耳的名字总是和蒋夫人连在一起。

    解放后,他改名叫罗山,移居上海,现在是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

    走前,首长把这个人的联络方式,并同一本由总部首长(一位著名的领导人)亲笔签发的特别通行证丢给我们局长,要求我们即刻派人去把"他"请到701。

    我曾经在上海工作过几年,对那里情况比较熟。

    可能是这个原因吧,我们局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

    04怀揣着首长恩赐的特别通行证,我的秘密之行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善待和礼遇,几乎在任何环节上我都可以做到心想事成,并被人刮目相看。

    只有一样东西无视了我,那就是不通人性的运气。

    是的,我有神秘的通行证,但没有神秘的运气。

    就在我来上海前不到半个月,我要带的人,罗山,或者罗三耳,这个混蛋因为乱搞男女关系事发,被当时上海市文艺界一位响当当的大人物送进了班房——罗把他闺女的肚子搞大了!我想过的,如果仅仅如此倒也罢了,或许特别通行证还能帮我峰回路转。

    可问题是这混蛋的屁股上还夹着根又长又大的"罗三耳"的尾巴,这时候自然要被重新揪出来。

    新账老债一起结,他似乎料定自己难能有翻身之日,于是骗了个机会,从班房的一幢三层楼上咚地跳了下来。

    算他命大,没摔死,但跟死也差不多了。

    我去医院看他,见到的是一个除了嘴巴还能说话,其他可能都已经报销的废人,腿脚摔断不说了,从大小便失禁的情形看,估计脊椎神经也断了。

    我在他床前呆了有半个小时,跟他说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我告诉他,我本来是可以改变他命运的,但现在不行了,因为他伤得太重,无法为我们效力——起码是在我们有限的极限时间内;第二层意思,我询问他,在他认识或知道的人中间,有没有像他一样耳朵特别好使的人。

    第5节:古老的象征

    他一直默默听着我说,一动不动的,像个死人,直到我跟他道过别,准备离去时,他突然喊了一声"首长",然后这样对我说:"过黄浦江,到炼油厂,那里有条黄浦江的支流,顺着支流一直往下走五里路,有一个叫陆家堰的村庄,那里有你要找的人。

    "我问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男是女。

    他说是个男的,名字他也不知道,接着又向我解释说:"这无所谓的,等你去了,问村子里任何一人都行,他们都认识他。

    "05沿河而扎的陆家堰村庄,似乎比上海城还要古老,房子都是砖石砌的二层楼,地上铺着清一色发亮的石板和鹅卵石。

    下午两点多钟,我顺着陆家堰码头伸出去的石板路往里走,不久,便看见一个像舞台一样搭起的井台,一对妇女正在井台上打水洗衣。

    当我并不十分明了地向她们说起我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时,两人却似乎很明白我要找谁。

    其中年纪稍长一点的妇女这样告诉我:"你要找的人叫阿炳,他的耳朵是风长的,尖得很,说不定我们这会儿说的话他都听见了。

    他现在肯定在祠堂里,你去那儿找他就是了。

    "她伸手给我指了一下。

    我以为她指的是眼前的那幢灰房子,结果她说不是的。

    她又伸手指了一下,对我说:"呶,是那一幢,有两个大圆柱的,门口停了一辆三轮车的。

    "她说的是胡同尽头的那幢八角楼,从这儿过去少说有百米之远。

    这么远,他能听得到我们说话,那怎么可能是人?老美最新型的cr-60步听器还差不多。

    我忽然觉得很神秘。

    祠堂是陆家堰村古老和富足的象征,飞檐走角的,檐柱上还雕刻着逢双成对的龙凤和狮虎。

    古人为美刻下它们,如今它们为岁月刻下了沧桑。

    从随处可见的斑驳中,不难想像它已年久失修,但气度依然,绝无破落之感,只是闲人太多,显得有些杂乱。

    闲人主要是老人和一些带娃娃的妇女,还有个别残疾人。

    看得出,现在这里成了村里闲散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我先在祠堂的外厅转了一会儿,然后才步入里面的正堂,见里面有两桌人在打"车马炮"——一种在南方盛行的民间纸牌,还有一桌人在下象棋。

    虽然我穿着朴素,并且还能说一口基本能乱真的上海话,但我的出现还是受到四周人的注目。

    我转悠着,窥视着,指望能从中猜认出阿炳。

    但感觉都似是而非的。

    有一个手上吊着绷带的孩子,大概有十一二岁的样子吧,他发现我手上戴着手表,好奇地一直尾随着我,想看个究竟。

    我取下手表给他看,末了我问他阿炳在不在这里。

    他说在的,就在外面,说着领我往外面门厅走来,一边好奇地问我:"你找阿炳干什么?""听说他耳朵很灵光是不是?""你连这个都不知道?看来你不是我们村里人。

    "看我点头后,他马上变得神秘地告诫我,"你别跟他说你不是我们村里人,看他能不能听出来。

    "笑了笑,又说:"不过,我想他一定能的。

    "来到外厅,孩子左右顾看一下,便领我到一个瞎子前,大声喊起来:"阿炳,来,考考你,他是谁家的人?"这个瞎子刚才我一来这里就注意到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根拐杖,露出一脸憨笑,看样子不但是瞎子,还像是个傻子。

    我怎么也想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