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幽灵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问起目前住在楼里的老居民有多少。
"从那时候就开始住到现在的老人啊。"杨副主任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想了想,告诉我这样的老住户已经很少了,楼里的住户大多是"文革"前后入住的,以前的老住户搬的搬死的死,毕竟已经过了六十多年。
"这幢楼里是没有了,后面那幢楼里还住着两位。二楼的老张头,还有三楼的苏逸才苏老先生。都是八十开外的人了。"
我注意到杨副主任称呼中的细微变化,都是八十多的老人,却有着两种不同的称呼语气。看来他对那位老张头并不是很尊敬。
"苏老可真是个大善人哪,这些年人前人后做的好事可不知有多少,听说他前前后后给希望工程捐了几十万,去年老李家的女婿得了肝癌,他就悄悄送了三万块呢。老张头可就不一样了,孤僻的很,不太愿意理人。"杨副主任开始向我介绍这两位老人。
"老张头,他叫"我写稿子的时候可不能这么称呼老人家,与其当面问这位孤僻老人的名字,还不如现在就问个清楚明白。
"他叫张轻。不过老实说我觉得这两个人都有些奇怪,不管怎么说,那么多年都一个人过来,没有娶妻生子,那么多年来楼里也没人见过他们的父母亲戚,就那么一个人住在楼里。而且他们都不怎么谈过去的事儿,不知会不会对你说。"
八十多岁的单身贵族?我也不禁愣了一下,这可真是罕见,而这里还一下子就出了两个。不谈过去的事我又想到了那张照片。
压下心中的疑惑,我起身向杨副主任告辞,还没接触前没什么好想的,说不定他们愿意向我这个记者说些什么。
"你往弄里多走一段才能见到那幢楼,离得挺远的。"杨副主任提醒我。
我忽然想起一事,问:"听说原来四幢楼是以一幢为中心品字型排列,现在剩下的这两幢是哪两幢?"
"你现在要那的那幢三层楼,就是位于中心的那幢。这里是外三幢中向着西北面的一幢。"
当我延着裕通路85弄向里走的时候,我才明白刚才那句"挺远的"到底有多远。直到走到弄底,不,应该说是穿出这条弄堂,走到普济路的时候,我才看见另一幢"三层楼"。算一下距离上一幢有一、两百米远。
我用手搓着额头,这情况还真有那么点奇怪。
从中心的一幢到边缘的那幢就要这么远,那边缘的三幢之间的距离,岂非要三百米甚至更多?算算位置,如果那两幢被拆去的"三层楼"还在的话,一幢该在民立路或共和路上,一幢该在汉中路附近。
其实在看那张照片的时候,我就已经觉得这几幢楼之间的距离挺大的,现在实地走一走,才想到,这之间的距离,已经大到不合逻辑。
四兄弟建造四幢大楼,难道不该是紧贴着造在一起的吗,为什么隔那么远?要是四兄弟关系不好,又为什么要在同一片地域建房子,而且房子的式样还一模一样?真是横竖都说不通啊。
把额头来回搓了几遍,我走进了这幢"中心三层楼"。
这大楼从外到内都建造得十分平民,一楼的采光并不好,虽然是是下午,但走进去,一楼的许多地方还是笼罩在阴影中。我顺着木质楼梯向二楼走去,脚下的木板发出"吱吱"的声响。
如果是我的话,一定把大楼造得小一些,只建两层,但却能造得比现在好许多,若是拿四幢楼的建造费合起来造一幢,就可以造得相当豪华,四兄弟住在一起也绰绰有余。
这样想的时候,我踏上了二楼。
老式的大楼是没有门牌号的,张轻住在哪里,只有靠问。
"请问张轻住在哪里?"我问一位从左边门里出来的老太。
"张轻啊。"老太操着宁波口音,皱着眉头,似乎想不起来。
"就是老张头。"
老太恍然大悟,随手指向右前方前闭着的一扇朱色房门。
没有门铃,我敲响了房门。
"谁啊。"过了一会儿,门里传出低沉而混淆的声音。
门"吱"地开了,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矮小精干的老人,身子瘦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但一双眼睛却很有神,头发花白,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轻了十多岁。
"您好,张老先生吧,我是晨星报的记者那多。"我拿出记者证。
张轻扫了眼我手上的记者证,问:"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您是从这幢楼建好就一直住到现在的老居民,最近这幢楼面临被拆的危险,新民晚报昨天已经做了一个报道,我们报纸也想跟着报道一下,希望能让有关部门改变主意,把这两幢仅存的三层楼保下来。"
"你去问居委会吧,我没什么好说的。"老人丝毫没有让我进去详谈的意思。
"可您是老住户,有些情况居委会不了解,只能来问您,不会耽误您太长时间,只半小时就好。"我微微弯着腰,脸上笑容可掬。
"你想了解什么?"老人低低地说,依然挡在门口,一动不动。
"我在上海图书馆里查到一幅照片,就是一九三七年日军轰炸以后,四幢楼夷然无损的照片,这简直是个奇迹,我完全无法想像那是怎么发生的,所以"
老张头的眼珠忽然收缩了一下,他扫了我一眼,眼神在瞬间变得十分凌厉,让我的话不由微微一顿。
"没什么好说的,我要睡午觉了。"
朱红色的门在我面前关上,我竟然连门都没能进得去。
没奈何,只能上三楼去。
问到苏逸才的屋子,我摁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位略显富态的老人,头发眉毛雪白,脸上的皱纹、特别是额上的皱纹深如刀刻。
"您好,我是晨星报记者那多,能耽误您点时间吗?"我改变了策略,先进去再说。
"哦,好的,请进。"老人微笑着把我引进屋子。
屋里的光线很好,这间屋子约有十五六平米,没有太多的家具摆设,最显眼的就是四面大书橱。靠窗的八仙桌上摊着一本墨迹未干的绢制手抄本,毛笔正搁在旁边的砚台上,看起来已经抄完了,正放在太阳底下晾干。我看了一眼,应该是佛经,最后一页上写着"圆通敬录"的落款。
我注意到手抄佛经的同时,苏逸才已经开始把佛经收起来,放入书橱。随着他的动作望去,我不由一愣,那书橱里几乎放满了这样的手抄本。
"您向佛吧。"苏逸才招呼我在八仙桌前落座的时候,我问。
苏逸才笑了一下,问:"你刚才说,你是晨"
对于这张新兴报纸,像苏逸才这样的老人不熟悉是很正常的,我忙复述了一遍,把记者证拿出来。苏逸才摇摇手示意我收回去,看来这位老人要比二楼那位好相处的多。
"您是在这幢大楼里居住时间最长的居民之一了,来这里是想向您了解一些大楼的掌故。毕竟这幢大楼有相当的历史价值,如果拆迁太可惜,希望通过媒体的努力,可以把三层楼保下来。"
"说到居住时间最长,这里可不止我一个啊。看来你已经在二楼碰过壁了吧。"苏老呵呵笑道。
我也笑了:"我连张老的门都没进去。"
"其实老张的人挺不错的,就是性子怪了点。你想问些什么?"
我心中大定,看起来面前的这位老人是最好的采访对象,肯讲而且废话好像又不多。希望他的记忆力好一些,能提供给我尽可能多的细节。
"一九三七年那次日军轰炸之后,三层楼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闸北最高的建筑,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三层楼有了纪念价值。我在上海图书馆看见一张照片,是那场轰炸之后不久拍的,那场面太神奇了,周围一片废墟,而三层楼却得以保全。我非常好奇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这番话说完之后,我心里却忽然有了不好的预感,苏逸才脸上的微笑已经消失了。
"太久远的时间了,我老了,已经记不太清楚啦。"
"据说是当时住在楼里的外国人打出了旗子"我试图提醒他。
苏逸才的脸色一肃:"对不起,刚才是我打了诳语,并不是记不清楚。"
我心里一喜,看来他向佛之心还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可苏逸才接下来的话却让我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但是,那是一段我不愿意提起的回忆,所以,只能说一声抱歉啦。"
走出"中央三层楼",我向居委会所在的"三层楼"走去。一无所获,却反倒激起了我把事情搞清楚的好奇心。
两次碰壁并不能堵住所有的路,对我这样一个老记者而言,还有许多寻找真相的办法。
老张头和苏逸才的奇特反应,使我开始觉得,六十七年前的那场轰炸时,一定发生了什么事,不仅保下了这片建筑,更让当事人噤若寒蝉。
回想起来,围绕着"三层楼"的不正常现象已经很多了,除了在日军轰炸中幸存这最大的疑点之外,看起来孙氏四兄弟也有问题,为什么造了这四幢相隔这么远的大楼,为什么是品字型
回到居委会,杨副主任忙了半天,终于找出了我要的资料。
虽然眼前"三层楼"里的两位老居民都对当年绝不透露,但我没有忘记,还有两座我没去过的"三层楼"。
就是那两幢已经拆除的"三层楼"。
那里面应该也住着一些见证过当年情况的老人吧。
居委会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虽然那两幢楼里的居民已经搬迁,却还是留下了他们的新住址和电话。
我又得到了三个名字。
钟书同,杨铁,傅惜娣。
没想到,竟然看到了钟书同的名字。从居委会提供的资料来看,我并没有搞错。就是他,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还听过他的一次关于三国历史的一次讲演,非常精彩。钟书同却不是因为拆迁才被迫搬的,他本来也是住在中面那幢三层楼里,七八年前买了新宅就搬出去住了。
这位九旬老人是中国历史学界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他对中国历代史都有研究,而其专业领域,也就是对两汉,尤其是从东汉后期到晋,也就是俗称的三国时期的研究,更是达到了令每一个历史学家都惊叹的高度。他采用的许多研究方式在最初都被认为不合学术常规,但取得的丰硕成果使这些方式在今天被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所采用。许多学者谈起他的时候,都以"他几乎就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来形容他对那段历史的惊人了解。
所以,很自然我第一个就打电话给他。
可惜,我在电话里被告知钟老去巴黎参加一个有关东方历史文化的学术会议了,要过些时日才能回来。失望之余,我不由惊叹,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位老人已经九十二岁高龄了,竟还能乘长途飞机参加这样的学术会议。
无奈之下,只能联系另两位的采访。
说起来真是很惨,我们晨星报报社在外滩,而杨铁搬到了浦东世纪公园,傅惜娣则在莘庄。也就是说,从报社出发,不管到哪里我都得跑十几二十公里。
不过从好的方面讲,我跑那么远来采访你,你也不好意思直接把我轰出去吧,总得告诉我些什么。
世事总是那么的出人意料,对杨铁和傅惜娣的采访,除了路上的奔波不算,竟然非常顺利。
而两次极为顺利的采访,却为当年所发生的一切,蒙上了更阴霾厚重的疑云。
问起目前住在楼里的老居民有多少。
"从那时候就开始住到现在的老人啊。"杨副主任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想了想,告诉我这样的老住户已经很少了,楼里的住户大多是"文革"前后入住的,以前的老住户搬的搬死的死,毕竟已经过了六十多年。
"这幢楼里是没有了,后面那幢楼里还住着两位。二楼的老张头,还有三楼的苏逸才苏老先生。都是八十开外的人了。"
我注意到杨副主任称呼中的细微变化,都是八十多的老人,却有着两种不同的称呼语气。看来他对那位老张头并不是很尊敬。
"苏老可真是个大善人哪,这些年人前人后做的好事可不知有多少,听说他前前后后给希望工程捐了几十万,去年老李家的女婿得了肝癌,他就悄悄送了三万块呢。老张头可就不一样了,孤僻的很,不太愿意理人。"杨副主任开始向我介绍这两位老人。
"老张头,他叫"我写稿子的时候可不能这么称呼老人家,与其当面问这位孤僻老人的名字,还不如现在就问个清楚明白。
"他叫张轻。不过老实说我觉得这两个人都有些奇怪,不管怎么说,那么多年都一个人过来,没有娶妻生子,那么多年来楼里也没人见过他们的父母亲戚,就那么一个人住在楼里。而且他们都不怎么谈过去的事儿,不知会不会对你说。"
八十多岁的单身贵族?我也不禁愣了一下,这可真是罕见,而这里还一下子就出了两个。不谈过去的事我又想到了那张照片。
压下心中的疑惑,我起身向杨副主任告辞,还没接触前没什么好想的,说不定他们愿意向我这个记者说些什么。
"你往弄里多走一段才能见到那幢楼,离得挺远的。"杨副主任提醒我。
我忽然想起一事,问:"听说原来四幢楼是以一幢为中心品字型排列,现在剩下的这两幢是哪两幢?"
"你现在要那的那幢三层楼,就是位于中心的那幢。这里是外三幢中向着西北面的一幢。"
当我延着裕通路85弄向里走的时候,我才明白刚才那句"挺远的"到底有多远。直到走到弄底,不,应该说是穿出这条弄堂,走到普济路的时候,我才看见另一幢"三层楼"。算一下距离上一幢有一、两百米远。
我用手搓着额头,这情况还真有那么点奇怪。
从中心的一幢到边缘的那幢就要这么远,那边缘的三幢之间的距离,岂非要三百米甚至更多?算算位置,如果那两幢被拆去的"三层楼"还在的话,一幢该在民立路或共和路上,一幢该在汉中路附近。
其实在看那张照片的时候,我就已经觉得这几幢楼之间的距离挺大的,现在实地走一走,才想到,这之间的距离,已经大到不合逻辑。
四兄弟建造四幢大楼,难道不该是紧贴着造在一起的吗,为什么隔那么远?要是四兄弟关系不好,又为什么要在同一片地域建房子,而且房子的式样还一模一样?真是横竖都说不通啊。
把额头来回搓了几遍,我走进了这幢"中心三层楼"。
这大楼从外到内都建造得十分平民,一楼的采光并不好,虽然是是下午,但走进去,一楼的许多地方还是笼罩在阴影中。我顺着木质楼梯向二楼走去,脚下的木板发出"吱吱"的声响。
如果是我的话,一定把大楼造得小一些,只建两层,但却能造得比现在好许多,若是拿四幢楼的建造费合起来造一幢,就可以造得相当豪华,四兄弟住在一起也绰绰有余。
这样想的时候,我踏上了二楼。
老式的大楼是没有门牌号的,张轻住在哪里,只有靠问。
"请问张轻住在哪里?"我问一位从左边门里出来的老太。
"张轻啊。"老太操着宁波口音,皱着眉头,似乎想不起来。
"就是老张头。"
老太恍然大悟,随手指向右前方前闭着的一扇朱色房门。
没有门铃,我敲响了房门。
"谁啊。"过了一会儿,门里传出低沉而混淆的声音。
门"吱"地开了,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矮小精干的老人,身子瘦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但一双眼睛却很有神,头发花白,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轻了十多岁。
"您好,张老先生吧,我是晨星报的记者那多。"我拿出记者证。
张轻扫了眼我手上的记者证,问:"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您是从这幢楼建好就一直住到现在的老居民,最近这幢楼面临被拆的危险,新民晚报昨天已经做了一个报道,我们报纸也想跟着报道一下,希望能让有关部门改变主意,把这两幢仅存的三层楼保下来。"
"你去问居委会吧,我没什么好说的。"老人丝毫没有让我进去详谈的意思。
"可您是老住户,有些情况居委会不了解,只能来问您,不会耽误您太长时间,只半小时就好。"我微微弯着腰,脸上笑容可掬。
"你想了解什么?"老人低低地说,依然挡在门口,一动不动。
"我在上海图书馆里查到一幅照片,就是一九三七年日军轰炸以后,四幢楼夷然无损的照片,这简直是个奇迹,我完全无法想像那是怎么发生的,所以"
老张头的眼珠忽然收缩了一下,他扫了我一眼,眼神在瞬间变得十分凌厉,让我的话不由微微一顿。
"没什么好说的,我要睡午觉了。"
朱红色的门在我面前关上,我竟然连门都没能进得去。
没奈何,只能上三楼去。
问到苏逸才的屋子,我摁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位略显富态的老人,头发眉毛雪白,脸上的皱纹、特别是额上的皱纹深如刀刻。
"您好,我是晨星报记者那多,能耽误您点时间吗?"我改变了策略,先进去再说。
"哦,好的,请进。"老人微笑着把我引进屋子。
屋里的光线很好,这间屋子约有十五六平米,没有太多的家具摆设,最显眼的就是四面大书橱。靠窗的八仙桌上摊着一本墨迹未干的绢制手抄本,毛笔正搁在旁边的砚台上,看起来已经抄完了,正放在太阳底下晾干。我看了一眼,应该是佛经,最后一页上写着"圆通敬录"的落款。
我注意到手抄佛经的同时,苏逸才已经开始把佛经收起来,放入书橱。随着他的动作望去,我不由一愣,那书橱里几乎放满了这样的手抄本。
"您向佛吧。"苏逸才招呼我在八仙桌前落座的时候,我问。
苏逸才笑了一下,问:"你刚才说,你是晨"
对于这张新兴报纸,像苏逸才这样的老人不熟悉是很正常的,我忙复述了一遍,把记者证拿出来。苏逸才摇摇手示意我收回去,看来这位老人要比二楼那位好相处的多。
"您是在这幢大楼里居住时间最长的居民之一了,来这里是想向您了解一些大楼的掌故。毕竟这幢大楼有相当的历史价值,如果拆迁太可惜,希望通过媒体的努力,可以把三层楼保下来。"
"说到居住时间最长,这里可不止我一个啊。看来你已经在二楼碰过壁了吧。"苏老呵呵笑道。
我也笑了:"我连张老的门都没进去。"
"其实老张的人挺不错的,就是性子怪了点。你想问些什么?"
我心中大定,看起来面前的这位老人是最好的采访对象,肯讲而且废话好像又不多。希望他的记忆力好一些,能提供给我尽可能多的细节。
"一九三七年那次日军轰炸之后,三层楼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闸北最高的建筑,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三层楼有了纪念价值。我在上海图书馆看见一张照片,是那场轰炸之后不久拍的,那场面太神奇了,周围一片废墟,而三层楼却得以保全。我非常好奇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这番话说完之后,我心里却忽然有了不好的预感,苏逸才脸上的微笑已经消失了。
"太久远的时间了,我老了,已经记不太清楚啦。"
"据说是当时住在楼里的外国人打出了旗子"我试图提醒他。
苏逸才的脸色一肃:"对不起,刚才是我打了诳语,并不是记不清楚。"
我心里一喜,看来他向佛之心还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可苏逸才接下来的话却让我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但是,那是一段我不愿意提起的回忆,所以,只能说一声抱歉啦。"
走出"中央三层楼",我向居委会所在的"三层楼"走去。一无所获,却反倒激起了我把事情搞清楚的好奇心。
两次碰壁并不能堵住所有的路,对我这样一个老记者而言,还有许多寻找真相的办法。
老张头和苏逸才的奇特反应,使我开始觉得,六十七年前的那场轰炸时,一定发生了什么事,不仅保下了这片建筑,更让当事人噤若寒蝉。
回想起来,围绕着"三层楼"的不正常现象已经很多了,除了在日军轰炸中幸存这最大的疑点之外,看起来孙氏四兄弟也有问题,为什么造了这四幢相隔这么远的大楼,为什么是品字型
回到居委会,杨副主任忙了半天,终于找出了我要的资料。
虽然眼前"三层楼"里的两位老居民都对当年绝不透露,但我没有忘记,还有两座我没去过的"三层楼"。
就是那两幢已经拆除的"三层楼"。
那里面应该也住着一些见证过当年情况的老人吧。
居委会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虽然那两幢楼里的居民已经搬迁,却还是留下了他们的新住址和电话。
我又得到了三个名字。
钟书同,杨铁,傅惜娣。
没想到,竟然看到了钟书同的名字。从居委会提供的资料来看,我并没有搞错。就是他,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还听过他的一次关于三国历史的一次讲演,非常精彩。钟书同却不是因为拆迁才被迫搬的,他本来也是住在中面那幢三层楼里,七八年前买了新宅就搬出去住了。
这位九旬老人是中国历史学界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他对中国历代史都有研究,而其专业领域,也就是对两汉,尤其是从东汉后期到晋,也就是俗称的三国时期的研究,更是达到了令每一个历史学家都惊叹的高度。他采用的许多研究方式在最初都被认为不合学术常规,但取得的丰硕成果使这些方式在今天被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所采用。许多学者谈起他的时候,都以"他几乎就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来形容他对那段历史的惊人了解。
所以,很自然我第一个就打电话给他。
可惜,我在电话里被告知钟老去巴黎参加一个有关东方历史文化的学术会议了,要过些时日才能回来。失望之余,我不由惊叹,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位老人已经九十二岁高龄了,竟还能乘长途飞机参加这样的学术会议。
无奈之下,只能联系另两位的采访。
说起来真是很惨,我们晨星报报社在外滩,而杨铁搬到了浦东世纪公园,傅惜娣则在莘庄。也就是说,从报社出发,不管到哪里我都得跑十几二十公里。
不过从好的方面讲,我跑那么远来采访你,你也不好意思直接把我轰出去吧,总得告诉我些什么。
世事总是那么的出人意料,对杨铁和傅惜娣的采访,除了路上的奔波不算,竟然非常顺利。
而两次极为顺利的采访,却为当年所发生的一切,蒙上了更阴霾厚重的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