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28章 组织这是在考验我啊!(二合一)
当天晚上,欧洲代表团就把情况报告给了各自的上级。
常浩南和施耐德的感觉并没有错。
由于所有参与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这一次他们很快获得了更高级别的授权。
于是,在第二天紧接着进行的第四轮谈判中,华夏和欧洲终于就协议的基本内容达成了一致。
不过这种涉及到十几个国家和几家超大型国际企业的事情毕竟不是去菜市场买菜。
即便在常浩南的努力(当然还有忽悠)下,双方在总体上已经处在相向而行的状态,但其中涉及到新标准的制订、新供应商的选取甚至新商业同盟的形成,相关的法律与技术细节浩如烟海,绝非目前这两个代表团的规模所能完成。
所以他们目前能做的,也只有达成一个类似项目策划或者研究大纲的“意向协议”,先把合作方用一纸文书绑在一起,至于后面的细节,自然分别有各领域的专业人员负责完成。
而恰好,其中和结冰与防除冰研究相关的“专业人员”就是常浩南和林国范他们。
并且这也是目前最紧急的事情——
这么大动静的多方合作一旦正式开始,不可能,也没必要跟谈判时候一样瞒得密不透风,因此必须要在FAA那边反应过来之前,在他们自以为占尽优势的航空安全领域反将一军。
所以常浩南在镐京这边的工作并没有结束。
不过跟之前要担纲当主力的情况不一样,后续谈判中,他更多地只需要坐在现场当一个镇场子的吉祥物,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放了个短假,弥补了春节没过完就被从家里薅出来所耽误的休息时间。
同时也是由于常浩南的一通操作,这次协议中增加了很多原计划中并不存在的内容。
比如空中客车会选择一部分华夏企业作为其子系统的供应商。
而在后续与空客高层的接触中,后者甚至表示只要华夏这边能提供足够的订单,他们可以考虑把计划中的“空中客车亚洲总装中心”建在华夏。
要是再结合常浩南有关“大飞机产业园”的构想,那整个事情放在整个九十年代都算是值得称道的大事。
因此赶来镐京的双方代表级别也是越来越高。
之前的代表团团长不过是科工委副主任怀国莫,而现在就连一些部委领导,竟然都是以普通成员的身份前来的。
就比如丁高恒。
常浩南这段时间乐得清闲,倒也没具体关注过新代表团的那一大长串名单,因此在某一天晚饭后压马路的时候听到有人叫自己名字的时候,甚至没能马上通过声音辨识出对方的身份。
“丁主任?”
常浩南回过头来,由于刚刚处在大脑放空的状态,因此迟疑了大概半秒钟才认出面前身穿便装之人是丁高恒。
“这么巧,你也是饭后消食?”
后者语气轻松,似是平常偶遇之后的闲聊。
“呃……丁主任找我有事?”
常浩南百分之百确定今天的见面绝非偶然。
因为后丁高恒身边还跟着另外一个跟他看上去年纪差不多,但穿着却一点都不休闲的人。
尽管认不出此人的身份,但从气质上看也是个兼具学者和领导两重身份的大佬。
显然是有备而来。
“确实是有事,但不只是我要找你。”
被常浩南点破此行来意的丁高恒倒也不觉得意外,只是微微转过头,向旁边一直没开过口的那位介绍道:
“这就是你一直想见一面的,老杜的那个学生,常浩南。”
“你好,小常同志,我叫宋建。”
对方走上前来,主动和常浩南握了握手,用略带风趣的语气说道:
“之前很多次从丁主任和杜院士那听到你的名字,一直想见一面,结果听说你是个大忙人,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几乎都不在京城,我就只好亲自过来镐京咯。”
宋建说这句话的时候或许真的只是在开玩笑,但对于常浩南来说,却并不好接。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旁边的丁高恒就抢先拍了一下前者的肩膀:
“诶,老宋,你这可就不老实了,我之前跟你说过好几次小常回京城的事情,明明是你自己有事来不了我们科工委,怎么能把责任推到小同志的身上呢?”
丁高恒和宋建同年出生,也是基本同一时期赴苏留学,回国后又同在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工作,相互之间早就认识而且关系不错,因此后者被戳穿之后也只是乐呵呵地摆了摆手:
“这个……我堂堂国家科委的主任,总不好去专程去你们国防科工委见个人……”
总之一番寒暄之后,三人就这样开始一起压马路。
“小常同志,我这两天听老丁说,是你在跟欧洲方面谈判的过程中,提出了建设一个大飞机产业园的想法?”
随便聊了几句之后,宋建便直入主题。
“没错,我的想法是依托空中客车,以及未来可能获得的更多甲方订单,集中发展一批有能力,或者至少有潜力在航空领域成为上游供应商的企业,把它们的力量汇集到一起,聚焦重点技术,打造一个能形成规模化效应的示范性产业集群出来1
常浩南点了点头,直接把前世印象中某一条航空产业园的报道原封不动搬了出来。
作为经历过2020年代的人,哪怕他从来没有涉足过宣传岗位,脑子里的互联网黑话也足够应付一些场面话了:
“这样一方面是为我们自己的大飞机制造进行一些技术和产业发展方面的准备,另一方面也是想在民用航空运输这个大蛋糕上切一块下来1
一番放在后世算不上漂亮的话却听得宋建连连点头,毕竟90年代这功夫,产业集群在全世界都还算是个新概念:
“示范性产业集群……不错……果然是一事通百事通,看来我们小常同志如果有一天到了宣传岗位上,也一样能发挥出不小的作用哩1
这本来只是一句无意中的感慨,但旁边的丁高恒却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
“你还真别说,老宋。”
“去年我偶然间读到过一篇评论员文章,题目叫什么让空军实现超视距拦截自由,好像就是受到了小常同志的启发。”
……
关于大飞机产业园的事情,三人一直从172厂的路边谈到一间会议室里,时间也持续到了当天晚上。
“小常同志,能有人提出这样一个宏大的、有产业指导意义的构想,我已经非常惊讶了。”
坐在一张沙发上捧着茶杯的宋建感叹道:
“但我更没想到,提出这个构想的人,竟然是你。”
这句话确实让常浩南有点没听懂了:
“宋主任,这……从何说起?”
“我第一次听说你的名字,是在一次有关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级别讨论会上,从老丁的口中。”
宋建说到这里,战术性地喝了口水,停顿了一下:
“老丁的……哦,其实也有可能是你的想法在当时看来非常激进,虽然说法比较委婉,... -->>
第228章 组织这是在考验我啊!(二合一)
当天晚上,欧洲代表团就把情况报告给了各自的上级。
常浩南和施耐德的感觉并没有错。
由于所有参与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这一次他们很快获得了更高级别的授权。
于是,在第二天紧接着进行的第四轮谈判中,华夏和欧洲终于就协议的基本内容达成了一致。
不过这种涉及到十几个国家和几家超大型国际企业的事情毕竟不是去菜市场买菜。
即便在常浩南的努力(当然还有忽悠)下,双方在总体上已经处在相向而行的状态,但其中涉及到新标准的制订、新供应商的选取甚至新商业同盟的形成,相关的法律与技术细节浩如烟海,绝非目前这两个代表团的规模所能完成。
所以他们目前能做的,也只有达成一个类似项目策划或者研究大纲的“意向协议”,先把合作方用一纸文书绑在一起,至于后面的细节,自然分别有各领域的专业人员负责完成。
而恰好,其中和结冰与防除冰研究相关的“专业人员”就是常浩南和林国范他们。
并且这也是目前最紧急的事情——
这么大动静的多方合作一旦正式开始,不可能,也没必要跟谈判时候一样瞒得密不透风,因此必须要在FAA那边反应过来之前,在他们自以为占尽优势的航空安全领域反将一军。
所以常浩南在镐京这边的工作并没有结束。
不过跟之前要担纲当主力的情况不一样,后续谈判中,他更多地只需要坐在现场当一个镇场子的吉祥物,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放了个短假,弥补了春节没过完就被从家里薅出来所耽误的休息时间。
同时也是由于常浩南的一通操作,这次协议中增加了很多原计划中并不存在的内容。
比如空中客车会选择一部分华夏企业作为其子系统的供应商。
而在后续与空客高层的接触中,后者甚至表示只要华夏这边能提供足够的订单,他们可以考虑把计划中的“空中客车亚洲总装中心”建在华夏。
要是再结合常浩南有关“大飞机产业园”的构想,那整个事情放在整个九十年代都算是值得称道的大事。
因此赶来镐京的双方代表级别也是越来越高。
之前的代表团团长不过是科工委副主任怀国莫,而现在就连一些部委领导,竟然都是以普通成员的身份前来的。
就比如丁高恒。
常浩南这段时间乐得清闲,倒也没具体关注过新代表团的那一大长串名单,因此在某一天晚饭后压马路的时候听到有人叫自己名字的时候,甚至没能马上通过声音辨识出对方的身份。
“丁主任?”
常浩南回过头来,由于刚刚处在大脑放空的状态,因此迟疑了大概半秒钟才认出面前身穿便装之人是丁高恒。
“这么巧,你也是饭后消食?”
后者语气轻松,似是平常偶遇之后的闲聊。
“呃……丁主任找我有事?”
常浩南百分之百确定今天的见面绝非偶然。
因为后丁高恒身边还跟着另外一个跟他看上去年纪差不多,但穿着却一点都不休闲的人。
尽管认不出此人的身份,但从气质上看也是个兼具学者和领导两重身份的大佬。
显然是有备而来。
“确实是有事,但不只是我要找你。”
被常浩南点破此行来意的丁高恒倒也不觉得意外,只是微微转过头,向旁边一直没开过口的那位介绍道:
“这就是你一直想见一面的,老杜的那个学生,常浩南。”
“你好,小常同志,我叫宋建。”
对方走上前来,主动和常浩南握了握手,用略带风趣的语气说道:
“之前很多次从丁主任和杜院士那听到你的名字,一直想见一面,结果听说你是个大忙人,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几乎都不在京城,我就只好亲自过来镐京咯。”
宋建说这句话的时候或许真的只是在开玩笑,但对于常浩南来说,却并不好接。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旁边的丁高恒就抢先拍了一下前者的肩膀:
“诶,老宋,你这可就不老实了,我之前跟你说过好几次小常回京城的事情,明明是你自己有事来不了我们科工委,怎么能把责任推到小同志的身上呢?”
丁高恒和宋建同年出生,也是基本同一时期赴苏留学,回国后又同在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工作,相互之间早就认识而且关系不错,因此后者被戳穿之后也只是乐呵呵地摆了摆手:
“这个……我堂堂国家科委的主任,总不好去专程去你们国防科工委见个人……”
总之一番寒暄之后,三人就这样开始一起压马路。
“小常同志,我这两天听老丁说,是你在跟欧洲方面谈判的过程中,提出了建设一个大飞机产业园的想法?”
随便聊了几句之后,宋建便直入主题。
“没错,我的想法是依托空中客车,以及未来可能获得的更多甲方订单,集中发展一批有能力,或者至少有潜力在航空领域成为上游供应商的企业,把它们的力量汇集到一起,聚焦重点技术,打造一个能形成规模化效应的示范性产业集群出来1
常浩南点了点头,直接把前世印象中某一条航空产业园的报道原封不动搬了出来。
作为经历过2020年代的人,哪怕他从来没有涉足过宣传岗位,脑子里的互联网黑话也足够应付一些场面话了:
“这样一方面是为我们自己的大飞机制造进行一些技术和产业发展方面的准备,另一方面也是想在民用航空运输这个大蛋糕上切一块下来1
一番放在后世算不上漂亮的话却听得宋建连连点头,毕竟90年代这功夫,产业集群在全世界都还算是个新概念:
“示范性产业集群……不错……果然是一事通百事通,看来我们小常同志如果有一天到了宣传岗位上,也一样能发挥出不小的作用哩1
这本来只是一句无意中的感慨,但旁边的丁高恒却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
“你还真别说,老宋。”
“去年我偶然间读到过一篇评论员文章,题目叫什么让空军实现超视距拦截自由,好像就是受到了小常同志的启发。”
……
关于大飞机产业园的事情,三人一直从172厂的路边谈到一间会议室里,时间也持续到了当天晚上。
“小常同志,能有人提出这样一个宏大的、有产业指导意义的构想,我已经非常惊讶了。”
坐在一张沙发上捧着茶杯的宋建感叹道:
“但我更没想到,提出这个构想的人,竟然是你。”
这句话确实让常浩南有点没听懂了:
“宋主任,这……从何说起?”
“我第一次听说你的名字,是在一次有关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级别讨论会上,从老丁的口中。”
宋建说到这里,战术性地喝了口水,停顿了一下:
“老丁的……哦,其实也有可能是你的想法在当时看来非常激进,虽然说法比较委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