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大唐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十一章好处大大的有
裴耀卿居然会跟张九龄一起成为宰相,这大大的出乎了大唐百官的意料。
当然,无论是从能力,还是从履历上,都没有人会质疑裴耀卿,毕竟此人开元二年就出任长安令,在长安令任上的几年,他颇有政绩,至今长安的百姓们提起他来,仍是对他当初在任时的举措赞不绝口。而且在随后十几年的为官生涯之中,他历任多地刺史,每一任都颇能留下一些政绩,又曾为大军武备,计赚契丹,堪称允文允武。
所以,要说能力,他是完全有能力出任宰相之职的。
但是,他的资历差了一些。
从头到尾,裴耀卿虽然辗转各地都是历任要职,但是他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没有丝毫在中央的为官经验。
因此,在一开始宰相人选悬而未决的时候,虽然也曾有不少人考虑过他或许也会成为几个候选人中的一个,但是正如韦縚对他的轻视一样,绝大多数人都会因为裴耀卿在资历上的这一点致命缺憾而将他排除出名单之外。
要知道,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论资排辈都是一个谁都跳不过去的坎儿,在官场上,这一点尤其重要。前头那么多人排着队呢,不少人都曾经是你的老上司,你说你能力强,人家能走到那一步,难道能力就比你差了?
但是呢,话又说回来,如果完全的论资排辈,合适的人选中,谁的资历更老谁就上位,其他人继续排队,那还要皇帝做什么?
玄宗皇帝虽然靡靡渐老,但是开元二十二年春天的这个唐玄宗,却还并没有成为后来那个难得糊涂的老皇帝呢,这个时候的他,大到天下,小到朝堂,巨细靡遗都在心中,又是一贯的善于用人,他又岂会被所谓论资排辈的议论而卡住?
圣旨一经宣布,争论月余的新任宰相人选的问题,尘埃落定。
此时毕竟是在朝贺之中,即便有很多官员听到这个结果之后都是面带诧异之色,但是却顶多也只能是三二好友之间交换几个眼神罢了,除了刚开始因为吃惊而倒吸一口凉气之外,现场只是稍稍的骚乱了一下,便马上恢复了平静。
玄宗皇帝对朝堂的控制力,比之他的祖母武则天还要强大了好几倍,就更别提一度被关中士族力量掣肘的太宗皇帝了。
可以说,太宗皇帝时期要任命一位新宰相,甚至都要获得关中士族们的认可之后,才有可能正式任命,到了武后时期,一是因为武后的杀伐果决,对关中士族大力的打压,二是科举制的持续发展冲击着门阀制度,为官场注入了很多新鲜血液,所以她对朝堂的控制力要大了许多,但即便如此,她要推行什么政令,还是会有不少大臣敢于公然跳出来阻挠,这一点,你杀都杀不干净。
但是到了玄宗时期,经过了二十年的掌控,哪怕是此前名声极大控制力极强的几任宰相,诸如张嘉贞、姚崇、宋璟、张说,在朝中也压根儿就无法与玄宗皇帝抗衡。
到了眼下,更是如此。虽说为了新任宰相的问题,玄宗皇帝也曾一度迟疑,但那仅仅是出于他缺乏一个借口而已,一旦这个借口被他找到了,他的政令颁布下来,举朝上下,连个敢于站出来挑挑刺的人都欠奉。
裴耀卿资历不够?但是玄宗皇帝就是任命他出任宰相了!百官纵会有些背地里的议论,但是圣旨宣读完毕,没有丝毫迟疑的,百官齐声称颂。
人群之中,韦縚脸上的苦涩藏都藏不住。
扭头看看侧前方站在第一排诸位皇族人物第一位的太子李鸿此时正低着头,想必,他也应该是心中颇有苦涩吧?
壮士断腕呀,连亲儿子都说丢就丢开了,谁曾料想,却居然被裴耀卿给摘走了桃子。
此时要说他心里不恨裴耀卿,那是不可能的,但他毕竟是聪明人,圣旨宣读完了大家一起行礼的当儿,他心里稍微一理顺,却是马上就明白过来:
陛下怎么可能就因为裴耀卿抓了自己的儿子就任命他做宰相?肯定是在此前他就已经成为陛下心目中的宰相人选了。陛下又怎么可能因为自己儿子的不堪,就跳过自己任命裴耀卿?主要是因为从一开始,他压根儿就没准备让自己上去。
如此想来,裴耀卿那一下充其量也就是撞巧了而已,倒未必是存心。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次宰相的任命,让他突然就嗅出了一股子很不对的味道来。
论能力、论威望、论资历,自己即便略逊于张九龄,但是压过裴耀卿一头却是稳稳当当的,但是却会如此毫无悬念的落败,原因何在?
答案就是,皇帝陛下不喜欢自己的权力太大。
那么,自己身上又有什么可以让皇帝陛下太过顾忌甚至是忌惮的呢?
再次抬头看看侧前方不远处的太子李鸿,韦縚好像是突然明白了一点什么,心中莫名的就闪过一丝无奈与失落。
但是,棋到中盘了呀,怎么可能收得回来?
现在也只能盼着,或许裴耀卿此次跃升之后,反而会有所顾忌,自己那儿子,或许能逃过一劫?
一想到这些天来许氏因为茶饭不思整日啼哭而迅速的削瘦了下去,韦縚便只能轻轻地叹口气,在心里一再的安慰自己:或许只有等到太子殿下登基,自己才有可能问津相位吧!但是,自己能熬得到那个时候吗?
或者说,就看陛下对自己的忌惮,太子殿下他,能熬得到那个时候吗?
身处百官之中,李曦忍不住满脸的兴奋。
他当然不是裴耀卿的嫡系,所以按说,裴耀卿上台,他并不会就跟着一步... -->>
第三十一章好处大大的有
裴耀卿居然会跟张九龄一起成为宰相,这大大的出乎了大唐百官的意料。
当然,无论是从能力,还是从履历上,都没有人会质疑裴耀卿,毕竟此人开元二年就出任长安令,在长安令任上的几年,他颇有政绩,至今长安的百姓们提起他来,仍是对他当初在任时的举措赞不绝口。而且在随后十几年的为官生涯之中,他历任多地刺史,每一任都颇能留下一些政绩,又曾为大军武备,计赚契丹,堪称允文允武。
所以,要说能力,他是完全有能力出任宰相之职的。
但是,他的资历差了一些。
从头到尾,裴耀卿虽然辗转各地都是历任要职,但是他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没有丝毫在中央的为官经验。
因此,在一开始宰相人选悬而未决的时候,虽然也曾有不少人考虑过他或许也会成为几个候选人中的一个,但是正如韦縚对他的轻视一样,绝大多数人都会因为裴耀卿在资历上的这一点致命缺憾而将他排除出名单之外。
要知道,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论资排辈都是一个谁都跳不过去的坎儿,在官场上,这一点尤其重要。前头那么多人排着队呢,不少人都曾经是你的老上司,你说你能力强,人家能走到那一步,难道能力就比你差了?
但是呢,话又说回来,如果完全的论资排辈,合适的人选中,谁的资历更老谁就上位,其他人继续排队,那还要皇帝做什么?
玄宗皇帝虽然靡靡渐老,但是开元二十二年春天的这个唐玄宗,却还并没有成为后来那个难得糊涂的老皇帝呢,这个时候的他,大到天下,小到朝堂,巨细靡遗都在心中,又是一贯的善于用人,他又岂会被所谓论资排辈的议论而卡住?
圣旨一经宣布,争论月余的新任宰相人选的问题,尘埃落定。
此时毕竟是在朝贺之中,即便有很多官员听到这个结果之后都是面带诧异之色,但是却顶多也只能是三二好友之间交换几个眼神罢了,除了刚开始因为吃惊而倒吸一口凉气之外,现场只是稍稍的骚乱了一下,便马上恢复了平静。
玄宗皇帝对朝堂的控制力,比之他的祖母武则天还要强大了好几倍,就更别提一度被关中士族力量掣肘的太宗皇帝了。
可以说,太宗皇帝时期要任命一位新宰相,甚至都要获得关中士族们的认可之后,才有可能正式任命,到了武后时期,一是因为武后的杀伐果决,对关中士族大力的打压,二是科举制的持续发展冲击着门阀制度,为官场注入了很多新鲜血液,所以她对朝堂的控制力要大了许多,但即便如此,她要推行什么政令,还是会有不少大臣敢于公然跳出来阻挠,这一点,你杀都杀不干净。
但是到了玄宗时期,经过了二十年的掌控,哪怕是此前名声极大控制力极强的几任宰相,诸如张嘉贞、姚崇、宋璟、张说,在朝中也压根儿就无法与玄宗皇帝抗衡。
到了眼下,更是如此。虽说为了新任宰相的问题,玄宗皇帝也曾一度迟疑,但那仅仅是出于他缺乏一个借口而已,一旦这个借口被他找到了,他的政令颁布下来,举朝上下,连个敢于站出来挑挑刺的人都欠奉。
裴耀卿资历不够?但是玄宗皇帝就是任命他出任宰相了!百官纵会有些背地里的议论,但是圣旨宣读完毕,没有丝毫迟疑的,百官齐声称颂。
人群之中,韦縚脸上的苦涩藏都藏不住。
扭头看看侧前方站在第一排诸位皇族人物第一位的太子李鸿此时正低着头,想必,他也应该是心中颇有苦涩吧?
壮士断腕呀,连亲儿子都说丢就丢开了,谁曾料想,却居然被裴耀卿给摘走了桃子。
此时要说他心里不恨裴耀卿,那是不可能的,但他毕竟是聪明人,圣旨宣读完了大家一起行礼的当儿,他心里稍微一理顺,却是马上就明白过来:
陛下怎么可能就因为裴耀卿抓了自己的儿子就任命他做宰相?肯定是在此前他就已经成为陛下心目中的宰相人选了。陛下又怎么可能因为自己儿子的不堪,就跳过自己任命裴耀卿?主要是因为从一开始,他压根儿就没准备让自己上去。
如此想来,裴耀卿那一下充其量也就是撞巧了而已,倒未必是存心。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次宰相的任命,让他突然就嗅出了一股子很不对的味道来。
论能力、论威望、论资历,自己即便略逊于张九龄,但是压过裴耀卿一头却是稳稳当当的,但是却会如此毫无悬念的落败,原因何在?
答案就是,皇帝陛下不喜欢自己的权力太大。
那么,自己身上又有什么可以让皇帝陛下太过顾忌甚至是忌惮的呢?
再次抬头看看侧前方不远处的太子李鸿,韦縚好像是突然明白了一点什么,心中莫名的就闪过一丝无奈与失落。
但是,棋到中盘了呀,怎么可能收得回来?
现在也只能盼着,或许裴耀卿此次跃升之后,反而会有所顾忌,自己那儿子,或许能逃过一劫?
一想到这些天来许氏因为茶饭不思整日啼哭而迅速的削瘦了下去,韦縚便只能轻轻地叹口气,在心里一再的安慰自己:或许只有等到太子殿下登基,自己才有可能问津相位吧!但是,自己能熬得到那个时候吗?
或者说,就看陛下对自己的忌惮,太子殿下他,能熬得到那个时候吗?
身处百官之中,李曦忍不住满脸的兴奋。
他当然不是裴耀卿的嫡系,所以按说,裴耀卿上台,他并不会就跟着一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