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柴发华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我们常常站在历史的垛口,探出头来,深深地凝望着其中已落满尘埃的往事,轻轻地拭尽灰霾,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许多值得我们回味的生活细节。它们有时就像过去儿童时代的歌谣,能够洗涤着我们日趋疲惫的心灵,并且会不断地激起“现代人”的怀旧情结泛滥成文化的河流。
翻开全椒县志—风俗篇(八八年版),我们可以读到如下文字:“民间房屋即将落成,亲友送庆贺礼,上梁选双日,在上午进行,堂屋中间的脊桁要留在最后上,由瓦、木工领班师傅分别在两头,将挂着红批的‘吉桁’系上去,由上梁师傅‘说好’”可见“说好”属于民俗文化范畴,但一点也不影响我们对过去的人们祈愿和憧憬美好未来生活的理解和追忆。正如诗经里的“风”一样,生长在朴实而生动的民间,其艺术光芒穿越了千年的时空,越来越清晰逼人。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或许无法知晓这特定的民俗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它的历史底蕴。挖掘并整理出家乡这一原汁原味的民俗,对于我们了解全椒的过去以及历史中人们的生活情态,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二)
溯本求源。沿着这条民俗的溪流逆水而行,我们惊奇地看到了它的上游两岸零星的散落着一些花瓣。“说好”起源于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心存敬畏,祈求神灵的庇护以及传达美好心愿的祝祷行为。那时的人们因为没有科学地认识自然,他们信仰神灵,并渴望与之交流,由此产生了形式多样的祝祷文体(文人应作的为书面语言,如祝香文、上梁文、合卺文等;流入民间的是口头语言,如上梁“说好”、婚庆“说好”等)。祝文是祭司飨神之辞,说文云:“祝,祭主赞词者”刘勰且说:“祝史陈信,资乎文辞”他还大胆地推断祝文是楚辞一些作品的源头。诚然,祝文是早期中国文学滥觞之一,对后世文学的产生和一些地方民俗文化的形成有过深远的影响。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祝文,非常朴素而单一,然而实用性与感情色彩相当强烈,如礼记记载的相传为伊耆氏时的蜡祝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就是人们在祈求大自然的神灵庇佑,它所歌咏的风调雨顺,草木欣欣然反映了遥远的农耕时代先人们质朴而美好的愿景。这些祝文与近代“说好”的目的性、功利性基本一致。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其表达的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明确地指出:“说好”发轫于远古时代的人们表达美好诉求以及祝愿祈福的祝文。
能够广泛流传的应该是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祝辞,人们在建屋与嫁娶这些生活味很浓郁的事情上,往往为求吉利,需要表达一些美好的愿望,他们颂读的祝文——上梁文和合卺文更贴近真实的老百姓。
现存最早的上梁文是后魏温子升阊阖门上梁祝文云:“惟王建国,配彼太微。大君有命,高门启扉。良辰是简,枚卜无违。雕梁乃架,绮翼斯飞。八龙杳杳,九重巍巍。居宸纳祜,就日垂衣。一人有庆,四海爰归”自宋以降,大批的名家也开始创作上梁文,如王安石的景灵宫修盖英宗皇帝神御殿上梁文,欧阳修的醴泉观本观三门上梁文,杨万里的施参政信州府第上梁文等。这时上梁文已经形成了其独有的文体特点,但我们通过观察,不难看出这些文人大多数是为帝王宝殿、官宦府宅以及道观而应作的“敢扬七伟之声,聊荐六方之颂”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对此有相关解说:“按上梁文者,工师上梁之致语也”现录杨万里祝文的部分段落如下:
儿郎伟,抛梁东,春晓千花绣画中。正对玉山峰顶塔,一枝椽笔仰书空。
儿郎伟,抛梁西,秋晚楼台夕照低。听取乌龟山客语,去年洪水決新堤。
儿郎伟,抛梁南,槐夏清阴染蔚蓝。景德诸峰高见寺,大溪一水汇成潭。
儿郎伟,抛梁北,朔雪入簾深一尺。望中玉作万屏风,箇是灵山人不识。
儿郎伟,抛梁上,一抛正拂银河浪。乘槎耐可摘星辰。骑凤翩然遍崑阆。
儿郎伟,抛梁下,今年万顷观多稼。相公日日只思归,要与邻翁同作社。
伏愿上梁之后,君亲尊显,家室燕宁。凡我后人,爱平泉之竹石,亦令來世,敬绿野之林园。欢愉之词,咏歌不足。
然而,合卺文见诸文献的甚少。但是我们可以读到诗经-召南-鹊巢中“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这样描绘结婚时盛大场面的诗句和诗经-邶风-谷风中“宴尔新婚,如兄如弟”对新婚者的贺词;还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表现民间嫁娶之诗的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所渲染的氛围,这是“以眼前其花之艳起兴,美嫁娶之及时”(陈子展诗经直解)。若说这似乎与合卺文存在着某种松散的关联,有点牵强附会,甚为模糊,但敏锐的直觉告诉我们:这些优美的诗文,也确实在浪漫地昭示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赞美。之后,东汉郑众的婚礼谒文赞:“九子之墨,藏于松烟,本姓长生,子孙图边”以及梁朝庾信的婚礼谒文赞“长命之缕,女工所为”也略表此意。
(三)
其实,时间是一位高明的魔术师,他引领着局限性的官话逐渐地向开放性的俗语坚强地迈近,语言的外在转化使“说好”的内质(词汇)更加符合百姓的口味。我们滁河流域的“说好”具有了明显的地域特点,方言、谐音、韵脚充斥其中“说”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语言的通俗化促使着古奥的文体已经嬗变成大众的口语,真诚的情谊与真实的愿望交融在一起,使“好”更显示出它顽强的生命力,深受妇孺白丁的喜爱。于是,庄重的上梁仪式和婚礼自然而然地参杂着些许喜闻乐见的娱乐功能,匠人们尽情地诵读着口里心中的巧言好语,东家脸上写满美好未来的灿烂笑容,以及围观的乡邻亲戚很卖力的喝彩声构成了一幅独具神韵的乡村人文风情画。
上梁“说好”这一古老的民俗,只有上了年纪的匠人才能清楚地记得这其中的美妙词句。我的岳父虽年近耄耋,但记忆尚清,言语条理较为明晰,他家祖传木匠手艺,在当地享有盛名。全椒的西南边陲及滁河两岸的农村至今还保存着他们年轻时精致的木制作品。那时,他和他的兄弟们常常走乡串户,还曾游历于含山的谢集以及和县的善厚等地。我曾多次讨教于他们,记录并整理出了... -->>
(一)
我们常常站在历史的垛口,探出头来,深深地凝望着其中已落满尘埃的往事,轻轻地拭尽灰霾,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许多值得我们回味的生活细节。它们有时就像过去儿童时代的歌谣,能够洗涤着我们日趋疲惫的心灵,并且会不断地激起“现代人”的怀旧情结泛滥成文化的河流。
翻开全椒县志—风俗篇(八八年版),我们可以读到如下文字:“民间房屋即将落成,亲友送庆贺礼,上梁选双日,在上午进行,堂屋中间的脊桁要留在最后上,由瓦、木工领班师傅分别在两头,将挂着红批的‘吉桁’系上去,由上梁师傅‘说好’”可见“说好”属于民俗文化范畴,但一点也不影响我们对过去的人们祈愿和憧憬美好未来生活的理解和追忆。正如诗经里的“风”一样,生长在朴实而生动的民间,其艺术光芒穿越了千年的时空,越来越清晰逼人。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或许无法知晓这特定的民俗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它的历史底蕴。挖掘并整理出家乡这一原汁原味的民俗,对于我们了解全椒的过去以及历史中人们的生活情态,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二)
溯本求源。沿着这条民俗的溪流逆水而行,我们惊奇地看到了它的上游两岸零星的散落着一些花瓣。“说好”起源于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心存敬畏,祈求神灵的庇护以及传达美好心愿的祝祷行为。那时的人们因为没有科学地认识自然,他们信仰神灵,并渴望与之交流,由此产生了形式多样的祝祷文体(文人应作的为书面语言,如祝香文、上梁文、合卺文等;流入民间的是口头语言,如上梁“说好”、婚庆“说好”等)。祝文是祭司飨神之辞,说文云:“祝,祭主赞词者”刘勰且说:“祝史陈信,资乎文辞”他还大胆地推断祝文是楚辞一些作品的源头。诚然,祝文是早期中国文学滥觞之一,对后世文学的产生和一些地方民俗文化的形成有过深远的影响。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祝文,非常朴素而单一,然而实用性与感情色彩相当强烈,如礼记记载的相传为伊耆氏时的蜡祝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就是人们在祈求大自然的神灵庇佑,它所歌咏的风调雨顺,草木欣欣然反映了遥远的农耕时代先人们质朴而美好的愿景。这些祝文与近代“说好”的目的性、功利性基本一致。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其表达的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明确地指出:“说好”发轫于远古时代的人们表达美好诉求以及祝愿祈福的祝文。
能够广泛流传的应该是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祝辞,人们在建屋与嫁娶这些生活味很浓郁的事情上,往往为求吉利,需要表达一些美好的愿望,他们颂读的祝文——上梁文和合卺文更贴近真实的老百姓。
现存最早的上梁文是后魏温子升阊阖门上梁祝文云:“惟王建国,配彼太微。大君有命,高门启扉。良辰是简,枚卜无违。雕梁乃架,绮翼斯飞。八龙杳杳,九重巍巍。居宸纳祜,就日垂衣。一人有庆,四海爰归”自宋以降,大批的名家也开始创作上梁文,如王安石的景灵宫修盖英宗皇帝神御殿上梁文,欧阳修的醴泉观本观三门上梁文,杨万里的施参政信州府第上梁文等。这时上梁文已经形成了其独有的文体特点,但我们通过观察,不难看出这些文人大多数是为帝王宝殿、官宦府宅以及道观而应作的“敢扬七伟之声,聊荐六方之颂”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对此有相关解说:“按上梁文者,工师上梁之致语也”现录杨万里祝文的部分段落如下:
儿郎伟,抛梁东,春晓千花绣画中。正对玉山峰顶塔,一枝椽笔仰书空。
儿郎伟,抛梁西,秋晚楼台夕照低。听取乌龟山客语,去年洪水決新堤。
儿郎伟,抛梁南,槐夏清阴染蔚蓝。景德诸峰高见寺,大溪一水汇成潭。
儿郎伟,抛梁北,朔雪入簾深一尺。望中玉作万屏风,箇是灵山人不识。
儿郎伟,抛梁上,一抛正拂银河浪。乘槎耐可摘星辰。骑凤翩然遍崑阆。
儿郎伟,抛梁下,今年万顷观多稼。相公日日只思归,要与邻翁同作社。
伏愿上梁之后,君亲尊显,家室燕宁。凡我后人,爱平泉之竹石,亦令來世,敬绿野之林园。欢愉之词,咏歌不足。
然而,合卺文见诸文献的甚少。但是我们可以读到诗经-召南-鹊巢中“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这样描绘结婚时盛大场面的诗句和诗经-邶风-谷风中“宴尔新婚,如兄如弟”对新婚者的贺词;还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表现民间嫁娶之诗的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所渲染的氛围,这是“以眼前其花之艳起兴,美嫁娶之及时”(陈子展诗经直解)。若说这似乎与合卺文存在着某种松散的关联,有点牵强附会,甚为模糊,但敏锐的直觉告诉我们:这些优美的诗文,也确实在浪漫地昭示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赞美。之后,东汉郑众的婚礼谒文赞:“九子之墨,藏于松烟,本姓长生,子孙图边”以及梁朝庾信的婚礼谒文赞“长命之缕,女工所为”也略表此意。
(三)
其实,时间是一位高明的魔术师,他引领着局限性的官话逐渐地向开放性的俗语坚强地迈近,语言的外在转化使“说好”的内质(词汇)更加符合百姓的口味。我们滁河流域的“说好”具有了明显的地域特点,方言、谐音、韵脚充斥其中“说”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语言的通俗化促使着古奥的文体已经嬗变成大众的口语,真诚的情谊与真实的愿望交融在一起,使“好”更显示出它顽强的生命力,深受妇孺白丁的喜爱。于是,庄重的上梁仪式和婚礼自然而然地参杂着些许喜闻乐见的娱乐功能,匠人们尽情地诵读着口里心中的巧言好语,东家脸上写满美好未来的灿烂笑容,以及围观的乡邻亲戚很卖力的喝彩声构成了一幅独具神韵的乡村人文风情画。
上梁“说好”这一古老的民俗,只有上了年纪的匠人才能清楚地记得这其中的美妙词句。我的岳父虽年近耄耋,但记忆尚清,言语条理较为明晰,他家祖传木匠手艺,在当地享有盛名。全椒的西南边陲及滁河两岸的农村至今还保存着他们年轻时精致的木制作品。那时,他和他的兄弟们常常走乡串户,还曾游历于含山的谢集以及和县的善厚等地。我曾多次讨教于他们,记录并整理出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