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池草入诗梦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什么时候起就喜欢听音乐,已不能回忆到最清晰的时间,但有一点就是从小开始听着“东方红,太阳升”这音乐起床的。习惯了那样按时按点早起,扫地,洗漱,做饭,晨读,一切流水一样自然而有次序,然后就背着书包迎着黎明去上学。
父亲是一个文化不高的农民,母亲因家贫没读过一天书。听母亲说父亲喜欢拉二胡,可从我懂事起,也没见过他拉过一回,也许是那时太劳累了,或者是他受了什么苦,不想拉,我没细问过,有时也怀疑是不是那是一个编出来的故事,直等到我从旧衣柜顶上找到了那把已经破旧不堪散了架的二胡才明白了。也曾想学过,可上天注定了我音乐细胞就赐了那么可怜的一点,能听听就不错了,唱歌,跳舞于我无缘,有那个心没那个能耐,也就歇了那一个沉在心底的念头。
大集体,合作化,虽然父母整日整夜地忙碌,奔波,还把本就年幼的大妹也早早地拉进了那一种热情的劳作之中,可一年到头,看着分红下来的那少得可怜的工分,没多少积余,一家人也很寒酸与心痛的。可父亲却喜欢听收音机,从那有限的钱财里拿出一部分,去买了一台,那可是奢侈的高档品,在村子里来说,已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了,好在,我与妹妹也喜欢听音乐,也就把想买衣服的渴望消淡在柔软的歌声之中了,不去勾起花花绿绿的回忆,直等到年底,看着别人的一茬又一茬的新衣裳,把心里的那一种梦想就放飞在了云雾里。
在老家的门前,一条并不算小的河,由西而向东流去。屋前有一块空地,栽了一些杂树,榆钱儿树,杨树,楝树,桑树,在春夏之季,绿荫一片,很是凉爽的。特别是炎热的六七月,火暴的太阳晒得人心发慌,懒懒的样子,躲到那一片荫凉的树影下,喝茶,聊天,谈家常,讲趣闻。我喜欢躲在树影下,看一些大部头的长篇,那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在情节跌荡起伏和人物悲欢离合之中,而或喜或悲,或叹或乐。
放下手中的书之时,已是夕阳西下,黄昏来临,看村子上空,已是炊烟袅袅,母亲唤儿的那一声兹性的喊叫,在空中能传荡到很远的地方。因为妹妹大了,有许多事就依赖了她们,而我就可以站在河边,欣赏晚霞中远村的景象。放眼望去,村落隐现在树木丛中,田野间绿色一片,有低飞的鸟儿在田野上空盘旋,上下翻飞着,点缀着这田园风光,给我无限的遐想。
这个时候,忽然听到悠扬的笛声,从水面浮荡过来,清脆的声音很是感人,很是动听,婉转,柔软,如清风中升起的炊烟一般,扶摇直上云霄了。我知道那是一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人吹的,他不仅会吹笛子,而且会拉一手的好二胡,我的习惯也就是喜欢这样站在这里,听他的偶尔赏赐,如天籁一般,很是难得的事情。
也许是这笛声的启发,也许是情不由己,从那个时候起,我便要去学吹笛子了。也不知为什么,就是那样冲动与激情。在回校的时候,去新华书店看了一下,平常喜欢看书买书的我,改了习惯,看笛子了,后来,买了回家。在放假期间,做完了家务事,就一个人坐在小树林里,吹呀吹的,先从指法来,后吹音调,总是把捏不住,因为身上的音乐细胞不多,也就出尽了洋相。一直没学好,到了回学校,也没忘带着笛子,跟同学又练了好长时间,才练会了一段曲子,不过,那个时候,可最吃香呢,望星空,在班上不上课的时候,就乱吹起来,反正自己觉得成绩很不错的,也不用多化时间去背书啃课本,就来了这一段学吹笛子的插曲。现在想来,那时真的好单纯好幼稚,都二十出头的人,还有那个兴趣,也不觉得丢人现眼的。
直到上苏州就读,二年之中,依然喜欢听二胡与笛子,还化了钱买了录音机,其实家里当时好艰巨的,可我想不了那么多,个性好倔,从来不喜欢写信回家问候父母,直到没钱了,就打个挂号回去,连本村的人都知道,我有信回去,准是要钱的。
父母是疼爱我的,虽然我好玩,成绩也不是太理想的,偏科很严重,可为了我上学,不得不让大我三岁的哥哥与小我四岁的妹妹,停了下来,就仅供我上学了,那时本就困难重重了,家里供不起三个人上学。记得当时我中考回到家,成绩出来了,只差三五分,问我:“你想上高中么?”我没有犹豫就说了,想上呀。后来就去了外地读高中,可顽固不化的我,依然不懂得父母的心事,也不明白怎样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反正,玩得高兴就行,可这样的结果当然是一考不得中,直到复读的时候,才有了那种内疚的感觉,一个人拿了上学的费用,去另一个地方,那里没有熟悉的同学,复读了一年,才勉强考中了,可数学依然是矮腿子,低得很多,还好的是,能报得父母之恩了。
当我再次听着笛子的时候,已是坐在电脑前,边写文字,边享受那轻快而舒畅的笛子之音,于一种偷来的惬意之中尽情陶醉了。于此时,有电话打来,却是从小玩大的伙伴打过来的,熟悉的声音,让我的泪水也旋在眼里了,因为相隔几十年了,他去了北方那一个我很陌生的地方,很难得见一面,可他没能来我现在住的家,只能叹息了。
我遥远的故乡呀,我的故土哟,那里有生我养我的父母,有我的童年的伙伴,有我的辛酸苦辣,这一曲笛子之调,变得低沉而轻缓,却是那样令我向往,令我兴奋而昂扬,宛如生命之中激昂的水流,穿越了时间,依然在心头久久回荡!
从什么时候起就喜欢听音乐,已不能回忆到最清晰的时间,但有一点就是从小开始听着“东方红,太阳升”这音乐起床的。习惯了那样按时按点早起,扫地,洗漱,做饭,晨读,一切流水一样自然而有次序,然后就背着书包迎着黎明去上学。
父亲是一个文化不高的农民,母亲因家贫没读过一天书。听母亲说父亲喜欢拉二胡,可从我懂事起,也没见过他拉过一回,也许是那时太劳累了,或者是他受了什么苦,不想拉,我没细问过,有时也怀疑是不是那是一个编出来的故事,直等到我从旧衣柜顶上找到了那把已经破旧不堪散了架的二胡才明白了。也曾想学过,可上天注定了我音乐细胞就赐了那么可怜的一点,能听听就不错了,唱歌,跳舞于我无缘,有那个心没那个能耐,也就歇了那一个沉在心底的念头。
大集体,合作化,虽然父母整日整夜地忙碌,奔波,还把本就年幼的大妹也早早地拉进了那一种热情的劳作之中,可一年到头,看着分红下来的那少得可怜的工分,没多少积余,一家人也很寒酸与心痛的。可父亲却喜欢听收音机,从那有限的钱财里拿出一部分,去买了一台,那可是奢侈的高档品,在村子里来说,已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了,好在,我与妹妹也喜欢听音乐,也就把想买衣服的渴望消淡在柔软的歌声之中了,不去勾起花花绿绿的回忆,直等到年底,看着别人的一茬又一茬的新衣裳,把心里的那一种梦想就放飞在了云雾里。
在老家的门前,一条并不算小的河,由西而向东流去。屋前有一块空地,栽了一些杂树,榆钱儿树,杨树,楝树,桑树,在春夏之季,绿荫一片,很是凉爽的。特别是炎热的六七月,火暴的太阳晒得人心发慌,懒懒的样子,躲到那一片荫凉的树影下,喝茶,聊天,谈家常,讲趣闻。我喜欢躲在树影下,看一些大部头的长篇,那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在情节跌荡起伏和人物悲欢离合之中,而或喜或悲,或叹或乐。
放下手中的书之时,已是夕阳西下,黄昏来临,看村子上空,已是炊烟袅袅,母亲唤儿的那一声兹性的喊叫,在空中能传荡到很远的地方。因为妹妹大了,有许多事就依赖了她们,而我就可以站在河边,欣赏晚霞中远村的景象。放眼望去,村落隐现在树木丛中,田野间绿色一片,有低飞的鸟儿在田野上空盘旋,上下翻飞着,点缀着这田园风光,给我无限的遐想。
这个时候,忽然听到悠扬的笛声,从水面浮荡过来,清脆的声音很是感人,很是动听,婉转,柔软,如清风中升起的炊烟一般,扶摇直上云霄了。我知道那是一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人吹的,他不仅会吹笛子,而且会拉一手的好二胡,我的习惯也就是喜欢这样站在这里,听他的偶尔赏赐,如天籁一般,很是难得的事情。
也许是这笛声的启发,也许是情不由己,从那个时候起,我便要去学吹笛子了。也不知为什么,就是那样冲动与激情。在回校的时候,去新华书店看了一下,平常喜欢看书买书的我,改了习惯,看笛子了,后来,买了回家。在放假期间,做完了家务事,就一个人坐在小树林里,吹呀吹的,先从指法来,后吹音调,总是把捏不住,因为身上的音乐细胞不多,也就出尽了洋相。一直没学好,到了回学校,也没忘带着笛子,跟同学又练了好长时间,才练会了一段曲子,不过,那个时候,可最吃香呢,望星空,在班上不上课的时候,就乱吹起来,反正自己觉得成绩很不错的,也不用多化时间去背书啃课本,就来了这一段学吹笛子的插曲。现在想来,那时真的好单纯好幼稚,都二十出头的人,还有那个兴趣,也不觉得丢人现眼的。
直到上苏州就读,二年之中,依然喜欢听二胡与笛子,还化了钱买了录音机,其实家里当时好艰巨的,可我想不了那么多,个性好倔,从来不喜欢写信回家问候父母,直到没钱了,就打个挂号回去,连本村的人都知道,我有信回去,准是要钱的。
父母是疼爱我的,虽然我好玩,成绩也不是太理想的,偏科很严重,可为了我上学,不得不让大我三岁的哥哥与小我四岁的妹妹,停了下来,就仅供我上学了,那时本就困难重重了,家里供不起三个人上学。记得当时我中考回到家,成绩出来了,只差三五分,问我:“你想上高中么?”我没有犹豫就说了,想上呀。后来就去了外地读高中,可顽固不化的我,依然不懂得父母的心事,也不明白怎样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反正,玩得高兴就行,可这样的结果当然是一考不得中,直到复读的时候,才有了那种内疚的感觉,一个人拿了上学的费用,去另一个地方,那里没有熟悉的同学,复读了一年,才勉强考中了,可数学依然是矮腿子,低得很多,还好的是,能报得父母之恩了。
当我再次听着笛子的时候,已是坐在电脑前,边写文字,边享受那轻快而舒畅的笛子之音,于一种偷来的惬意之中尽情陶醉了。于此时,有电话打来,却是从小玩大的伙伴打过来的,熟悉的声音,让我的泪水也旋在眼里了,因为相隔几十年了,他去了北方那一个我很陌生的地方,很难得见一面,可他没能来我现在住的家,只能叹息了。
我遥远的故乡呀,我的故土哟,那里有生我养我的父母,有我的童年的伙伴,有我的辛酸苦辣,这一曲笛子之调,变得低沉而轻缓,却是那样令我向往,令我兴奋而昂扬,宛如生命之中激昂的水流,穿越了时间,依然在心头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