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步蒂斯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顺治四年(1647)春,明鲁王赐谥夏允彝为文忠公,并遥授完淳为中书舍人。完淳写谢表,连同抗清复明志士数十人名册,交与专在海上往来通信联系的秀才谢尧文,使赴舟山呈与鲁王。谢在漴阙候船之时,被清兵拿获,解送提督吴胜兆处系狱。后吴胜兆反清事败,清当局得完淳所书谢表等,于是南京总督军务洪承畴,秉承清摄政王多尔衮意旨,按名册严缉夏完淳等,务要一网打尽。完淳避在嘉善岳父钱栴家中,曾秘密西行受阻,返回松江,决定渡海至鲁王处,再图大举。不幸于六月底被侦获逮捕,与岳父等反清义士取水道解往南京受审。船过细林山(即辰山,夏完淳曾随陈子龙游于此)之时,夏完淳想起老师陈子龙,百感交集,遂作细林夜哭哀悼恩师:
细林山上夜乌啼,细林山下秋草齐。
有客扁舟不系缆,乘风直下松江西。
却忆当年细林客,孟公四海文章伯。
昔日曾来访白云,落叶满山寻不得。
始知孟公湖海人,荒台古月水粼粼。
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睥睨意气亲。
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
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
潇洒秦庭泪已挥,仿佛聊城矢更飞。
黄鹄欲举六翮折,茫茫四海将安归!
天地跼蹐日月促,气如长虹葬鱼腹。
肠断当年国士恩,剪纸招魂为公哭。
烈皇乘云御六龙,攀髯控驭先文忠。
君臣地下会相见,泪洒阊阖生悲风。
我欲归来振羽翼,谁知一举入罗弋!
家世堪怜赵氏孤,到今竟作田横客。
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
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
诗中叙事与抒情并行,先写实地背景,益之以古史故典,故有泪洒秦庭与矢飞聊城之事。但大势已去,天地崩而威灵怒,遂死江中、殉节报国,可望与先前死难之先帝地下相会云云。继而全诗情转而切入自叙颠踬,一举竟入清兵罗网,若赵氏孤儿兼为田横之客,则必死无疑。全诗俯仰浩叹,实即野哭,但犹自励“且莫哀”改以筑室夜台的凄清境界,以寒霜苦月的形象,深化时代所加诸个人的无穷寂寥。全诗声泪俱下、哀感动人而又慷慨激昂,配以典故,则更令人怀古伤今。综观夏完淳之一生,陈子龙之文人为文对他影响极大,是以史上颇有以陈子龙为夏完淳“精神上的父亲”之说。不论此说确实与否,终夏完淳一生却也真没能走出陈子龙对他的影响。
船到江宁,夏完淳望见隐隐钟山,仰天长啸:“我得归骨于高皇帝孝陵,千载无恨!”回首遥望故乡,朝东方拜了几拜,临别故乡作成别云间(松江古称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诗中表现了他对故乡依依惜别的深情挚意,表现了他对明朝覆亡、山河非我的无限伤感,更突出地表现了他至死不屈的高风亮节。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书生,经历了如此惨烈严酷的事变和考验,肩负起如此重大庄严的义务和责任,表现得如此镇静和果决,真是民族之魂有托,四百年后仍令人追思不已,尚飨其英灵!
关于夏完淳的被捕,史上颇多异同之论。有说是因谢尧文通海案发“拜表普陀,为守帅侦得,见收”;有说“以陈子龙狱词连及”仅只是株连;也有说“吴胜兆反正举兵,完淳与预其谋,巴、陈、土三帅执之,解入金陵。”这里旨不在此,不论。
六
当时审讯夏完淳的,乃前明官封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总督蓟辽军务而后投降清军一直被历史目为汉奸的洪承畴。得到历史这样的评价,客观地说,实在是对洪承畴的不公。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泉州府南安县人氏。万历四十三年,23岁的洪承畴赴省参加乡试,为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举人。次年,赴京会试,连捷登科,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1633年洪承畴出任陕西三边总督,在陕西一带集中兵力攻打农民起义军,颇多大捷,一度扫除明军颓靡之风。洪承畴治军有方,镇压农民起义连连胜利,俘杀高迎祥,多次打败李自成,统治阶级内部颂声大起,称其所部为“洪军”1639年初,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后来在著名的松山战役中艰苦斗争失利后被擒。洪承畴是祟祯皇帝的肱股之臣,文武兼备,谋略过人,是不可多得的良才。清太宗皇太极为今后逐鹿中原计,一心争取洪承畴归顺,以“满汉之人均属一体”的政策笼络他,下旨以礼护送洪承畴到盛京(今沈阳)。为了洪承畴的投降,皇太极没少下工夫,甚至还动用了皇太极最心爱的妃子庄妃。最终,洪承畴终受感动,投降皇太极。
大讽刺的事情还在后面。洪承畴本为明朝能臣,位高权重,口碑亦颇佳,既为皇帝倚重,也受同僚和部下的推崇爱戴。松山兵败,举国大震,皆以为洪承畴必死无疑。崇祯皇帝极为痛悼,特辍朝3日,以王侯规格“予祭十六坛”七日一坛,于五月十日亲自致祭,还御制“悼洪经略文”明昭天下。祭到第九坛时,突然传来消息:洪承畴降清,御祭始罢。天下皆笑崇祯不能识人。
清顺治元年(1644年)洪承畴从睿亲王多尔衮率军l0万大举南下攻明,献言献策,为大清王朝平定江南立下汗马功劳。其所作贡献对于清初的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和睦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病逝,寿终正寝,享年73岁。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立御碑。孙中山先生曾高度评价洪承畴的历史功绩,认为多使百姓免受战争苦难,因写诗赞洪文襄道:
五族争大节,华夏生光辉
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
满回中原日,汉戚存多时
文襄韬略策,安裔换清衣
关于洪承畴值得一提的还有——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国史馆进新纂洪承畴传,于南明王朝的唐王前加“伪”字,乾隆皇帝批阅之后,发话道:“若明之唐王、桂王设竟以为伪,所谓矫枉过正。即明末诸臣如黄道周、史可法等,在当时抗拒王师,固诛戮之所必及。今平情而论,诸臣各为其主,节义究不容掩。朕方嘉予止,又岂可概以伪臣目之乎?”因亲自将洪承畴传编入明史•贰臣传。不论客观意义上的洪承畴历史功绩如何,总是难以免除历史加给他的贰臣的名号了。
七
关于洪承畴审讯夏完淳,史上记载极得神髓。洪承畴本知道夏完淳神童才子之名,见他小小年纪,也实在怜惜,有意回护,因说道:“闻汝曾上奏鲁逆,可有此事?”夏完淳昂首答:“不错。”洪承畴假惺惺道:“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归顺当不失官。”夏完淳伸直腰板,佯装不知上面坐的是洪承畴,厉声说:“吾闻亨九先生本朝人杰,松山、杏山之战,血溅章渠。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常慕其忠烈,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洪承畴一时语塞,大汗淋漓。左右差役还以为他真不知道审讯他的是谁,皆说:“小子妄言,今洪大人即坐于堂上。”夏完淳大怒,声色俱厉道:“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
我们今天还可以想象得出这一句完毕,大堂之上洪夏二人的那种表情。一个变色尴尬,一个镇定冷笑。原告被告甚而至于角色互换,历史在这里上演了一出英雄与汉奸相对照的精彩戏剧。
夏完淳在监狱中关押将近三月,洪承畴见其并无投降之意,不得不于1647年9月19日以“通海寇为外援,结湖泖为内应,秘具条陈奏疏,列荐文武官衔”的罪名在南京西市处死夏完淳,其时夏完淳年方才17岁。这个少年英雄短暂的一生至此鲜活的生命暂告终结,然而他的精神却永远不死,直到今日,还被一代代人们铭记着感动着。人虽为国捐躯,但是宇宙终将长存其英烈之气,以至于无穷,以至于永远。
相传,在狱中,与夏完淳一同被捕的岳父钱栴一度意志沮丧,流露出贪生怕死之意。夏完淳慷慨激励其岳父道:“当日者,公与督师陈公子龙及完淳三人,同时歃血,上启国主,为江南举义之倡,江南人莫不踊跃。今与公慷慨同死,以见陈公于地下,岂不亦奇伟大丈夫乎哉!”并赋诗一首曰:
乐今竟如此,王郎又若斯。
自羞秦狱鬼,犹是羽林儿。
月白劳人唱,霜空毅魄悲。
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
相传夏完淳被捕之时其妻钱秦篆怀有一子。夏完淳在监狱中曾作狱中上母书和遗夫人书。在狱中上母书中,这个少年英雄写道: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直到那时候,这个民族英雄还在渴望着能够有朝一日“中兴再造”恢复明朝政权。在今天我们为他的英雄事迹感动的同时,对他的那种渺茫的希冀也不能不感到叹息。而这,实在也是中国的文人们不能认清局势的悲哀。
八
关于明朝末年清兵入关所以会遭到明朝士大夫们如此激烈的抵抗,人们一直企图从各方面寻求其解释。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国史大纲中谈到明末遗民之志节时以为“清人入关,遭到明代士大夫激昂的反抗,尤其是在江南一代。他们反抗异族的力量是薄弱的,然而他们反抗异族的意识,则极普遍而深刻。中国人的民族观念,其内里常包有极深厚的文化意义。”企图从文化的高度来寻求解释。有明一朝,尤其是在晚明年间文化高度发达,而这高度发达的文化,则更加集中在江南一带。不论是降清的钱谦益、吴梅村,还是坚持斗争以图恢复明朝统治的陈子龙、夏允彝、黄宗羲、顾炎武、査继佐等等还是遁入深山埋首经史潜心学问的谈迁、张岱等等,这些中国文化史中耀眼的明星们无一不出自江南,正是他们,才形成了晚明年间秀丽的江南文化。
钱穆先生以为“清人厉行剃发令,要中国士大夫内心承认一个文化的屈服,因此激起了南方的反抗。当时南方士民拥护明政权之热心,远不如其拥护衣冠制度之甚。”“只要政体不变更,王室推移无关重要,至于衣冠文物,则为民族文化之象征,不肯轻变。”这几句话研究者一直以为有这深厚的意义存在。的确,在现今看来,这些南方衣冠士子对于满清的反抗,与其说是对于明朝政权的忠心,倒不如说是对于汉族衣冠文化的忠心。这才是真正的文化意义之所在。所谓“同时歃血,上启国主,为江南举义之倡”其实“上启国主”者也不过是衣冠士子与南明政权的一次结合,而这结合的终极目的,固然是为了恢复明朝政权,很大的意义上也只是恢复汉文化,也就是所谓“衣冠制度”了,这才是“民族文化之象征”而“王室推移”则是“无关重要”的。
然而,这恢复汉文化的衣冠制度的斗争终究还是失败了。“惟南方士民临时义愤的结合”难以抵抗白山黑水之间崛起的满洲铁骑“结果中国士民在自身组织不健全的痛苦下屈服了。”这才是问题的症结之所在。终弘光政权之始终,根本无力也没能组织起一次稍稍像样的抵抗,也是在难免其失败了。在这里,不论再高明先进的文化也是要屈服于暴力之下的。先进文化对于暴力的屈服,本来就是一个大的悲剧,这也就是一部明亡史所以充满着血和泪的原因所在了。
然而,倘使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那段历史,那种激昂民族大义的慷慨斗志,实在是值得我们现如今孱弱的中国文人们深深思索和惭愧的。
bsp; 顺治四年(1647)春,明鲁王赐谥夏允彝为文忠公,并遥授完淳为中书舍人。完淳写谢表,连同抗清复明志士数十人名册,交与专在海上往来通信联系的秀才谢尧文,使赴舟山呈与鲁王。谢在漴阙候船之时,被清兵拿获,解送提督吴胜兆处系狱。后吴胜兆反清事败,清当局得完淳所书谢表等,于是南京总督军务洪承畴,秉承清摄政王多尔衮意旨,按名册严缉夏完淳等,务要一网打尽。完淳避在嘉善岳父钱栴家中,曾秘密西行受阻,返回松江,决定渡海至鲁王处,再图大举。不幸于六月底被侦获逮捕,与岳父等反清义士取水道解往南京受审。船过细林山(即辰山,夏完淳曾随陈子龙游于此)之时,夏完淳想起老师陈子龙,百感交集,遂作细林夜哭哀悼恩师:
细林山上夜乌啼,细林山下秋草齐。
有客扁舟不系缆,乘风直下松江西。
却忆当年细林客,孟公四海文章伯。
昔日曾来访白云,落叶满山寻不得。
始知孟公湖海人,荒台古月水粼粼。
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睥睨意气亲。
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
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
潇洒秦庭泪已挥,仿佛聊城矢更飞。
黄鹄欲举六翮折,茫茫四海将安归!
天地跼蹐日月促,气如长虹葬鱼腹。
肠断当年国士恩,剪纸招魂为公哭。
烈皇乘云御六龙,攀髯控驭先文忠。
君臣地下会相见,泪洒阊阖生悲风。
我欲归来振羽翼,谁知一举入罗弋!
家世堪怜赵氏孤,到今竟作田横客。
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
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
诗中叙事与抒情并行,先写实地背景,益之以古史故典,故有泪洒秦庭与矢飞聊城之事。但大势已去,天地崩而威灵怒,遂死江中、殉节报国,可望与先前死难之先帝地下相会云云。继而全诗情转而切入自叙颠踬,一举竟入清兵罗网,若赵氏孤儿兼为田横之客,则必死无疑。全诗俯仰浩叹,实即野哭,但犹自励“且莫哀”改以筑室夜台的凄清境界,以寒霜苦月的形象,深化时代所加诸个人的无穷寂寥。全诗声泪俱下、哀感动人而又慷慨激昂,配以典故,则更令人怀古伤今。综观夏完淳之一生,陈子龙之文人为文对他影响极大,是以史上颇有以陈子龙为夏完淳“精神上的父亲”之说。不论此说确实与否,终夏完淳一生却也真没能走出陈子龙对他的影响。
船到江宁,夏完淳望见隐隐钟山,仰天长啸:“我得归骨于高皇帝孝陵,千载无恨!”回首遥望故乡,朝东方拜了几拜,临别故乡作成别云间(松江古称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诗中表现了他对故乡依依惜别的深情挚意,表现了他对明朝覆亡、山河非我的无限伤感,更突出地表现了他至死不屈的高风亮节。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书生,经历了如此惨烈严酷的事变和考验,肩负起如此重大庄严的义务和责任,表现得如此镇静和果决,真是民族之魂有托,四百年后仍令人追思不已,尚飨其英灵!
关于夏完淳的被捕,史上颇多异同之论。有说是因谢尧文通海案发“拜表普陀,为守帅侦得,见收”;有说“以陈子龙狱词连及”仅只是株连;也有说“吴胜兆反正举兵,完淳与预其谋,巴、陈、土三帅执之,解入金陵。”这里旨不在此,不论。
六
当时审讯夏完淳的,乃前明官封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总督蓟辽军务而后投降清军一直被历史目为汉奸的洪承畴。得到历史这样的评价,客观地说,实在是对洪承畴的不公。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泉州府南安县人氏。万历四十三年,23岁的洪承畴赴省参加乡试,为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举人。次年,赴京会试,连捷登科,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1633年洪承畴出任陕西三边总督,在陕西一带集中兵力攻打农民起义军,颇多大捷,一度扫除明军颓靡之风。洪承畴治军有方,镇压农民起义连连胜利,俘杀高迎祥,多次打败李自成,统治阶级内部颂声大起,称其所部为“洪军”1639年初,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后来在著名的松山战役中艰苦斗争失利后被擒。洪承畴是祟祯皇帝的肱股之臣,文武兼备,谋略过人,是不可多得的良才。清太宗皇太极为今后逐鹿中原计,一心争取洪承畴归顺,以“满汉之人均属一体”的政策笼络他,下旨以礼护送洪承畴到盛京(今沈阳)。为了洪承畴的投降,皇太极没少下工夫,甚至还动用了皇太极最心爱的妃子庄妃。最终,洪承畴终受感动,投降皇太极。
大讽刺的事情还在后面。洪承畴本为明朝能臣,位高权重,口碑亦颇佳,既为皇帝倚重,也受同僚和部下的推崇爱戴。松山兵败,举国大震,皆以为洪承畴必死无疑。崇祯皇帝极为痛悼,特辍朝3日,以王侯规格“予祭十六坛”七日一坛,于五月十日亲自致祭,还御制“悼洪经略文”明昭天下。祭到第九坛时,突然传来消息:洪承畴降清,御祭始罢。天下皆笑崇祯不能识人。
清顺治元年(1644年)洪承畴从睿亲王多尔衮率军l0万大举南下攻明,献言献策,为大清王朝平定江南立下汗马功劳。其所作贡献对于清初的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和睦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病逝,寿终正寝,享年73岁。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立御碑。孙中山先生曾高度评价洪承畴的历史功绩,认为多使百姓免受战争苦难,因写诗赞洪文襄道:
五族争大节,华夏生光辉
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
满回中原日,汉戚存多时
文襄韬略策,安裔换清衣
关于洪承畴值得一提的还有——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国史馆进新纂洪承畴传,于南明王朝的唐王前加“伪”字,乾隆皇帝批阅之后,发话道:“若明之唐王、桂王设竟以为伪,所谓矫枉过正。即明末诸臣如黄道周、史可法等,在当时抗拒王师,固诛戮之所必及。今平情而论,诸臣各为其主,节义究不容掩。朕方嘉予止,又岂可概以伪臣目之乎?”因亲自将洪承畴传编入明史•贰臣传。不论客观意义上的洪承畴历史功绩如何,总是难以免除历史加给他的贰臣的名号了。
七
关于洪承畴审讯夏完淳,史上记载极得神髓。洪承畴本知道夏完淳神童才子之名,见他小小年纪,也实在怜惜,有意回护,因说道:“闻汝曾上奏鲁逆,可有此事?”夏完淳昂首答:“不错。”洪承畴假惺惺道:“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归顺当不失官。”夏完淳伸直腰板,佯装不知上面坐的是洪承畴,厉声说:“吾闻亨九先生本朝人杰,松山、杏山之战,血溅章渠。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常慕其忠烈,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洪承畴一时语塞,大汗淋漓。左右差役还以为他真不知道审讯他的是谁,皆说:“小子妄言,今洪大人即坐于堂上。”夏完淳大怒,声色俱厉道:“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
我们今天还可以想象得出这一句完毕,大堂之上洪夏二人的那种表情。一个变色尴尬,一个镇定冷笑。原告被告甚而至于角色互换,历史在这里上演了一出英雄与汉奸相对照的精彩戏剧。
夏完淳在监狱中关押将近三月,洪承畴见其并无投降之意,不得不于1647年9月19日以“通海寇为外援,结湖泖为内应,秘具条陈奏疏,列荐文武官衔”的罪名在南京西市处死夏完淳,其时夏完淳年方才17岁。这个少年英雄短暂的一生至此鲜活的生命暂告终结,然而他的精神却永远不死,直到今日,还被一代代人们铭记着感动着。人虽为国捐躯,但是宇宙终将长存其英烈之气,以至于无穷,以至于永远。
相传,在狱中,与夏完淳一同被捕的岳父钱栴一度意志沮丧,流露出贪生怕死之意。夏完淳慷慨激励其岳父道:“当日者,公与督师陈公子龙及完淳三人,同时歃血,上启国主,为江南举义之倡,江南人莫不踊跃。今与公慷慨同死,以见陈公于地下,岂不亦奇伟大丈夫乎哉!”并赋诗一首曰:
乐今竟如此,王郎又若斯。
自羞秦狱鬼,犹是羽林儿。
月白劳人唱,霜空毅魄悲。
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
相传夏完淳被捕之时其妻钱秦篆怀有一子。夏完淳在监狱中曾作狱中上母书和遗夫人书。在狱中上母书中,这个少年英雄写道: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直到那时候,这个民族英雄还在渴望着能够有朝一日“中兴再造”恢复明朝政权。在今天我们为他的英雄事迹感动的同时,对他的那种渺茫的希冀也不能不感到叹息。而这,实在也是中国的文人们不能认清局势的悲哀。
八
关于明朝末年清兵入关所以会遭到明朝士大夫们如此激烈的抵抗,人们一直企图从各方面寻求其解释。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国史大纲中谈到明末遗民之志节时以为“清人入关,遭到明代士大夫激昂的反抗,尤其是在江南一代。他们反抗异族的力量是薄弱的,然而他们反抗异族的意识,则极普遍而深刻。中国人的民族观念,其内里常包有极深厚的文化意义。”企图从文化的高度来寻求解释。有明一朝,尤其是在晚明年间文化高度发达,而这高度发达的文化,则更加集中在江南一带。不论是降清的钱谦益、吴梅村,还是坚持斗争以图恢复明朝统治的陈子龙、夏允彝、黄宗羲、顾炎武、査继佐等等还是遁入深山埋首经史潜心学问的谈迁、张岱等等,这些中国文化史中耀眼的明星们无一不出自江南,正是他们,才形成了晚明年间秀丽的江南文化。
钱穆先生以为“清人厉行剃发令,要中国士大夫内心承认一个文化的屈服,因此激起了南方的反抗。当时南方士民拥护明政权之热心,远不如其拥护衣冠制度之甚。”“只要政体不变更,王室推移无关重要,至于衣冠文物,则为民族文化之象征,不肯轻变。”这几句话研究者一直以为有这深厚的意义存在。的确,在现今看来,这些南方衣冠士子对于满清的反抗,与其说是对于明朝政权的忠心,倒不如说是对于汉族衣冠文化的忠心。这才是真正的文化意义之所在。所谓“同时歃血,上启国主,为江南举义之倡”其实“上启国主”者也不过是衣冠士子与南明政权的一次结合,而这结合的终极目的,固然是为了恢复明朝政权,很大的意义上也只是恢复汉文化,也就是所谓“衣冠制度”了,这才是“民族文化之象征”而“王室推移”则是“无关重要”的。
然而,这恢复汉文化的衣冠制度的斗争终究还是失败了。“惟南方士民临时义愤的结合”难以抵抗白山黑水之间崛起的满洲铁骑“结果中国士民在自身组织不健全的痛苦下屈服了。”这才是问题的症结之所在。终弘光政权之始终,根本无力也没能组织起一次稍稍像样的抵抗,也是在难免其失败了。在这里,不论再高明先进的文化也是要屈服于暴力之下的。先进文化对于暴力的屈服,本来就是一个大的悲剧,这也就是一部明亡史所以充满着血和泪的原因所在了。
然而,倘使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那段历史,那种激昂民族大义的慷慨斗志,实在是值得我们现如今孱弱的中国文人们深深思索和惭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