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晚唐浮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真的是东方大国的使节——他已经丢失了大部分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件或物品。
罗马人的日子似乎不是很好过,因为有西迁的突厥种部落滋扰边境。大食与他们大体和平,但小规模的厮杀从未停止。 这是可以理解的。前唐与吐蕃会盟之后,大的战争没有,小厮杀多如牛毛。就以京西北诸镇来说,边将派人去吐蕃那边捉生口简直是家常便饭。
东方人、西方人,其实都一样的。
罗马君王并不吝啬。在愿意承认夏国使节的身份后,立刻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招待。
官员、贵族、军区“节度使”、部落“酋豪”纷纷到场,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们这些异国来客。
罗马对东方是有兴趣的。
前唐时就多次派遣使团至长安,随后因为种种原因停止。而今再次恢复,似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他们派遣了一个百余人规模的队伍,携带国书和礼品,随李守信一同归国。
李守信本来非常欣喜,觉得此行不辱使命,对圣人终于有个交代了。但到钦察草原的时候,他遇到了一支从东方返回的商队,得知今年已是乾道元年(927)。
大惊失色之下,继续打听,才知道大夏建文神武无上皇帝已在去年驾崩,太子登基之后,以今年为乾道元年,大赦天下。
对于这个消息,李守信目瞪口呆。联想到一路上的艰辛与苦难,他是悲从中来嚎啕大哭。
临走之前,圣人千般嘱咐,万分叮咛,并说待他们成功归国,一定亲自出城迎接。只是没想到,一路上这么多坎坷,延误了归期,导致没能见到圣人最后一面。
再想到路上因为种种原因死去的人,更是心中郁结,难以排遣。
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人生本来就这么多磨难与遗憾,叫人意气难平。
或许,这也是人生的魅力。
******
李守信使团最终于乾道二年(928)正月抵达洛阳。
彼时新君刚刚班师回朝。
先帝驾崩,河南、河北一些州县以为新君会停了移民,结果仍然继续,于是爆发了叛乱。
再加上最后一支杂牌部队广捷军不满自己的下场,夺占城池造反,声势一时间搞得有些大。
新君立辽王邵修守为太子,勾当军国事,太后折氏辅政,自领诸部兵马二十余万出征,数月即讨平叛乱。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叹服先帝的布置。
面对这样的局面,只有今上才能妥善处置,因为他能御驾亲征,他能稳得住二十多万禁军,并且不胡乱指挥,会排兵布阵、鼓舞士气,并指挥大军打赢仗。
他可能不是诸子中能力最强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
乾道十八年(944),邵承节崩于北京临朔宫,春秋五十有九。
太子邵修守灵前即位,三十万大军山呼万岁,奉新君前往洛阳。
邵承节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继承太祖遗志,镇压天下的戾气。
第三代天子邵修守继位后,天下风气已经大为改观。且经过夏太宗十八年的萧规曹随,诸般新朝雅政已经非常稳固,新学出身的官员遍布大夏的各个角落,很多人已身居高位。
历史进程,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了。
如果从小在太祖身边耳濡目染的邵修守继续前两代政策的话,新朝雅政甚至可以称得上根深蒂固。
如此甚好。
(后记完结。)
(本章完)
真的是东方大国的使节——他已经丢失了大部分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件或物品。
罗马人的日子似乎不是很好过,因为有西迁的突厥种部落滋扰边境。大食与他们大体和平,但小规模的厮杀从未停止。 这是可以理解的。前唐与吐蕃会盟之后,大的战争没有,小厮杀多如牛毛。就以京西北诸镇来说,边将派人去吐蕃那边捉生口简直是家常便饭。
东方人、西方人,其实都一样的。
罗马君王并不吝啬。在愿意承认夏国使节的身份后,立刻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招待。
官员、贵族、军区“节度使”、部落“酋豪”纷纷到场,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们这些异国来客。
罗马对东方是有兴趣的。
前唐时就多次派遣使团至长安,随后因为种种原因停止。而今再次恢复,似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他们派遣了一个百余人规模的队伍,携带国书和礼品,随李守信一同归国。
李守信本来非常欣喜,觉得此行不辱使命,对圣人终于有个交代了。但到钦察草原的时候,他遇到了一支从东方返回的商队,得知今年已是乾道元年(927)。
大惊失色之下,继续打听,才知道大夏建文神武无上皇帝已在去年驾崩,太子登基之后,以今年为乾道元年,大赦天下。
对于这个消息,李守信目瞪口呆。联想到一路上的艰辛与苦难,他是悲从中来嚎啕大哭。
临走之前,圣人千般嘱咐,万分叮咛,并说待他们成功归国,一定亲自出城迎接。只是没想到,一路上这么多坎坷,延误了归期,导致没能见到圣人最后一面。
再想到路上因为种种原因死去的人,更是心中郁结,难以排遣。
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人生本来就这么多磨难与遗憾,叫人意气难平。
或许,这也是人生的魅力。
******
李守信使团最终于乾道二年(928)正月抵达洛阳。
彼时新君刚刚班师回朝。
先帝驾崩,河南、河北一些州县以为新君会停了移民,结果仍然继续,于是爆发了叛乱。
再加上最后一支杂牌部队广捷军不满自己的下场,夺占城池造反,声势一时间搞得有些大。
新君立辽王邵修守为太子,勾当军国事,太后折氏辅政,自领诸部兵马二十余万出征,数月即讨平叛乱。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叹服先帝的布置。
面对这样的局面,只有今上才能妥善处置,因为他能御驾亲征,他能稳得住二十多万禁军,并且不胡乱指挥,会排兵布阵、鼓舞士气,并指挥大军打赢仗。
他可能不是诸子中能力最强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
乾道十八年(944),邵承节崩于北京临朔宫,春秋五十有九。
太子邵修守灵前即位,三十万大军山呼万岁,奉新君前往洛阳。
邵承节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继承太祖遗志,镇压天下的戾气。
第三代天子邵修守继位后,天下风气已经大为改观。且经过夏太宗十八年的萧规曹随,诸般新朝雅政已经非常稳固,新学出身的官员遍布大夏的各个角落,很多人已身居高位。
历史进程,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了。
如果从小在太祖身边耳濡目染的邵修守继续前两代政策的话,新朝雅政甚至可以称得上根深蒂固。
如此甚好。
(后记完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