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甲申天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11章 露出来了
清兵占领亳县之后,顺江淮而下的姿态已经完全摆开。弘光朝君臣当中不是没有看到这种威胁,只不过是为了各自派系的利益依旧执迷不悟,反而摆出和左良玉死掐的阵势,让许多有识之士为之扼腕长叹。
也许的东林人的影响足够强大,更或许是马士英和东林党之间取得了某种妥协,反而把庐州凤阳一带的黄得功尽数撤往江右。
如此一来,整个江左成为军事真空,小朝廷放弃周边死守南京的策略得以全面实施,许多人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对弘光朝的军事谋略彻底绝望。
史可法史督辛苦经营的江淮防线被多铎轻易打开第一环之后,又被小朝廷一纸调令全盘抹杀。就是史可法本人也要调离扬州南下,还谈什么江淮防线。
市井间不是没有看清局势的明眼之人,面对如此昏庸的朝廷除了保持悲观的大骂几句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值得挨骂的人太多了。
左良玉该骂,马士英该骂,东林人也该骂,弘光帝更该骂,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似乎每一个可以指望的人都指望不上了。
值此国祚存亡气运延续之际,每一个都在揪心的看着,希望能够有一个真正的英横空出世。
煌煌华夏历三千年,堂堂大明垂三百载,不应该尽是些争权夺势的跳梁之丑类,总会有个力挽狂澜的人物来延续千秋运数吧?
值此危急关头,神州气数已到丝缕断续紧要时刻,终于有一支赴死铁军挺身而出,高树“兴汉灭虏”旗号,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
赴死军打出“兴汉灭虏”的旗帜,就已经表明他们不是为了哪一方势力,而是为了这个即将陷入最深沉苦难的民族。
作为太子长城泰山之靠的赴死军第一次抛弃太子的名号,祭起“兴汉灭虏”的大旗,已经表明这些与那些党争之徒是多么的不同。
“今华朝危急而四海动荡,当道诸公每多退让,致使胡辈傲嚣天道将倾。华夏圣地神州乐土,唯我汉家之疆。
今之满洲者,狼子野心,窃据神器,窥我河山。易我衣冠,改我宗庙,凡此种种,罄竹难书。
李四虽不才,一介村氓者耳,北望汉地尽入虏掌,南顾王师徒自心伤。当此炎黄危急华朝动荡之秋,击金鼓执战旗,以抗暴敌。
父兄相协,子弟为助,赴死之军万千同袍愿为星火之先。
诚期战捷频传,同胞竞起,天下燎原。
不论南北东西,中华大地俱为屠胡之战场。
诚此愿偿,九死不悔。李四不才,先行一步,天下诸君仆继相随,更待何时?
今以此为檄,传遍九州,唯勉之、励之……
前有七杀雄文的腾腾杀气,中有锄奸死士玉石俱焚的慷慨,最后这篇号召天下尽起抵抗外敌的文字让江南北地万千百姓看到了一丝毫希望。
通篇檄文未有只言片字提及正统党系之事,只有胡汉之争的昭昭血诚。
在这个处处绝望的大环境下,终于有一个英雄以抗击外敌急先锋的面貌出现在天下人面前。
最先为李四这个檄文击掌叫好的反而是身负天下清流之望的东林党人。
在李四整军备战的时候,檄文已传遍天下,无论两浙福建还是南京的清流们,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先帝识人,赴死忠诚。”
“雄文一起,星火燎原。”
“赴死军雄壮之士为先,我等圣人门徒唯有鼓动唇舌,为忠诚伯摇旗呐喊之。”
东林党人的热烈欢迎,其中自然有许多借此讽刺马士英系人马的意思,但是李四可没有闲心思去理会这些。
就连一向自认聪明绝顶的老神棍魏无牙也不得不承认:“此文一出,搅动天下风潮,胜似雄兵百万,占据大义之先。若说观大局之能,我……还真的不如忠诚伯呢……”
“说这些不着调的屁话有什么用?赶紧去做你的事情吧。”
宣慰使魏无牙魏大人多多少少也算有了一点可怜的班底,在李四的命令下,这些人早就撒了出去,尽其所能的联络各地抵抗力量。
现在的赴死军指挥使大明三等忠诚伯真是忙的不行,根本就无暇理会其他,一门心思的抽调手上力量,为即将展开的江淮大战做最后动员。
由于小朝廷死保南京的战略,现在整个江左地区已经是事实上的军事空白地带,赴死军再无任何牵绊,直接把前锋开到庐州——含山一线,摆开随时准备北上的架势。
根据最新战报,看清楚南明君臣战略部署的多铎已经兵分两路,准备急进徐、泗、彻底撕开江淮防线。
面对清军咄咄逼人的进攻姿态,李四也忙着调兵遣将,整合手头上的所有力量,准备一次性推出所有筹码做一场惊天豪赌。
包括庐州——含山一线的先遣在内,赴死军作战部分勉强可以... -->>
第111章 露出来了
清兵占领亳县之后,顺江淮而下的姿态已经完全摆开。弘光朝君臣当中不是没有看到这种威胁,只不过是为了各自派系的利益依旧执迷不悟,反而摆出和左良玉死掐的阵势,让许多有识之士为之扼腕长叹。
也许的东林人的影响足够强大,更或许是马士英和东林党之间取得了某种妥协,反而把庐州凤阳一带的黄得功尽数撤往江右。
如此一来,整个江左成为军事真空,小朝廷放弃周边死守南京的策略得以全面实施,许多人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对弘光朝的军事谋略彻底绝望。
史可法史督辛苦经营的江淮防线被多铎轻易打开第一环之后,又被小朝廷一纸调令全盘抹杀。就是史可法本人也要调离扬州南下,还谈什么江淮防线。
市井间不是没有看清局势的明眼之人,面对如此昏庸的朝廷除了保持悲观的大骂几句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值得挨骂的人太多了。
左良玉该骂,马士英该骂,东林人也该骂,弘光帝更该骂,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似乎每一个可以指望的人都指望不上了。
值此国祚存亡气运延续之际,每一个都在揪心的看着,希望能够有一个真正的英横空出世。
煌煌华夏历三千年,堂堂大明垂三百载,不应该尽是些争权夺势的跳梁之丑类,总会有个力挽狂澜的人物来延续千秋运数吧?
值此危急关头,神州气数已到丝缕断续紧要时刻,终于有一支赴死铁军挺身而出,高树“兴汉灭虏”旗号,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
赴死军打出“兴汉灭虏”的旗帜,就已经表明他们不是为了哪一方势力,而是为了这个即将陷入最深沉苦难的民族。
作为太子长城泰山之靠的赴死军第一次抛弃太子的名号,祭起“兴汉灭虏”的大旗,已经表明这些与那些党争之徒是多么的不同。
“今华朝危急而四海动荡,当道诸公每多退让,致使胡辈傲嚣天道将倾。华夏圣地神州乐土,唯我汉家之疆。
今之满洲者,狼子野心,窃据神器,窥我河山。易我衣冠,改我宗庙,凡此种种,罄竹难书。
李四虽不才,一介村氓者耳,北望汉地尽入虏掌,南顾王师徒自心伤。当此炎黄危急华朝动荡之秋,击金鼓执战旗,以抗暴敌。
父兄相协,子弟为助,赴死之军万千同袍愿为星火之先。
诚期战捷频传,同胞竞起,天下燎原。
不论南北东西,中华大地俱为屠胡之战场。
诚此愿偿,九死不悔。李四不才,先行一步,天下诸君仆继相随,更待何时?
今以此为檄,传遍九州,唯勉之、励之……
前有七杀雄文的腾腾杀气,中有锄奸死士玉石俱焚的慷慨,最后这篇号召天下尽起抵抗外敌的文字让江南北地万千百姓看到了一丝毫希望。
通篇檄文未有只言片字提及正统党系之事,只有胡汉之争的昭昭血诚。
在这个处处绝望的大环境下,终于有一个英雄以抗击外敌急先锋的面貌出现在天下人面前。
最先为李四这个檄文击掌叫好的反而是身负天下清流之望的东林党人。
在李四整军备战的时候,檄文已传遍天下,无论两浙福建还是南京的清流们,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先帝识人,赴死忠诚。”
“雄文一起,星火燎原。”
“赴死军雄壮之士为先,我等圣人门徒唯有鼓动唇舌,为忠诚伯摇旗呐喊之。”
东林党人的热烈欢迎,其中自然有许多借此讽刺马士英系人马的意思,但是李四可没有闲心思去理会这些。
就连一向自认聪明绝顶的老神棍魏无牙也不得不承认:“此文一出,搅动天下风潮,胜似雄兵百万,占据大义之先。若说观大局之能,我……还真的不如忠诚伯呢……”
“说这些不着调的屁话有什么用?赶紧去做你的事情吧。”
宣慰使魏无牙魏大人多多少少也算有了一点可怜的班底,在李四的命令下,这些人早就撒了出去,尽其所能的联络各地抵抗力量。
现在的赴死军指挥使大明三等忠诚伯真是忙的不行,根本就无暇理会其他,一门心思的抽调手上力量,为即将展开的江淮大战做最后动员。
由于小朝廷死保南京的战略,现在整个江左地区已经是事实上的军事空白地带,赴死军再无任何牵绊,直接把前锋开到庐州——含山一线,摆开随时准备北上的架势。
根据最新战报,看清楚南明君臣战略部署的多铎已经兵分两路,准备急进徐、泗、彻底撕开江淮防线。
面对清军咄咄逼人的进攻姿态,李四也忙着调兵遣将,整合手头上的所有力量,准备一次性推出所有筹码做一场惊天豪赌。
包括庐州——含山一线的先遣在内,赴死军作战部分勉强可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