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乱世栋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笠问的问题,瞬间难倒了萧十一郎,而被这问题难住的人,还有旁边的侍卫们,以及鄱阳王府防阁将军蔡平。
对啊,箭搭在弓上,箭的指向和弓弦回弹的方向不一致,怎么射出去的箭,不是沿着箭杆指向飞,而是能够沿着弓弦回弹的方向,往正面射出去?
所有练习射箭的人,刚开始接触弓箭,多多少少都会有这个疑问。
但是,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合理解释,来解释这个问题。
蔡平记得自己当年还是少年时,练习射箭,就问过父亲,但父亲给不出解释,只是教授他口诀,然后不住说:
“本来就能射正,你问这么多做什么?”
这样的疑问,蔡平得不到解答,所以当他开始教儿子以及其他人射箭时,面对初学者提出的这个疑问,他走上了父亲的老路:
“按口诀练即可,你问这么多做什么?”
蔡平教外甥射箭时,外甥同样问了这个问题,他答不上来,现在,李笠问了这个问题,外甥又如何能够解答?
果不其然,本来信心满满的萧十一郎听了李笠的提问,瞬间泄了气。
这个问题他一直想不通,心里有疑问,却得不到解答,所以对射箭没了兴趣。
李笠见众人果然给不出合理解释,微微一笑,把弓、箭放下,让人拿来一根长竹竿,一头顶着墙。
然后一人握着竹竿另一头,用力向前推,于是竹竿渐渐弯起来。
“小人不才,虽不懂射箭,却知道原因,请看竹竿,将其看作是箭杆。”李笠如是说,等大伙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竹竿上,他继续说:
“弯弓搭箭,撒放弓弦那一瞬间,弓弦是不是猛地推动箭矢向前走?现在,这竹竿就是被人猛地用力推。”
见众人点头,李笠又说:“那么,当箭离弦之后..”
他示意那人松手,于是竹竿立刻恢复形状,又因为弹力惯性,不住地颤抖,宛若一条鱼在摇头摆尾。
虽然这只是片刻之事,但所有人都看见,竹竿在“摇头摆尾”。
“大伙都看清楚了吧?箭杆也会如此,被弓射出去后,就会如一尾游鱼般摇头摆尾,就这么....”
“如同游鱼一般‘游过’弓把,跨过‘障碍’,向前方‘游’去,所以才能射正。”
李笠的演示很直观,却让人难以置信,萧十一郎满脸震惊,蔡平却若有所思。
一名年轻人脱口而出:“不可能!箭这么短,如何会像竹竿般颤抖?”
这位突然插话,极其失礼,不过李笠知道这一副长马脸的年轻人是蔡平之子蔡全,即萧十一郎的表兄。
蔡全为鄱阳王府阅武马容,马容即行军时乘马居前以壮军容的军官,李笠当然不会因为说话被打断而有什么脸色,继续说:
“道理是一样的,竹竿颤抖明显,箭杆也会颤抖,只是没那么明显,而且...”
“一石弓,弓弦撒放瞬间,一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的力,全压在箭杆上,难道箭杆不会弯?”
“若不信,可以请一位百余斤重的人,单脚踩竖着的箭杆,那必然会踩断吧?”
“箭没被射断,是因为前方有路可以走,而不是被堵着,但从静如止水到快如闪电那一瞬间,箭杆受力弯曲,不难想象吧?”
这道理很容易想明白,蔡全和其他人默不作声,但是李笠提出的说法,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所以他们还在琢磨这说法到底对不对。
李笠见没人质疑,便继续阐述自己的看法:
“小人不通箭术,却常见人习射,所以知道弓力分强、软,知道箭杆有软硬之分,不同弓力的弓,适用的箭矢其箭杆软硬也有不同。”
“同一个人,用弓力不同的弓,在同样的距离上,射同一支箭,前后却经常射不准,问题出在哪里?”
李笠说完,再次演示了箭矢受力、弯曲的样子:“弓力不同的弓,就得配箭杆软硬不同的箭,对吧?”
蔡全迟疑了一下,点点头,李笠又说:
“道理很简单,软硬合适的箭杆,才能刚好‘游’过弓把,箭杆、箭羽不会和弓把擦碰,导致射偏。”
后一段话没错,但前一段话,让在场之人都觉得难以接受,不过李笠这么一解释,好像解释得过去。
然而这解释给人的感觉怪怪的,仿佛某天,娘亲偷偷对自己说:“孩子,你亲生父亲,是隔壁王叔...”
萧十一郎见听李笠所说,居然没人驳斥,舅舅还默默点头,只觉欢欣鼓舞:原来如此!
他当然高兴,因为李笠所说,让他多年以来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其一,箭杆的方向明明就和弓弦回弹方... -->>
李笠问的问题,瞬间难倒了萧十一郎,而被这问题难住的人,还有旁边的侍卫们,以及鄱阳王府防阁将军蔡平。
对啊,箭搭在弓上,箭的指向和弓弦回弹的方向不一致,怎么射出去的箭,不是沿着箭杆指向飞,而是能够沿着弓弦回弹的方向,往正面射出去?
所有练习射箭的人,刚开始接触弓箭,多多少少都会有这个疑问。
但是,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合理解释,来解释这个问题。
蔡平记得自己当年还是少年时,练习射箭,就问过父亲,但父亲给不出解释,只是教授他口诀,然后不住说:
“本来就能射正,你问这么多做什么?”
这样的疑问,蔡平得不到解答,所以当他开始教儿子以及其他人射箭时,面对初学者提出的这个疑问,他走上了父亲的老路:
“按口诀练即可,你问这么多做什么?”
蔡平教外甥射箭时,外甥同样问了这个问题,他答不上来,现在,李笠问了这个问题,外甥又如何能够解答?
果不其然,本来信心满满的萧十一郎听了李笠的提问,瞬间泄了气。
这个问题他一直想不通,心里有疑问,却得不到解答,所以对射箭没了兴趣。
李笠见众人果然给不出合理解释,微微一笑,把弓、箭放下,让人拿来一根长竹竿,一头顶着墙。
然后一人握着竹竿另一头,用力向前推,于是竹竿渐渐弯起来。
“小人不才,虽不懂射箭,却知道原因,请看竹竿,将其看作是箭杆。”李笠如是说,等大伙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竹竿上,他继续说:
“弯弓搭箭,撒放弓弦那一瞬间,弓弦是不是猛地推动箭矢向前走?现在,这竹竿就是被人猛地用力推。”
见众人点头,李笠又说:“那么,当箭离弦之后..”
他示意那人松手,于是竹竿立刻恢复形状,又因为弹力惯性,不住地颤抖,宛若一条鱼在摇头摆尾。
虽然这只是片刻之事,但所有人都看见,竹竿在“摇头摆尾”。
“大伙都看清楚了吧?箭杆也会如此,被弓射出去后,就会如一尾游鱼般摇头摆尾,就这么....”
“如同游鱼一般‘游过’弓把,跨过‘障碍’,向前方‘游’去,所以才能射正。”
李笠的演示很直观,却让人难以置信,萧十一郎满脸震惊,蔡平却若有所思。
一名年轻人脱口而出:“不可能!箭这么短,如何会像竹竿般颤抖?”
这位突然插话,极其失礼,不过李笠知道这一副长马脸的年轻人是蔡平之子蔡全,即萧十一郎的表兄。
蔡全为鄱阳王府阅武马容,马容即行军时乘马居前以壮军容的军官,李笠当然不会因为说话被打断而有什么脸色,继续说:
“道理是一样的,竹竿颤抖明显,箭杆也会颤抖,只是没那么明显,而且...”
“一石弓,弓弦撒放瞬间,一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的力,全压在箭杆上,难道箭杆不会弯?”
“若不信,可以请一位百余斤重的人,单脚踩竖着的箭杆,那必然会踩断吧?”
“箭没被射断,是因为前方有路可以走,而不是被堵着,但从静如止水到快如闪电那一瞬间,箭杆受力弯曲,不难想象吧?”
这道理很容易想明白,蔡全和其他人默不作声,但是李笠提出的说法,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所以他们还在琢磨这说法到底对不对。
李笠见没人质疑,便继续阐述自己的看法:
“小人不通箭术,却常见人习射,所以知道弓力分强、软,知道箭杆有软硬之分,不同弓力的弓,适用的箭矢其箭杆软硬也有不同。”
“同一个人,用弓力不同的弓,在同样的距离上,射同一支箭,前后却经常射不准,问题出在哪里?”
李笠说完,再次演示了箭矢受力、弯曲的样子:“弓力不同的弓,就得配箭杆软硬不同的箭,对吧?”
蔡全迟疑了一下,点点头,李笠又说:
“道理很简单,软硬合适的箭杆,才能刚好‘游’过弓把,箭杆、箭羽不会和弓把擦碰,导致射偏。”
后一段话没错,但前一段话,让在场之人都觉得难以接受,不过李笠这么一解释,好像解释得过去。
然而这解释给人的感觉怪怪的,仿佛某天,娘亲偷偷对自己说:“孩子,你亲生父亲,是隔壁王叔...”
萧十一郎见听李笠所说,居然没人驳斥,舅舅还默默点头,只觉欢欣鼓舞:原来如此!
他当然高兴,因为李笠所说,让他多年以来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其一,箭杆的方向明明就和弓弦回弹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