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本宫知道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r /> 其实要说新策,也不是什么惊天骇浪的大变动,甚至对学子们考试完全没有影响,只不过在考核过后的录取上,做了调整变动。往常,学子们中举之后,便会按照籍贯分配到籍贯所属的各个州县继续深造,同时准备着三年一度的秋闱。在准备的过程中,举子们可以随意拜访自己州县或者旁的州县的大儒家、有才学的名师,这些名师、儒家们也可以暗中走访,挑选合适心意的举子作为自己的门生细心培养,待到秋闱时,这些挑选出来的举子们,当他们成功突围成为大历一名可以走马上任的准官员时,他们的老师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老师的地位也影响着这些举子们能去什么地方做什么官。而这些通门生们一代接着一代,慢慢就形成了以这老师为首的拧成一股绳的势力。若果这老师只是醉心山水间的名师大儒,那还好说,可如果这名师是本就在朝为官的大臣,这样慢慢形成的门第势力,对朝政的影响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偏偏这些名师大儒们,大多数都是朝中大臣,或者代表着勋贵、文臣的人,他们拧成一股绳,对天子、对其他的势力、对朝廷的局势都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想要推行更多新政的沈湛,怎能不想着将这一股势力打破?
沈湛的调整,便是在京郊设立官学,凡是中举,都在官学里去读书,由朝廷统一派遣大儒授课,这些大儒,都是些没有官身的,而在秋闱之后,再次高中的学子们,将会直接面见天子,由天子再一次考量他们,并根据他们的个人情况为他们指派官位。而以前的州县里的州学,则变成春闱前培养举子的地方,这样一来,举子们的质量也提高了。
这个针对春闱的新策看起来对举子们的影响并不大,不过是从一个地方集中到另一个地方读书,实际上,还能说对举子们有利无弊。因为往日里州学的教学虽说不错,但始终是比不上有名师大儒们亲自带徒来得便捷,可这些名师大儒也不是是个举子就能拜访的,倘若是举人的前几十名或者家中富足清贵倒还好说,若是家中贫苦,中举名次落后,又无关系走动,往往是找不到好的老师来教的,这样的恶性循坏,这些举子们在秋闱之中也只能黯然失意。而即便是举子奋发图强,在秋闱中取得了好的名次,可是没有老师的关系,也不一定能分到好的州县有好的官位。可以说,他们的前途在自己春闱未取得好成绩时便就已经注定了。除非他在秋闱中一举夺魁,优秀异常。可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而新策出来后,举子们集中在一处读书,由陛下亲自派出大儒授课,这样一来,因为集中,人人的机会也就平等了。更重要的是,秋闱之后的天子面试,看起来不过是比往常多了个直面天子的机会,可机敏的都知道,这要是被天子看重,往后就是天子门生了,大历都讲究仆不能二主,徒不可二师,既然往后有可能成为天子门生,在这之前,谁还有心思去拜别的人做老师?反正都有名师集中授课,也不存在谁不谁多学一点的事情,举子们当然都皆大欢喜,既人人都有名师,又有可能成为天子门生,谁能不高兴?而那些原本春闱之后本就能有名师的举子他们也并不在意没有老师单独教学,能被名师看中的,都是些有真才实学的,他们面对集中教学,更觉得是对自己能力的挑战,个个摩拳擦掌好不兴奋,而往后还可能成为天子门生,想想都无比激动,还要什么单独的老师?而那些较为平凡的举子,多了有名师授课的机会,还可能成为陛下的学生,即便再不济不能成为天子门生,可是能面朝天子,由天子亲自指派官位官地,可不比从前好了许多,怎么能不愿意?
举子们愿意,那些想要收纳门生吸纳势力的老师大臣们,可就不那么高兴了。
既然有可能成为天子门生,谁还会在这之前拜自己为老师?而天子直接指派官位,谁还会领自己的情?自己又怎么把自己的羽翼派到自己想派的地方?这样长久以来,自己在官场岂不就是没有门生,孑然一身?这种折损,可不是一个二个学生的事情。而往常因为指派官位而存在的六部之间的关系网,也将被打破,甚至不复存在。好处都叫陛下拿了,他们这些为了一个春闱秋闱辛辛苦苦忙活的人,连个跑腿费都没有,谁愿意?
没有师徒关系,他们拿什么去压制新的官员?
没有新老关系,他们拿什么去和陛下争夺权益?
谁想夺权?他们没有人想夺权?谋反?更不可能!
他们始终忠于大历皇室,终于陛下,他们只不过想要在皇权之下为自己争夺更多的权益,难道这也有错吗?
所以大臣们反抗了,他们的奏章如雪花一般片片飞入仁安殿,他们在奏章之中罗列了无数条春闱、秋闱改制的不利影响,他们从政治经济谈论到天气集市,从穿衣吃住谈论到农耕水利,一条条有理有据,总之一句话,就是不肯推行新策,不能实行春闱、秋闱改制。
沈湛也犟,你们说不能改,朕就偏偏要改!
他不是久坐龙椅积威已久的皇帝,也没有浴血沙场带着将领们从马匹上打江山,他从父皇那里继承了江山,才刚刚登基,根本没什么威严可言,这些臣子们也不是跟着他打江山忠心耿耿的兄弟们,甚至因为皇位继承人的新旧交替,他们选择了让他上位,他承了他们的情,他们相当于有恩与他,他连重话都不能说。稍稍一皱眉头,那些老臣们就哭天抢地地嚷嚷着“老臣不幸”,又嚷嚷着要去见先帝。见自己那个无良的父皇干嘛?叫他评理吗?一群混蛋!
沈湛要要切齿,这也不能,那也不能,就差没有好吃好喝将这群臣子供起来了!
不能责骂,更不能一意孤行地推行新策,沈湛思来想去,憋屈着想了个招。
你们不是说朕不重视你们的意见吗?
那好,朕一封奏章一封奏章地慢慢回你们,一字一句地给你们写御批,看你们接还是不接!
看你们还怎么办!
可是越是批阅沈湛火气就越大,看看这些朝臣们奏章上都写的是写什么!姓朱的和姓张的一看就是抱团的,连反对的理由都一模一样!这老周家的奏章是自己门客写的吧?姓周的什么时候在朝廷上这般恭敬地对自己说过话?!还有这封,写得是什么狗屁不通!三页纸的奏章,有两页半都是对新策的赞美,最后半页,你却不给个理由就说“新策虽好但是不宜实行”,好想对你说“你虽好但是不宜当大臣啊!”
都是些什么鬼!
沈湛运笔如飞,“唰唰唰”就在奏章上改好了朱批,都不用脑子,用膝盖他都能回答,推行新政是他在登基之前就想好了的,难道真以为自己只是为了选出所谓的天子门生巩固自己的皇权和那些朝臣们对峙?那些蠢货也不想想,朝廷之中结党营私一片昏暗,对他们来说难道就真的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就真的全是好处吗?!眼光能不能放长远一点!如果选出来的是个好官,你跟谁拉帮结派都没关系,只要你做出实绩,可若是昏官选昏官,上下只会溜须拍马,真要出了事,谁来护这片江山?难道大历倒了,你们还能安安稳稳地做官?!
荒谬!
愚蠢!
可笑!
沈湛越想越气,把笔一抛,一个人坐在桌前生了一会闷气,站起身来,奏章一推:“去寿康宫!”
r /> 其实要说新策,也不是什么惊天骇浪的大变动,甚至对学子们考试完全没有影响,只不过在考核过后的录取上,做了调整变动。往常,学子们中举之后,便会按照籍贯分配到籍贯所属的各个州县继续深造,同时准备着三年一度的秋闱。在准备的过程中,举子们可以随意拜访自己州县或者旁的州县的大儒家、有才学的名师,这些名师、儒家们也可以暗中走访,挑选合适心意的举子作为自己的门生细心培养,待到秋闱时,这些挑选出来的举子们,当他们成功突围成为大历一名可以走马上任的准官员时,他们的老师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老师的地位也影响着这些举子们能去什么地方做什么官。而这些通门生们一代接着一代,慢慢就形成了以这老师为首的拧成一股绳的势力。若果这老师只是醉心山水间的名师大儒,那还好说,可如果这名师是本就在朝为官的大臣,这样慢慢形成的门第势力,对朝政的影响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偏偏这些名师大儒们,大多数都是朝中大臣,或者代表着勋贵、文臣的人,他们拧成一股绳,对天子、对其他的势力、对朝廷的局势都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想要推行更多新政的沈湛,怎能不想着将这一股势力打破?
沈湛的调整,便是在京郊设立官学,凡是中举,都在官学里去读书,由朝廷统一派遣大儒授课,这些大儒,都是些没有官身的,而在秋闱之后,再次高中的学子们,将会直接面见天子,由天子再一次考量他们,并根据他们的个人情况为他们指派官位。而以前的州县里的州学,则变成春闱前培养举子的地方,这样一来,举子们的质量也提高了。
这个针对春闱的新策看起来对举子们的影响并不大,不过是从一个地方集中到另一个地方读书,实际上,还能说对举子们有利无弊。因为往日里州学的教学虽说不错,但始终是比不上有名师大儒们亲自带徒来得便捷,可这些名师大儒也不是是个举子就能拜访的,倘若是举人的前几十名或者家中富足清贵倒还好说,若是家中贫苦,中举名次落后,又无关系走动,往往是找不到好的老师来教的,这样的恶性循坏,这些举子们在秋闱之中也只能黯然失意。而即便是举子奋发图强,在秋闱中取得了好的名次,可是没有老师的关系,也不一定能分到好的州县有好的官位。可以说,他们的前途在自己春闱未取得好成绩时便就已经注定了。除非他在秋闱中一举夺魁,优秀异常。可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而新策出来后,举子们集中在一处读书,由陛下亲自派出大儒授课,这样一来,因为集中,人人的机会也就平等了。更重要的是,秋闱之后的天子面试,看起来不过是比往常多了个直面天子的机会,可机敏的都知道,这要是被天子看重,往后就是天子门生了,大历都讲究仆不能二主,徒不可二师,既然往后有可能成为天子门生,在这之前,谁还有心思去拜别的人做老师?反正都有名师集中授课,也不存在谁不谁多学一点的事情,举子们当然都皆大欢喜,既人人都有名师,又有可能成为天子门生,谁能不高兴?而那些原本春闱之后本就能有名师的举子他们也并不在意没有老师单独教学,能被名师看中的,都是些有真才实学的,他们面对集中教学,更觉得是对自己能力的挑战,个个摩拳擦掌好不兴奋,而往后还可能成为天子门生,想想都无比激动,还要什么单独的老师?而那些较为平凡的举子,多了有名师授课的机会,还可能成为陛下的学生,即便再不济不能成为天子门生,可是能面朝天子,由天子亲自指派官位官地,可不比从前好了许多,怎么能不愿意?
举子们愿意,那些想要收纳门生吸纳势力的老师大臣们,可就不那么高兴了。
既然有可能成为天子门生,谁还会在这之前拜自己为老师?而天子直接指派官位,谁还会领自己的情?自己又怎么把自己的羽翼派到自己想派的地方?这样长久以来,自己在官场岂不就是没有门生,孑然一身?这种折损,可不是一个二个学生的事情。而往常因为指派官位而存在的六部之间的关系网,也将被打破,甚至不复存在。好处都叫陛下拿了,他们这些为了一个春闱秋闱辛辛苦苦忙活的人,连个跑腿费都没有,谁愿意?
没有师徒关系,他们拿什么去压制新的官员?
没有新老关系,他们拿什么去和陛下争夺权益?
谁想夺权?他们没有人想夺权?谋反?更不可能!
他们始终忠于大历皇室,终于陛下,他们只不过想要在皇权之下为自己争夺更多的权益,难道这也有错吗?
所以大臣们反抗了,他们的奏章如雪花一般片片飞入仁安殿,他们在奏章之中罗列了无数条春闱、秋闱改制的不利影响,他们从政治经济谈论到天气集市,从穿衣吃住谈论到农耕水利,一条条有理有据,总之一句话,就是不肯推行新策,不能实行春闱、秋闱改制。
沈湛也犟,你们说不能改,朕就偏偏要改!
他不是久坐龙椅积威已久的皇帝,也没有浴血沙场带着将领们从马匹上打江山,他从父皇那里继承了江山,才刚刚登基,根本没什么威严可言,这些臣子们也不是跟着他打江山忠心耿耿的兄弟们,甚至因为皇位继承人的新旧交替,他们选择了让他上位,他承了他们的情,他们相当于有恩与他,他连重话都不能说。稍稍一皱眉头,那些老臣们就哭天抢地地嚷嚷着“老臣不幸”,又嚷嚷着要去见先帝。见自己那个无良的父皇干嘛?叫他评理吗?一群混蛋!
沈湛要要切齿,这也不能,那也不能,就差没有好吃好喝将这群臣子供起来了!
不能责骂,更不能一意孤行地推行新策,沈湛思来想去,憋屈着想了个招。
你们不是说朕不重视你们的意见吗?
那好,朕一封奏章一封奏章地慢慢回你们,一字一句地给你们写御批,看你们接还是不接!
看你们还怎么办!
可是越是批阅沈湛火气就越大,看看这些朝臣们奏章上都写的是写什么!姓朱的和姓张的一看就是抱团的,连反对的理由都一模一样!这老周家的奏章是自己门客写的吧?姓周的什么时候在朝廷上这般恭敬地对自己说过话?!还有这封,写得是什么狗屁不通!三页纸的奏章,有两页半都是对新策的赞美,最后半页,你却不给个理由就说“新策虽好但是不宜实行”,好想对你说“你虽好但是不宜当大臣啊!”
都是些什么鬼!
沈湛运笔如飞,“唰唰唰”就在奏章上改好了朱批,都不用脑子,用膝盖他都能回答,推行新政是他在登基之前就想好了的,难道真以为自己只是为了选出所谓的天子门生巩固自己的皇权和那些朝臣们对峙?那些蠢货也不想想,朝廷之中结党营私一片昏暗,对他们来说难道就真的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就真的全是好处吗?!眼光能不能放长远一点!如果选出来的是个好官,你跟谁拉帮结派都没关系,只要你做出实绩,可若是昏官选昏官,上下只会溜须拍马,真要出了事,谁来护这片江山?难道大历倒了,你们还能安安稳稳地做官?!
荒谬!
愚蠢!
可笑!
沈湛越想越气,把笔一抛,一个人坐在桌前生了一会闷气,站起身来,奏章一推:“去寿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