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明末大权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百二十章 生铁撞顽石
无论是在多么广阔的战场上,真正决定胜负的永远都是最关键的那一个点。不管拥有多少兵力,真正具有扭转乾坤之力的永远都是少数的核心精锐。
当战斗双方的核心主力相遇的那一刹那,彼此之间都已心中雪亮:真正的对手就在眼前。
已是辰时末刻光景,太阳已经升起来两竹竿子那么高了,或许是因为“假阴天”的缘故,天上的日头显得有些昏暗,就好像一个奄奄一息即将熄灭的火球。虽然温度在逐渐升高,但却自有一种肃杀的阴冷之气。
这种冷不是来自于阳光的照射,而是来自于内心。
没有温度,死一样的阴冷,就好像是深处一个巨大的坟墓,天上的日头则更象一盏虽然能够带来光明却没有丝毫温度的长明灯。
整个战场就仿佛是个巨大的墓穴!
大战在即,彼此已完全进入对方的视野,在这种脸贴着脸的距离上,不管什么样的阴谋诡计都注定只是一个笑话,只有最单纯的战斗力才是胜负的关键。
不需要运筹帷幄,不需要机动灵活,只需要直接碾压过去,消灭对手。
战斗已经到了最直接最粗暴的程度。
一路摧枯拉朽主动杀入重围的明军不到八千人马,分成两个相聚极近的部分。清军的兵力稍多一些,约莫一万一千上下,首当其冲的是近八千主力辫子兵,还有个不满员的蒙古旗垫在后腰上。
单纯从兵力上来看,双方可谓旗鼓相当,就算是清军人数略多,也没有多到哪里去。至于说分布在前后左右四面八方的左部人马,根本就没有计算在内。
对于真正的精锐而言,那些乌合之众根本不值一提。
狮虎相搏之际,旁边的兔子根本就不敢上来。
阿济格一眼就看出了对手的主力,那些排在正前方的火铳兵才是明军的精锐核心,至于侧后那些同等数量的明军,则明显逊色了很多。
三四千人马,在面对强敌之时,竟然没有丝毫调动的迹象,而是始终保持着一成不变而且不紧不慢的速度,持续往前压制,这就说明对手早已做好决战的准备。
几千人马,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却没有明显的声音发出来,就好像是一座沉寂的山峰,光是这份沉稳和从容就足以证明对手的心理素质已坚韧到了何种程度。
对手真正的主力只有四千不到的样子,己方的主力辫子兵则有近八千之数,倍数与敌人,足够了!
以前的战斗虽然错综复杂让人眼花缭乱,但那不过是暖场的折子戏,真正的大戏才刚刚开锣。
“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这么强劲的对手了,这必然就是残明最后的精锐!”自言自语般的嘟囔了一句:“光是这个军容,就比昔日的关宁铁骑要厉害的多……”
大明虽已腐朽没落,终究是个老大帝国,三万里河山亿兆生民,就算是烂到了骨子里,终究还会有些精华部分保存下来,也许这就是大明帝国最后的辉煌了吧。
这支军队能以摧枯拉朽之势屡屡摧破左部人马,对于阿济格来说一点都不稀奇,因为他曾经打出过比这更辉煌更夸张的战绩。(在整个明清交替时代,几千人马追赶几万对手的战例比比皆是,且不说多铎、阿济格这样的清廷主力,大汉奸吴三桂就曾经有过以少胜多的例子。)
时至今日,阿济格对眼前的对手已经不再陌生了,甚至早就知道了对手的套路:从表面上,这样的对手只不过是倚仗火器的犀利,其实那只不过外行的说法。
阿济格不是没有遇到过明朝的火器兵,真心没有什么好稀奇的,真正的强兵从来就不在于器而在于人,强兵的基础是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强悍且又坚韧的士兵才是取胜的根本。
对手的士兵很强,绝对超过所见过的每一支明军。
阿济格看了看自己的队伍,这同样是一支百战百胜的强兵。
按照清军的建制,一个标准旗的辫子兵在七千二百到七千五百之间,八千人的规模已经把自己的亲卫队计算在内了。
这八千人马,全都是从关外带过来的老底子,无一不是最杰出的战士,击明破闯身经百战,无论是装备还是士气都是上上之选。
最要紧的是士气。
这八千人马当中,有四千五百人出自当年的镶黄旗,其中甚至还有少数努尔哈赤时代的老兵,都是从关外的尸山血海中翻滚过几个来回的精锐……
乌黑油亮的辫子已盘到了颈中,带着那种老式的满洲软盔(其实就是挽檐皮帽),着皮甲持砍刀背负弓箭,这才是传统关外健儿的标配。至于说多铎那种披重甲的战兵,则是后来变异出来的军种了。
和多铎军中的主力辫子兵相比,这样的士兵虽然防御力稍弱,但却更加机动灵活,充满了咄咄逼人的进攻欲望。
只有乌龟才会反复堆砌防御能力,狮虎从来就不在乎防御。
腾腾杀气弥漫开来,充斥四面八方,天地之间一片肃杀……
阿济格下意识的握紧了手中刀。
这把是他十六岁那年亲手打造出来的武器,虽然不怎么沉重但却比一般的砍刀更加狭长,看起来就好像是蒙古样式的斩马刀,带着一个明显的弧度。在他十九岁那年,因为征战蒙古有功,父汗努尔哈赤曾经赏了他一柄金刀。那把刀镶金嵌玉十分华贵,但阿济格还是觉得自己亲手打造的这把刀更顺手,用的更习惯。
这把朴实到了极致的战刀确实平平无奇,缠绕在刀柄处的铜丝因为长年累月的持握和汗水的浸润,已变得象金子一样闪亮……
这把连鞘都没有的战刀,与其说是阿济格的武器,还不如说是他的伙伴,是一种心理安慰。那种无比熟悉的手感总是能让他感到万分平静,就好像一个生死相随的伙伴。
虚虚的劈砍了几下,刀刃斩破空气产生的细微之声让阿济格再次找回了少年时代的热血,他深深的吸了口气,猛然把战刀高高扬起,发出了高亢的战斗命令:“瓦速促那……”
在老满洲语当中,瓦速是全部的意思,同时包含着“一切”“所有”的寓意,促那则只有一个最单纯的含义——杀!
这一声呼喊仿佛惊雷,瞬间就把沉寂肃穆的气氛撕破。
&nb... -->>
第三百二十章 生铁撞顽石
无论是在多么广阔的战场上,真正决定胜负的永远都是最关键的那一个点。不管拥有多少兵力,真正具有扭转乾坤之力的永远都是少数的核心精锐。
当战斗双方的核心主力相遇的那一刹那,彼此之间都已心中雪亮:真正的对手就在眼前。
已是辰时末刻光景,太阳已经升起来两竹竿子那么高了,或许是因为“假阴天”的缘故,天上的日头显得有些昏暗,就好像一个奄奄一息即将熄灭的火球。虽然温度在逐渐升高,但却自有一种肃杀的阴冷之气。
这种冷不是来自于阳光的照射,而是来自于内心。
没有温度,死一样的阴冷,就好像是深处一个巨大的坟墓,天上的日头则更象一盏虽然能够带来光明却没有丝毫温度的长明灯。
整个战场就仿佛是个巨大的墓穴!
大战在即,彼此已完全进入对方的视野,在这种脸贴着脸的距离上,不管什么样的阴谋诡计都注定只是一个笑话,只有最单纯的战斗力才是胜负的关键。
不需要运筹帷幄,不需要机动灵活,只需要直接碾压过去,消灭对手。
战斗已经到了最直接最粗暴的程度。
一路摧枯拉朽主动杀入重围的明军不到八千人马,分成两个相聚极近的部分。清军的兵力稍多一些,约莫一万一千上下,首当其冲的是近八千主力辫子兵,还有个不满员的蒙古旗垫在后腰上。
单纯从兵力上来看,双方可谓旗鼓相当,就算是清军人数略多,也没有多到哪里去。至于说分布在前后左右四面八方的左部人马,根本就没有计算在内。
对于真正的精锐而言,那些乌合之众根本不值一提。
狮虎相搏之际,旁边的兔子根本就不敢上来。
阿济格一眼就看出了对手的主力,那些排在正前方的火铳兵才是明军的精锐核心,至于侧后那些同等数量的明军,则明显逊色了很多。
三四千人马,在面对强敌之时,竟然没有丝毫调动的迹象,而是始终保持着一成不变而且不紧不慢的速度,持续往前压制,这就说明对手早已做好决战的准备。
几千人马,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却没有明显的声音发出来,就好像是一座沉寂的山峰,光是这份沉稳和从容就足以证明对手的心理素质已坚韧到了何种程度。
对手真正的主力只有四千不到的样子,己方的主力辫子兵则有近八千之数,倍数与敌人,足够了!
以前的战斗虽然错综复杂让人眼花缭乱,但那不过是暖场的折子戏,真正的大戏才刚刚开锣。
“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这么强劲的对手了,这必然就是残明最后的精锐!”自言自语般的嘟囔了一句:“光是这个军容,就比昔日的关宁铁骑要厉害的多……”
大明虽已腐朽没落,终究是个老大帝国,三万里河山亿兆生民,就算是烂到了骨子里,终究还会有些精华部分保存下来,也许这就是大明帝国最后的辉煌了吧。
这支军队能以摧枯拉朽之势屡屡摧破左部人马,对于阿济格来说一点都不稀奇,因为他曾经打出过比这更辉煌更夸张的战绩。(在整个明清交替时代,几千人马追赶几万对手的战例比比皆是,且不说多铎、阿济格这样的清廷主力,大汉奸吴三桂就曾经有过以少胜多的例子。)
时至今日,阿济格对眼前的对手已经不再陌生了,甚至早就知道了对手的套路:从表面上,这样的对手只不过是倚仗火器的犀利,其实那只不过外行的说法。
阿济格不是没有遇到过明朝的火器兵,真心没有什么好稀奇的,真正的强兵从来就不在于器而在于人,强兵的基础是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强悍且又坚韧的士兵才是取胜的根本。
对手的士兵很强,绝对超过所见过的每一支明军。
阿济格看了看自己的队伍,这同样是一支百战百胜的强兵。
按照清军的建制,一个标准旗的辫子兵在七千二百到七千五百之间,八千人的规模已经把自己的亲卫队计算在内了。
这八千人马,全都是从关外带过来的老底子,无一不是最杰出的战士,击明破闯身经百战,无论是装备还是士气都是上上之选。
最要紧的是士气。
这八千人马当中,有四千五百人出自当年的镶黄旗,其中甚至还有少数努尔哈赤时代的老兵,都是从关外的尸山血海中翻滚过几个来回的精锐……
乌黑油亮的辫子已盘到了颈中,带着那种老式的满洲软盔(其实就是挽檐皮帽),着皮甲持砍刀背负弓箭,这才是传统关外健儿的标配。至于说多铎那种披重甲的战兵,则是后来变异出来的军种了。
和多铎军中的主力辫子兵相比,这样的士兵虽然防御力稍弱,但却更加机动灵活,充满了咄咄逼人的进攻欲望。
只有乌龟才会反复堆砌防御能力,狮虎从来就不在乎防御。
腾腾杀气弥漫开来,充斥四面八方,天地之间一片肃杀……
阿济格下意识的握紧了手中刀。
这把是他十六岁那年亲手打造出来的武器,虽然不怎么沉重但却比一般的砍刀更加狭长,看起来就好像是蒙古样式的斩马刀,带着一个明显的弧度。在他十九岁那年,因为征战蒙古有功,父汗努尔哈赤曾经赏了他一柄金刀。那把刀镶金嵌玉十分华贵,但阿济格还是觉得自己亲手打造的这把刀更顺手,用的更习惯。
这把朴实到了极致的战刀确实平平无奇,缠绕在刀柄处的铜丝因为长年累月的持握和汗水的浸润,已变得象金子一样闪亮……
这把连鞘都没有的战刀,与其说是阿济格的武器,还不如说是他的伙伴,是一种心理安慰。那种无比熟悉的手感总是能让他感到万分平静,就好像一个生死相随的伙伴。
虚虚的劈砍了几下,刀刃斩破空气产生的细微之声让阿济格再次找回了少年时代的热血,他深深的吸了口气,猛然把战刀高高扬起,发出了高亢的战斗命令:“瓦速促那……”
在老满洲语当中,瓦速是全部的意思,同时包含着“一切”“所有”的寓意,促那则只有一个最单纯的含义——杀!
这一声呼喊仿佛惊雷,瞬间就把沉寂肃穆的气氛撕破。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